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該怎麼複習才能提高成績

  高三是最後的衝刺時間,對於化學科目來說也是如此,想要更好的提高化學成績,還要掌握複習方法。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化學的複習方法指導,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化學的複習方法指導

  化學大概是大家感覺比較好的科目,它和數學、物理一樣,要把聽課、鑽研課本、做習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化學中有幾個板塊: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電化學、有機化學等。我認為學好化學要注意多記、多用、多理解,化學題重複出現的概率比較大,重要題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許多化學反應的特徵比較明顯,記牢之對於解推斷題將會有很大幫助。在平時多做題時要注意總結很多有用的小結論,並經常用一用,這在高考時對提高速度有很大幫助。高考化學試題中選擇題佔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選擇題是取得好分數的致勝因素。

  如何才能做得快呢?這就需要你從大量解題的訓練中找出一些小竅門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45克水蒸氣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如果拿到題馬上開始算,大約要2~3分鐘,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竅門,注意到該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間,那你可只用二秒鐘時間就選出正確答案。類似這樣的小竅門還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尋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數。

  另外,學好複習好化學並在考試中取勝的一個經驗是學會“猜”。這種“猜”實際上是一種層次較高的推斷,要有一定的基礎,做的題多了熟能生巧,自然會獲得一種“靈感”,自己可以創造“猜”法,因為它是你勤勞學習的結晶,不是亂猜。我用“猜”法解題,通常比正規解法快幾倍,尤其是解決推斷題和選擇題,正確率很高。當然即使是一看題就知道答案也要進行檢驗。最後,對化學試卷中出現的新題型要高度重視並加以研究,它們通常代表著出題的新趨勢,高考中很有可能會觸及的,值得認真玩味。

  進入高三化學第二輪複習階段,不少考生容易走進一個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其實,這是不可取,在一輪複習中,應該針對課本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逐章的複習。因此在時間緊迫的二輪複習中,要針對,以良好的心態正視高考。

  構建框架逐個突破”

  “一箇中心”是以考試說明為中心,在複習時,考生對照“考試大綱”中的每個知識點展開聯想,發現自己不夠熟悉的知識點或知識盲點,要認真研讀課本的有關內容,結合複習弄清、弄懂、按“考試大綱”的要求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

  在查缺補漏的同時,要適時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抓住每一章內容的重、難點,找出每一章知識的關聯點、延伸點;然後將知識的關聯點串成線,就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關聯點展開聯想,將所有與這關聯點有關的知識擴充套件開來,畫成圖、列成表,形成知識面。

  有人說,化學難學,要記的東西太多了,這話不全對。實際上,關鍵在於怎樣記。例如對無機化學來說,我們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以"元素→單質→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學習具體的單質、化合物時既可以"結構→性質→用途→製法"為思路,又可從該單質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絡進行復習,同時結合元素週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知識線

  a以某種具體物質為線索。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質--應用--對環境影響。其中對“性質”的複習應歸納為:物質類屬的通性、氧化性、還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等方面。“應用”則包括:物質製備、物質檢驗、物質的分類提純、環保科研中的應用等。

  b以某種元素為線索。元素--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鹽,掌握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

  方法線

  化學反應型別講清反應規律:每一種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複習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時,應按反應型別注重講清化學反應的規律,避免因死記硬背化學反應方程式而產生對化學方程式恐懼、混亂、亂用、誤用等問題。常見物質間的反應規律有: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元素週期規律。

  價值線

  a無機物在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價值。

  b無機物及性質與科技、經濟和社會的聯絡價值。

  c無機物及性質對人類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價值。

  講究方法歸納技巧

  縱觀近幾年化學高考試題,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考題不偏、不怪、不超綱,命題風格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變化。很明顯,命題者在向我們傳輸一個訊號:要重視研究歷年高考題!因此,對高考試題"陳"題新做,將做過的試題進行創造性的重組,推陳出新,不失是一個好辦法。複習時可將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科學歸類,聯絡教材,通過梳理相關知識點,講究方法,歸納技巧,勇於號脈高考。

  舉例:無機推斷題解題技巧

  無機推斷題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斷、文字描述與反應式結合推斷和框圖題等。無機推斷題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於一體,且綜合性強、考查知識面廣、思維容量大、題型多變、能力要求高、推理嚴密,既能檢查學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量及熟練程度,又能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歷年高考中頻頻出現,且體現出很好的區分度和選拔功能。無機推斷題考查內容及命題主要呈現如下趨勢:

  限定範圍推斷:

  主要適用於氣體或離子的推斷,該類題目的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範圍內,根據題目給出的實驗現象或必要的資料進行分析,作出正確判斷。

  解題關鍵:

  ①審明題意,明確範圍,注意題目所給的限定條件;

  ②緊扣現象,正確判斷;

  ③要注意資料對推斷結論的影響。

  不定範圍推斷:

  常見元素化合物的推斷。該題目的主要特點是:依據元素化合物之間相互轉化時所產生的一系列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確定有關的物質。題目往往綜合性較強,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試題形式來看,有敘述型、圖表型等。

  解題關鍵:

