高一學生學習反思總結範文_高一學生學習反思心得體會

  高一的同學才剛進高中沒多久,很多東西都還不熟悉,可這並不是同學們落下學習的介面,高一的同學最好做學習反思,查缺補漏。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高一學生學習反思總結範文,希望對您有用。

  高一學生學習反思總結範文篇一

  光陰似箭,回首高一上半學期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對我來說真是飛躍的半年。在這半年裡,無論是學習方法、態度還是紀律都比小學更上了一層樓。

  一 學習

  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佈置的作業,能夠認真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和同學商量,或者向老師請教。

  二學習方法及態度

  高中的學習與初中小學有許多不同。初中和小學,我們被老師催著趕著向前走。而高中更注重自主學習,老師講的不再滿足我們的需要。我能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複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較強的求知慾,學會了自我反省,檢查,提前預習的學習方法,獲益匪淺。

  三 紀律

  在紀律方面,我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尊重師長,愛護同學,與同學們和睦相處。

  這個學期結束了。在這個學期裡,老師為我們的學習付出了許多心血,我們也為自己的學習灑下了許多辛勤的汗水。俗話說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新的學期裡,我會更加加倍努力學習,不會辜負老師家長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對高一上學期期末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回顧過去,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高一學生學習反思總結範文篇二

  進入高中,你是否感覺到孩子的很多變化,甚至感覺變化的突然。你的感覺肯定是正確的,學習方面:和初中相比容量、難度的突然加大;交際方面:初中的熟人關係變成了陌生關係,已有的各種默契突然難覓;自知方面:初中時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突然不再,自信心不斷的遭受打擊。這些都是他們變化的原因,適應這些肯定需要時間,但是光陰不等人,季節不等人,應對這些變化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相信自己並不特殊,畢竟已經有那麼多的學長都是這麼過來的,自己也一定能翻過這座山。

  從初中到高中,學習上會有很大差異,這個差異首先由教學內容的加寬加深導致的,如果教師繼續像初中教師那樣把教學內容掰開了、揉碎了、甚至嚼一嚼再餵給學生,時間上首先不夠用,然後是由此鍛鍊的能力不夠應付高考,更別提什麼自招和競賽。對於本班這些選拔出來的孩子初中時候太容易了,那時一切都在他們掌控之中,如今只有極少數人還具備這份能力。用登山來比喻,中考相當於走著扶梯甚至坐著索道纜車上來的,高考相當於走著臺階甚至走著扶梯上來的,競賽相當於爬著沒開發的野山上來的。事實上社會上打拼的成年人大多像爬著沒路的野山拼爹的除外。高中教師有責任拆了索道,只在個別地方架設扶梯,多數地方是鋪臺階,而鋪臺階對自主成長已經有所抑制。我們競賽老師的任務就是領著大家爬野山,爬過去了回頭看看,真不敢相信自己能爬過來。而實際上最高峰老師都沒有去過,老師只是知道哪裡是高峰,曾經有什麼人去過。爬高峰的人並不是眼睛盯著高峰,那樣會眼暈,而是眼睛盯著腳下,然後一步一步越爬越高,那高峰是心中的信念。

  和大家一起回顧不足兩個月的高中生活:

  1、假期提前開課,而且低效是大課堂模式。眾所周知小班化教學有助於師生互動,問題解決更具有針對性,效率自然高,比較而言單獨輔導效率就更高。對教師而言新教授和物件不變的重複教授感情上是不同的,雖然學生的第一遍學習不到位,但是感情上也同樣和新學習有明顯差距,一句話聽說過和沒聽說過情感上形成的衝突是不同的,新奇是興趣的重要來源,比如物理課講到問題切入點的分類,這是物理解題的第一警惕性,我會發問:“準備上廁所的第一件事是什麼?”這個看上去不雅的問話就是為了一個衝突,學生們會想很多難以啟齒的答案,但是正解卻很嚴肅,答案是:“分清男女再入門。”第二輪授課這問題的笑果沒了,效果就跟著淡了。如果有學生第一輪聽課重視程度不到位,一些經典的東西沒有建立印象,第二輪授課教師卻不會按照首次授課進行,做了一鍋夾生飯,又煮了一遍還是夾生飯。老師覺得自己教了兩遍,學生覺得自己學了兩遍,其實是效果打折的兩遍,有可能抵不過紮紮實實的一遍,這樣說來假期不認真聽課就有隱患了。彌補的辦法只能是教師像新授課一樣,學生也像新授課一樣,所以正式開學後我把假期授課當成了預習。少部分同學相當於沒有預習,所以消化課堂顯得困難。

