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管理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城市規劃管理是一項協調城市空間佈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行政管理工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城市規劃管理實習工作總結,供您參考。

  一

  一、實習目的

  本實習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投身到城市規劃的實踐工作,使我們建立起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管理的直觀認識,深切體會城市規劃工作的綜合性、複雜性與重要性。同時,擴大我們的專業視野,豐富我們的專業閱歷,加強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

  二、實習內容

  對於各種形式與性質的城市規劃專案進行全面的接觸與瞭解;同時對城市規劃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如經濟、社會、環境、歷史文化等進行深入瞭解;

  1城市總體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的完整過程;

  2城市詳細規劃:包括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完整過程;

  3其他形式與內容的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園林綠地景觀規劃、居住區規劃、旅遊區規劃設計和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等;

  4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5熟悉常用規劃製圖軟體:GPCAD、 photoshop、3DMAX等。

  三、實習安排

  ①參觀大連市總體規劃佈局;

  ②參觀大連市道路系統佈局;

  ③參觀大連市園林綠地景觀;

  ④參觀阜新市五洲御景園小區;

  ⑤熟悉規劃製圖軟體GPCAD;

  ⑥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彙總,得出相關結論,完成實習報告。

  四、實習總結

  俗話說:“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這次實習收穫了很多,寄託了我們無限期待的大連實習之旅結束了。首先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結合了起來,其次我還看到了更現代更發達的城市的美麗風貌。

  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到了很多地方,在美麗的海邊,休閒的廣場,還有幽靜的校園。優秀的規劃隨處可見,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也把我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進行了有效的銜接。為我以後的學習進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參觀實習的內容包括了道路規劃設計、綠地規劃設計、城市功能區規劃設計、小區規劃設計四個方面,現將所瞭解的內容分這四個部分報告。

  一、大連市的道路規劃設計

  大連市全市共有71條主幹路街以及400餘條6米以上的道路。為緩解市區交通擁堵,共規劃調整單行路10條,目前大連市的單行路達到103條,總長度54公里,接近全市道路總里程的10%。

  1、優點:

  大連市區主幹路以三塊板和兩塊板隔斷為主,綠化分隔帶較寬,中間的綠化帶設計形狀和色彩變化豐富。道路都是依地形而建,起伏和坡度非常多,一條道路的左右兩塊機動車行道有的也是錯開佈置以適應地形使道路平整。設計新穎,道路較寬,排水設施較好,各區與各區之間交通聯絡方便。

  2、缺點:

  十字交叉路口較多,特別是次幹路和主幹路的交叉口,交叉口與交叉口之間的距離較短。行車高峰期間路段堵車較嚴重。個別路段路面有損壞的坑窪積水影響交通。

  2、大連市綜合交通規劃

  與大連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以便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暢、節能環保為發展方向、建設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動態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高標準、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引導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和城市功能佈局的優化,促進區域交通協調發展、支援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1主要內容:

  規劃首先對基本背景進行概述,然後對現狀及未來城市及交通發展進行分析,對交通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制定了城市交通的、發展戰略,在其指導下進行網路相關研究包括樞紐、道路網、軌道網、公交網、對外交通和停車等規劃及專項研究物流、旅遊、需求管理、應急、科技發展、交涉專案庫等,最後對本次交通規劃所有規劃方案的近期實施進行了設計和規劃。

  3、大連市中心城區分割槽路網規劃

  分割槽路網規劃範圍為大連是中心四區,為城市道路專項規劃,其綜合考慮了原分割槽規劃及新一輪總體規劃路網格局的要求,綜合用地佈局,使道路系統和交通出現相協調。

  1規劃構思:

  力爭使道路網系統可持續發展,方便生產生活,與城市總體規劃協調統一、併兼顧現狀、經濟適用。

  2主要內容:

  規劃完善了中心城區道路網路系統,根據用地及地形條件等條件調整道路紅線,同時增加城市支路系統,範圍內共分為七個分割槽;綠山區、星海分割槽、梭魚灣分割槽、機場分割槽、婌金山分割槽、泉水分割槽及大連灣分割槽,規劃快速路總長約18.9公里;主幹路總長約120.0公里;次幹路總長約107.7公里/平方公里。

  4、開發區交通概況

  隨著大連開發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全區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道路貨運從最初的以普通貨物個體運輸為主,現已發展到集裝箱、危貨、特種車輛運輸等多種運輸形式並存的經營機制,初步建立了規範的運輸市場。座落在區內的大窯灣和北良港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轉運港和糧食進出口儲運主通道。水上運輸由建區之初的以漁業運輸為主的鄉鎮運輸船舶,到現在已擁有集裝箱船、雜貨船、散貨船、客船、客貨滾裝船、旅遊船、拖船、吊船等多種型別的運輸船舶。各類客、貨運輸車輛、快軌運輸車輛、船舶和佈局合理的客運站場設施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路,並與沈大、大莊高速公路相連,保障了人流、物流的暢通。

