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解主觀性試題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與哲學》是高二政治哲學重要知識點,這也是高二出最多主觀性試題的原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二政治解主觀性試題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政治解主觀性試題的方法

  第一步,劃分層次,明瞭題意。從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的命題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現,在解答此類試題時,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審讀材料。在一般情況下,題目所給的材料較長,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難,如果我們採取劃分層次、明瞭題意的方法,應不失為解決此問題的良策。材料雖長,但有層次,審讀材料要讀出它的層次,化整為零,使問題簡潔明瞭。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解題的嚮導和資訊源,讀懂材料,明瞭題意,應是我們解答主觀性試題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第二步,審清設問,明確任務。題目的設問是指示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對設問搞不清楚,模稜兩可,就會使我們作答出現不到位或答非所問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題目的設問,在審設問的內容時,一要審清設問指示我們要解決問題是什麼,二要審清投問我們用什麼理論來解答問題。

  通過分析近年來考研政治真題,我們不難發現:考研政治主觀題分值穩定在總試題分值的一半。我們常說主觀題容易失分,但掌握一定的技巧後我們或許會發現它其實是容易得分的地方。在考研政治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對於理論知識的很好地掌握是毋容置疑的,但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考生掌握的知識量不相上下,而答題技巧不同,這樣很有可能會使考生總分拉出不小差距。為此,考生應對主觀題的答題技巧有足夠的重視與瞭解,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認真審題。這一環節至關重要,是決定能否答好試題的關鍵,此部分包括審材料和審設問兩部分。閱讀材料的目的不僅要明白其主旨,更重要的是找到與設問相關的有用材料,進而將其與相關知識點聯絡起來,為答題做準備。

  第二,列出材料所體現的知識點或原理及方法論。此部分重要在於它即是我們常說的"得分點",審題也是為其打基礎的,此步要求考生答題時要全面,不建議侷限於某一個知識點。因為考研政治中主觀題的知識點很有可能是交叉的,甚至是跨學科的。

  第三,聯絡實際。眾所周知,考研政治與時事政策聯絡緊密,試題所選的材料一般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熱點及事件等等。它主要考察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緊密聯絡材料和實際進行分析,最好能夠結合自身將自己的態度和做法表達出來。

  最後,進行總結。此步可以進行簡明扼要地概括,一兩句話即可。不過總結的內容一定要再次體現材料中重要考點。如果前面思路不清晰,寫好總結其實可以作為補救的一個好方法,它也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得分點。因此此步不可小覷,它看起簡單實則重要。

  高中政治解大題的要領

  1、進行定時強化訓練。根據08年山東高考文綜試題考生答題時間較緊的情況,平日練習中必須訓練答題的速度,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首先,答題時要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把自己擅長的題目回答充分。在解答較難的題目時不可盲目,要努力把答案要點向書本上的知識點靠攏。

  其次,因為現在高考試題與答案卷分開,所以可以直接在試題上寫畫,在讀材料的時候,把體現的要點簡要的速記在材料相應的位置上,這樣不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理清答題思路,而且可以在答題過程中起到提示作用,不至於遺漏自己想到的要點。但切記要把自己有把握的答題要點寫在最前面,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

  第三,答題要點求“多”不求“深”。政治題是以要點得分的,沒有必要將每一個要點都解釋得過於詳細,甚至把細節都寫上,這樣不僅不會多得分,還浪費寶貴時間。

  2、總結昇華熟練解題的基本技巧。

  第一,審材料,要逐字逐句閱讀材料,關鍵詞標下,提取有效資訊,摒棄無效資訊。首先弄清題目的材料共分幾個層次,抓住每層材料的關鍵詞語,明確每層大意,在此過程中要關注句號、分號對分層的提示;其次要把握每層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絡,進而從整體上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和意圖,明確整個材料的意圖也很重要,它關係到命題人想考你什麼,想讓你答什麼,如果抓不住整體意圖,答案就可能會偏離方向。

  第二,審設問,明確答題方向,要注意設問中的限定性要求。首先要明確設問所要求運用的理論知識範圍,即用哪個模組知識作答。其次明確設問方式,是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哪個角度來要求的。再次通過設問中的關鍵詞,明確問題中的特殊要求,找出答題的依據和切入點。審設問意在明確設問指向,克服一看試題就答題的馬虎作風。

  第三,審設問與材料的關係,構建答題思路。要理出答案佈局的層次性,先答什麼,後答什麼,按“先重點,再其他;先理論再材料;先教材再創新”順序組織答案。特別要注重時政語言的運用。