  見題後先迅速瀏覽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掃描”,自然地在頭腦中產生一個關於該題所涉及知識範圍等方面的整體印象,然後從題中找出特殊現象或特殊性質的描述,作為解題的突破口,進而全面分析比較,作出正確判斷。

  解題關鍵:

  ①熟記元素符號,直接匯出;

  ②掌握幾種關係,列式匯出;

  ③利用排布規律,逐層匯出;

  ④弄清帶電原因,分析匯出;

  ⑤抓住元素特徵,綜合匯出;

  ⑥根據量的關係,計算匯出。

  4.給出混合物可能組成的框圖型或敘述型推斷題。

  高考化學的複習計劃制定

  1.循序漸進,打好基礎,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較好的學習計劃,使複習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既要全面複習,更要突出重點。要多看書,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識精髓,特別是中學化學的核心內容,如物質結構、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元素化合物知識、電化學、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複習要注重基礎,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培養,力求做到記住理解會用。要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複習。

  2.掌握原理,靈活應用,注重解題思路。

  化學原理如元素守恆原則、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得失守恆、化學平衡、物質結構、有機反應中斷鍵成鍵的一般規律,要重點回顧。掌握化學基本原理和規律,在解題中靈活應用,拓寬解題思路,增強解題的技巧性。如應用守恆法、差量法、討論法解一些計算題,可以提高解題的速率和準確性。推斷有機物的結構,要抓住有機物官能團的轉化規律和反應的基本型別。如有機物抓住烴、鹵代烴、醇、醛、酸、酯的一系列變化關係。要通過複習提高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適當做一些綜合性題,並儲存在頭腦中,高考時可以啟發思維。要注重實驗原理,高考化學實驗題的比重較大,實驗的複習要側重於實驗的基本操作,實驗的分析、設計和評價,從怎麼做到為什麼,重視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學會比較。如檢測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可以用沉澱法、氣體法和滴定法,比較可知滴定法最好。今年的高考題比較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要求能夠用準確的化學語言解釋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3.加強練習,溫故知新,提高解題能力。

  練習的方法較多,首先可以將做過的習題再有重點有選擇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選好一本化學參考書,根據複習的進展,選做其中同步的習題。不要做一題對一題答案,應把一節或一單元做完再對答案,檢查對錯,加以訂正,遇有不懂之處應通過一定的方式向同學或老師請教。還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學試題作為練習,檢測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學水平。練習時要注意分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如針對物質結構中的位、構、性三者間的關係、等效平衡的應用、離子共存的條件、用守恆法解計算題等,多問為什麼,不要陷入題海。做題可以檢查對知識的把握程度,能開闊解題思路。

  4.把握重點,消除盲點,切實做好糾錯。

  複習要突出重點、掃除盲點、加強弱點。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即疑點和盲點;要走出越基礎的東西越易出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每一次練習或考試後,要對差錯做出詳盡的分析,找出錯誤原因。

  高考化學複習宜五重

  -重基礎,要爛熟於心

  從最近幾年高考理科綜合的化學試題來看,所考查的知識點均按照高考說明的要求,並沒有出現偏題,怪題,難題,考查的大多是平時反覆練習的基礎知識。所以,經過第一階段的複習,考生更應該明確自己的複習要點,即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對每一單元的基礎知識要做到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夠靈活運用,對化學原理的適用條件要進一步明確。化學方程式、物質的常見性質要爛熟於心,只有基礎知識掌握熟練了,才能在下一步的複習中如魚得水,再攀新高。

  -重概念,彼此區分不混淆

  化學學科的特點之一是概念較多,而考查對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熱點。所以,通過第一輪的複習,要進一步理解化學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挖掘。既要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絡,更要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例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化學鍵;無機反應型別和有機反應型別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恆法、查量法、平均法、極限法、影象法、轉化法等是化學計算中經常考查的內容之一。可以這樣來理解,高考試題中的計算題。絕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學的化學思維,而不是單純地考查計算能力。所以,在下一階段一般應該是專題複習階段,同學們要經常總結歸納,多嘗試用簡單、快捷的方法,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才會大大提高你的解題速度和效率。

  -重規範,避免無謂失分

  有一些考生在平時不注意養成規範的習慣,總想到了高考再注意。殊不知到了高考會更緊張。這種由於不規範引起的失分既普遍存在,同時也是對考生致命的打擊。在參加2007年高考閱卷時師老師做了統計,因為不規範而失分的同學大有人在,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化學基礎相當不錯的,或是元素符號書寫不規範,或是科學術語錯誤等。而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強烈建議同學務必從現在起就高度重視這一問題。

  -重精練,莫入茫茫題海

  現在的高考理科綜合試題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每題的分值較大,所以題目相對減少,考查的重點已經轉向了精準考查。所以,在保證基礎知識熟練掌握的前提下,也要進行適當的練習,要精選一部分試題,重點來練習:練解題思路,練基礎知識,練規範表述,練分析能力等,但不要陷入題海戰術。避免不加取捨地把全國各地市的模擬題統統拿來,一定要經過篩選,選擇那些比較經典的題目來練習,切不可一味求多,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