  二、大連市綠地規劃設計

  大連市的綠化規劃設計是非常成功的,綠化覆蓋率高,各種綠化形式交錯搭配構成城市中最亮麗最清新的風景。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濱海路上的綠化帶,採用了各種線形和顏色,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非常美觀。

  “人性化”場所——大連城市道路綠化景觀

  從大連市特定的文脈結構切入,從城市道路景觀與城市交通、用地規劃協調發展;凸顯自然景觀、體現文化傳承;主體要素與客體要素“共生”三個方面分析了大連城市道路景觀的“人性化”。最後指出,城市道路景觀不應僅限於純物質景觀的秩序美,而是要形成能包容城市流動人群相關活動的、符合人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人性化”場所。

  3、大連市綠化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0年大連市綠地系統規劃目標為,通過實施“山海相依、森林圍城、花園城區”的綠地規劃目標,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築與綠地協調發展的城市建設模式。近期爭取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城市綠地建設的現有水平,遠期爭取接近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城市綠地建設水平,建設生態城市。

  按照高標準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規劃至2020年,大連市域森林覆蓋率達到5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城市綠地率3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14.5平方米的指標。大連市將建設沿黃、渤海海岸線水系生態軸線植樹造林,儘快形成“山、海、城、灣”等多種地形地貌為一體的環繞城市半島的生態圍廊。

  按照《規劃》,到2015年,大連市將全力打造中心城區與旅順口城區之間228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園、中心城區與金州區及新城區之間70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走廊帶、金州城區與新城區之間生態保護區的綠化建設。

  在公園建設方面,新城區計劃開工建設大黑山風景區、南大山風景區、東山風景遊覽區,建設小窯灣帶狀公園、港東遊園、小魚溝森林公園等,儘快形成新城區綠化系統;金州城區計劃開工建設北大河、紅旗河兩側的濱海公園,建設城區生態長廊;旅順口城區將新改擴建白玉山公園、黃金山公園、英雄公園等10餘座公園。

  中心城區綠地將劃分為綠山、星海、梭魚灣、椒金山、機場、泉水和大連灣7個分割槽。逐步建設大連南部海濱至旅順口風景區的城市公園群,新改擴建大連灣植物園、梭魚灣公園、森林動物園等。

  結合城市道路改造,在港灣廣場沿人民路、中山路、旅順南路、旅順長江路至老鐵山;港灣廣場經疏港路、迎客路、機場、旅順北路到旅順口城區;老虎灘經八一路、東北路、振興路、新城區長春路、五號路到金石灘以及中山路沿線等4條道路兩側規劃25米——50米的綠化用地,形成4條綠色景觀長廊。將在中心城區中部、西部、北部地區新建22個城市廣場,以中山路、東北路、華北路為主軸有序分佈,形成新老和諧的城市空間佈局。

  大連市城建局綠化處處長喬春生說,大連市上次制定《大連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在1993年,由於城市功能定位的調整,已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此次編制的新規劃融合了《大大連規劃建設綱要》的思想,重點加強了城市組團隔離帶和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等內容。

  三、城市功能區規劃設計

  規劃核心是為大連在全新的時代和區域背景下,確立市域整體統籌發展的目標途徑和行動計劃,為市域內部總體規劃的編制提供指導。

  範圍:大連市行政轄區,期限近期至2015年,遠期至2020年。

  市域發展總體定位:

  1、遠期: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環渤海經濟圈生態最優、人居住最佳的現代文化名城,東北地區的國際性濱海城市,綜合性中心城市。

  2、近期:東北地區航運中心和門戶,電子資訊產業和軟體基地,石化基地,北方造船基地和先進裝備製造基地,文化、資訊、金融、服務中心城市、宜居城市和生態城市。

  致力於總體發展定位的實現,市域在規劃期進行“組團型全域都市化”發展戰略。

  1、全部行政管轄區域統一構建以第四組團為核心、生態郊區為基底、空間要素分工一體化發展的組團型單一城市------大連,實現全域城市化。

  2、現狀大連市區、縣級市區規劃分為“有機專業分工、緊密協作融合、新市區組團”的8個都市組團,分別為中心城區組團、新市區組團、旅順口區組團、瓦房店組團、普蘭店組團、莊河組團、長興島組團和長海皮楊組團。

  3、組團間通過市域快速交通網路,以中心城區為中心,分別形成0.5小時、1小時和1.5小時交通圈,並隨城市重心向新城市區方向逐步遷移,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區和新城區為中心的1小時城市通勤圈。