  2、正式開學後,週末和假日四科競賽同時高歌猛進。我們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還沒有完全從初中的學習習慣中走出來,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接受能力和智力,甚至連體力都還不能適應。我們幾個競賽老師曾經建議校領導,過了十一再適度展開競賽培訓,但是校領導說:“家長們有要求,招生時有承諾。”於是我們也就這樣執行決定了,但是學生還沒有根據興趣特長分流,四科只有極少數天才能開動。這樣一來會有大部分同學感到吃力。我今天特別鼓勵同學們,那些過來的學長們曾經和你們一樣,一樣的怪自己太笨,怪別人太聰明,但是他們還是成了大家認為的天才。學習難東西不能想著一次消化乾淨,我們要學牛吃草,努力往胃裡裝,然後反芻,所有的強大都是熬出來的。努力讓自己擁有長鏈思維的本領,擁有連續作戰的本領,擁有遇難不懼的本領,擁有越挫越勇的本領,躲避困難會使困難加倍。

  3、日常教學看上去和普通的高考班沒有區別。考慮高考級別的難度畢竟較低,過去實驗班學生多數能在一年半的時間搞定,並達到或超過本一線水平,個別人有達到名牌大學的水平。所以教學的線條比之高考班要粗略一些,重複性作業明顯要少,我們深知熟能生巧、重複是巧的姥姥,不熟練的東西是不能轉化成分數的,這樣一來眼下的考試,實驗班的學生不會有什麼特殊優勢,如果考慮到人家準備月考時我們在熱火朝天的大幹了四天競賽培訓,不僅沒時間複習月考內容,還要消化額外知識,月考差點倒是情有可原了,要是考我們競賽培訓的內容,別的班不都是傻眼了嗎。有鑑於此,這次考試不足以證明學生的進步。

  今日做了民意調查,同學們反饋了一些眼下的困惑,今天班會簡答了部分,現列出一部分供大家參考。

  1、時間明顯不夠用,什麼時間背單詞?什麼時候課外閱讀

  所有小於十分鐘的零散時間,比如排隊買飯,比如等家人吃飯。只要自己心裡惦記著,就總有機會做。多大時間幹多大的事,自己心裡要有譜。

  2、考場上時間緊張,心理也跟著緊張,如何調節?

  每次自己單獨練習時有點耗時觀念,清楚地知道自己十分鐘能幹成什麼,5分鐘能幹成什麼,三分鐘能幹成什麼。畢竟高考是150分鐘時間300分理科綜合,可以說每分鐘都是有效時間,別想著自己時間上有多大餘額 。

  3、競賽和高考的關係,競賽學幾科?

  競賽是高階中學生的較量,有底線沒上限,高考是絕大多數學生的較量,有上限沒底線 。競賽是業餘時間業餘收穫,但是長遠的看是一生最專業的收穫。競賽有一科就夠,能帶動兩科是很難的事,一個年級不超過三個人。

  4、晚上學到幾點合適?

  因人而異,不打疲勞戰,也不用過分心痛自己,不用攀比別人,吃好點營養跟上,心態放平和,競爭才有效率。

  5、怎樣處理作業和拓展的關係?

  就高考內容來說,完成基本作業,有空餘作總結性作業,再空餘找其他的同步作業比如《五三》一類。要是打算學某科競賽,就要把所有業餘時間都放給那個學科。

  6、如何應對心理壓力?

  相信自己不特殊,相信自己是選拔出來的精英,相信自己每天能進步,我們的價值觀是完善自我不是打敗同伴。親人首先在乎的是你的幸福,分數和你的幸福完全無關。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左右你的情緒。

  我們的行動指南:好情緒高效率持之以恆,親老師納同學心悅誠服,橫批:做最好的自己。

  7、文科作業怎麼應對,時間如何分配?

  打算選理科的同學建議政史地以課本為底線也以課本為上線,過了基本知識關就夠了。打算學文科的同學建議提早轉班,不要在理科實驗班。

  語文、英語的閱讀和寫作總歸是要練好的,建議和相應學科老師溝通進行取捨那些重複性高的東西。

  8、學習效率低怎麼辦?

  衡量效率的分母是時間,這個沒問題,衡量效率的分子卻不是作業頁數,有時為一道題花上半天時間都是值得的,請大家看看許家晨的推薦信,看看他說了什麼。

  寫作業要第一時間把簡單問題快速搞定,硬骨頭留給後面慢慢啃,啃不動留下,避免死纏爛打,有時題目本身就有毛病,非要搞個標準答案就不現實,對自己的理解要信任,不迷信答案。

  9、做題慢,正確率低怎麼辦?

  作業前一定要對當天知識方法有個回顧,避免邊查公式邊解題,對於關鍵的預警點有個先行的提取,減少低階錯誤。錯誤在所難免,學習的過程就是消滅錯誤的過程,對莫名其妙的錯誤不必在意,無緣無故的是有的。

  10、上課走神怎麼辦?

  調動的身體器官越多越不容易分神,手寫,眼看,口唸,耳聽,沒懂的地方放個記號繼續前進,留給課下,有時老師也犯迷糊,這個不用計較,誰發現誰及時糾正。

  11、老師不關注自己怎麼辦?

  教師是學校分配給大家的公共資源,誰搶到算誰的,關注都是自己主動爭取的結果,高中老師通常不會像小學初中那樣表揚很及時、批評很及時、對優秀學生很看重,但是我們都做到問題反饋很及時,回答的水平不依賴你提問的水平。重複一句話:“成熟就是不依賴表揚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