  3、近幾年高考試題選擇題每年都要設計圖片或漫畫題,非選擇題都要設計圖表題,同 時辨析題、綜合探究題型、計算題在高考中也漸趨凸顯,因此要重視這些題型的訓練與技巧掌握。

  4、規範化書寫,應對網上閱卷要求。

  主要應做到字跡端正,卷面整潔,層次要分明;修改要合乎規範、有章法,不能亂塗改;答案要精練、簡潔,注意克服通過多寫來得分的心理,話不在多,關鍵在精和透;要正確使用學科術語,而不是使用自己創造的語言、概念和社會流行的俗語。

  高中政治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四審

  一、審題型。首先,要確定題型,是單項選擇題,組合式選擇題,還是不定項選擇題,特別要注意在不定項選擇題中的單項選擇題,這類題型從九九年高考試卷的一題增加為2000年的三題。由於判斷失誤多,部分考生往往不能將單項選擇題從眾多的多項選擇題材中分辨出來,以致於把簡單的單項選擇題當成多項選擇題來做,結果導致失誤。因此,選擇題的題型要求不同,取捨就各異。其次,要確定好思維方向。明確哪些是正向選擇題,哪些是逆向選擇題。逆向選擇題要求考生選擇錯誤的選項,正確的選項不能入選。

  二、審題乾的規定性。審題幹就是要弄清題意,明確題乾的規定性,這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如何確定題乾的規定性呢?可從如下兩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確題意。從2000年高考試題看,絕大部分選擇題的題幹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現,這一段材料主要講什麼意思,必須讀懂、弄通。同時,要明確材料後面的要求,規定我們解決哪些問題。從2000年高考試題來看,主要用“表明”、“說 明”、“啟示”、“體現”、“原因”等五種規定性來限定答題的思路。其次,要著重弄清題幹在時空、內容、邏輯三方面的規定性,以便確定題幹規定性的知識範圍。如時空範圍的規定性是“現階段”,還是“ 歷史上”;是“社會主義民主”,還是“資本主義民主”。又如內容範圍的規定性是“經濟常識”,還是“政治常識”或“哲學常識”;是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的知識”內容,還是有關“國家制度方面的知識”內容。再如邏輯方面的規定性是以果尋因,還是以因求果;是找區別點,還是要找共同點等。

  三、審題肢。遵循以幹求肢的原則。大家在審題肢時要注意確定四種不同的題肢:第一、確定哪些是正確的題肢,即符合題幹規定性要求的題肢。第二、確定哪些是錯誤題肢,即存在明顯知識性錯誤的題肢。第三、確定哪些是干擾性題肢,即題肢本身的知識內容正確,但與題幹規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確定哪些是一級引申題肢,哪些是二級引申或多級引申題肢。做到正確題肢或一級引申題肢入選,錯誤題肢、干擾題肢、二級引申或多級引申題肢不選。

  四、審題干與題肢之間的關係。從語文基礎知識的角度來看,題干與題肢之間的知識結構是陳述句結構,題幹是主謂結構,題肢則是賓語。這一結構形式就決定了在解選擇題時,只能做到以幹求肢。通過分析尋找題干與題肢之間的最佳聯絡,即題肢與題幹規定性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肢幹相連,上下結構相通。

  四排

  一排錯項。題肢的觀點本身錯誤或包含著部分錯誤的要排除,但逆向選擇題除外。

  二排重項。題肢的觀點不在於說明題乾的規定性,而是對題幹規定性的變相重複。這就要求我們對幹、肢進行反覆的比較,找出兩者的相同相異點,如果題肢的觀點與題幹規定性的要求是變相重複的,應排除。

  三排異項。題肢的觀點雖然正確,但與題乾的規定性無關,這樣的選項應排除。

  四排大於或小於項。題肢的知識內容大於或小於題幹規定性的要求,這樣的選項也應排除。

  為進一步說明以上解題原則,下面以例項說明:

  我國現階段的政體是由什麼決定的,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由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性質B由我國的宗教制度C由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D由我國的民主制度E國體

  四審的結果是:第一、本題是單項選擇題,是正向選擇題,是內涵型選擇題。第二、題 乾的規定性中“政體是由什麼決定的”是關鍵詞;“我國現階段”是限定詞,規定了時空範圍,內容是政治常識。第三、A項正確,應入選。B 項是錯誤選項,應排除。C項與題乾的規定性重複,應排除。D項本身的知識內容正確,但與題幹規定性的要求不一致,應排除。E項的觀點大於題幹規定性的要求,應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