  城市的規劃建設對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客觀地優秀條件,結合著城市的自身優異的自然條件,使城市的經濟建設始終保持著動力與活力。

  二

  一、 實習目的

  1、瞭解城市規劃師的角色構成,熟悉規劃師的業務範圍和職業特點,掌握城市規劃師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成;

  2、 驗證並完善城市規劃學科的知識理論和技術方法,提升方案設計能力和成果編制能力;

  3 、熟悉城市規劃的編制層次、編制型別和主要專項規劃,掌握編制程式、內容和成果深度要求;

  4 、熟悉城市規劃的標準規範,並能準確應用;

  5、 參與城市規劃管理與實施的工作過程,熟悉組織編制及審批調整程式,掌握城市規劃管理與實施的機制,提高調研城市問題、分析解決城市問題的能力;

  6 、明確職業道德,提高職業素養,獲得規劃師的初步訓練;

  7 、收集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資料,為後續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選題做準備。

  二、實習內容與要求

  1、 參觀學習不同規劃層次、不同規劃型別、不同專項規劃的典型案例,注意把握成果要求、成果深度,總結成果特色;

  2、 以城市片區或鄉鎮駐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為重點,參與實習單位的具體工程專案的方案設計與成果編制,注意參與專案的廣度;

  3、 參加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重點把握城鄉規劃管理程式、內容及實施機制;

  4、聽專題報告:專題報告的主題可從以下方面選取:

  1城市規劃編制體系現狀、成果要求及成果特色;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城市規劃管理與實施;

  4專項規劃報告之工程設施規劃。

  5、 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資料調研。對在編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專案,重點調研收集如下內容:

  1總體規劃或分割槽規劃對本規劃地段的規劃要求,相鄰地段已批准的規劃資料;

  2土地利用現狀,用地分類至小類;

  3人口分佈現狀;

  4建築物現狀,包括房屋用途、產權、建築面積、層數、建築質量、保留建築等;

  5公共設施規模、分佈;

  6工程設施及管網現狀;

  7土地經濟分析資料,包括地價等級、土地級差效益、有償使用狀況、開發方式等;

  8所在城市及地區歷史文化傳統、建築特色等資料;

  9規劃地塊數字化地形圖。

  對現場勘探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一般可從用地結構、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築質量、景觀風貌和建築管理等方面進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規劃目標和指導思想,對城市功能結構、建築空間、景觀環境等方面規劃控制進行研究。分析研究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落實上一層次規劃的要求為基礎。對總體規劃或分割槽規劃所確定的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歷史、自然環境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內容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明確規劃範圍在總體規劃中的區域位置、用地性質等。

  2收集當地城市規劃部門提供的資料與實地考察相結合,掌握第一手資料。

  3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從定性到定量的系統分析和整理,提出問題並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

  4城市重點地段必要時採用公眾參與的方法,增加資料收集的深度。

  將收集到的基礎資料編製成“基礎資料彙編”,作為實習成果提交指導教師,對基礎資料的分析內容可編入實習報告。

  對已編制完成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專案,收集調研其全套成果,並與實習結束後提交指導教師。關於成果的特色分析、深度要求、內容組成、編制表現方法可編入實習報告。

  三、實習主要內容

  一公司簡介:

  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隸屬於淄博市建設委員會,單位性質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人民西路15號。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技術力量雄厚,是我省唯一擁有城市規劃甲級、市政公用甲級、建築工程甲級的三甲規劃設計院。此外,還擁有風景園林乙級、岩土工程乙級等資質。可承攬各類城市規劃編制、工業與民用建築、園林綠化、道路橋樑、給水排水、熱力、燃氣、電力、電訊、防洪、抗震等工程專案規劃與設計工作,並從事各類工程的監理及建築裝飾工程。目前,內設管理科室三個,專業室所七個,在崗員工近200人,高階工程師30多人,工程師40多人,國家註冊規劃師10人,一、二級註冊建築師、結構師、監理師20餘人。豐厚的人才儲備為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二十多年來共承擔了全國各地幾千項規劃及工程設計專案,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優秀工程設計獎。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25項、市級60項。在國內各專業刊物上發表數十篇專業技術論文。 2015年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被山東省建設廳表彰為“山東省十佳規劃院”,2015年,被省勘察設計協會表彰為“優秀勘察設計院”。

  二實習內容

  經過張偉老師 的推薦,我和陳向,羅盼到該單位實習二十餘天。我們被安排到規劃一所,沒人有一個位置,允許自帶電腦,每天按時上下班,週六日休息,單位內有很多規劃人員是註冊規劃師和研究生,這讓我們對自己的本科學歷信心明顯不足,萌生了考研的願望。有相當一部分規劃人員是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畢業的,實力很強的樣子。這裡有同事山東理工大畢業的師兄師姐,對我們照顧有加。

  最初開始的時候我們很是清閒,辦公室乾燥,每天早上我們打掃檫地板一次,這樣的做法得到大家的認可,並且一直堅持到實習結束。

  開始我們的能力得不到信任,沒有人敢託付我們工作,何況自己也沒什麼信心,就這樣閒了一週。在第一週週三的時候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做客規劃設計院,設計院就一個規劃方案請他發表看法,他強調所謂“城市規劃的-----低碳”設計其實更接近環保設計,合理安排城市居住與工作的關係,合理安排城市的交通方式,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當我這樣去考慮的時候就是 城市規劃的低碳設計了。我們在旁聽中學習到一些東西。第二個周漸漸有人讓我們承擔一些繁瑣的工作,比如錄入資料,cad描線什麼的,輸入幾百個資料對任何人來說都難免枯燥而且耗時過長,當我們高效準確完成任務之後,幾個工程師意識到實習生很好用,應該給予更多的信任。後來,我們做了“南宿舍”“蘋果園”“花園區”“西山區”的居住小區的給水管線圖,接著我們開始參與“山鋁舊生活區改造規劃”。具體來說參與了“房屋建設質量評估”的完全部分。 在學校的時候感覺這是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後來覺得沒有那麼簡單,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標記規劃範圍內要拆除的建築,在保留的建築中用不同色塊標記不同竣工年代的建築。但是實際操作中卻是有難度,所給的現狀圖很亂,還是很多年之前的與實際嚴重脫節,在谷歌地圖的幫助下仔細辨認房屋還是與實際情況有不小差距。給我們佈置任務的規劃師孫偉揹著相機,一天好幾趟地往現場跑,這樣嚴謹的

  態度給我留下很深 的印象。後來到規劃局聽天津建築院院長做的報告,他提出了“色彩規劃”的新概念,這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在規劃界我們國家有不少學者,或許他們不從事城市規劃方面的具體工作,他們主要做的是在其他城市規劃發達的國家奔走,將他們的先進規劃知識帶回國內,促使我國城市規劃少走彎路。

  四、實習報告的總結和體會

  老實說,以自己的水平從未妄想參與什麼控規一類的專案,打打下手也是好的,重要的是感受一下城市規劃的工作流程與實際應用,在學校心中總是發虛,常常問自己,規劃總是讓人感覺虛無飄渺,沒有建築那麼實際,沒有測繪那麼具體……在實習結束的時候,我明白城市規劃與政策聯絡很緊密,它是一個計劃,協調各種實際工作的計劃。尤其是詳細規劃,更是與實際聯絡緊密。生活中看不到的科學,並不等於它不存在或者不發揮作用,就像社會學,歷史學等等,它們一樣在為社會做貢獻。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不少東西,有專業知識,也有社會知識。有意思的一件事是辦公室的人們不喜歡接聽電話,總要在電話響到七八下才慢慢地去接,他們即使很悠閒也不去接。剛開始我不知道,以為他們在忙,就自己主動去接聽了幾次,然後效果很差,一問三不知。後來學乖了,死活不接電話。唉,貌似辦公室規則。

  在實習中努力學著怎樣增加自己的社會認識,具體有以下幾點:

  1、合作與溝通

  通過此次實習我瞭解到,任何成果都不是一個人的,任何成功都是大家的成功,在這裡沒有什麼專案是個人能全部勝任的,我們需要的是“合作”,在單位裡沒有合作意識是不行的,為了達成合作,要有有效的溝通,這好像又是一門藝術,就我觀察,即使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的同事未必能達成合作,除非有領導的協調和指揮,更多的就是相處較好的同事能愉快地合作。所以,有效溝通的前提是你有好的人緣,好人緣是靠良好的性格和生活態度換來的,在生活中不斤斤計較,在工作中堅持原則,這樣為工作中良好的合作打下基礎。

  2、嚴謹細心的工作態度

  任何崗位上都需要這樣的態度,城市規劃中任何錯誤都會給後續的具體工作帶來困擾和損失,即便是這樣的損失短期來看不是那麼的明顯。細心和嚴謹不僅是規劃人員的職業精神,也是所有工作人的良心。

  3、全面的思維方式

  城市規劃裡,規劃人員不僅要考慮社會各種不同人的需求,還要考慮實施的經濟性和操作性,照顧各個階層的權益,將城市各種規劃合理綜合,眼光立足現在關乎未來。

  4、責任感

  我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規劃呢?是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還是一份為生民立命的事業。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代表這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誰來保護居民安靜安全的生活環境?誰來保證他們在冬日獲得充足的陽光?誰來保護他們獲得足夠綠化的權利?靠利慾薰心的開發商是不可能的,靠城市規劃的法律和規劃設計人員。

  >>>下頁還有更多城市規劃管理實習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