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員工擅自離職要賠償嗎

  事業單位的員工離職沒有遵守單位的規定,擅自離職給單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單位怎麼辦,今天小編為你們介紹員工擅自離職單位可以要求賠償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事業單位員工擅自離職賠償的情況

  如果因為員工的自動離職,給單位造成巨大損失的,單位是可以起訴,要求職工予以賠償的。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並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並且按國家關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准,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辭職後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並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並且按國家關於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准,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幹,辭職後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勞動合同不能自動解除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至第41條對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有明確規定。合同解除方式有三種,即員工單方解除合同、雙方協商解除、企業單方面解除,法律中並不存在勞動合同的自動解除。“視為自動解除”恐怕是企業一廂情願而已。

  員工自動離職工資處理辦法

  工資是員工對已提供的勞動獲取的勞動報酬,工作了多少天就得支付多少天的工資,不能因員工自動離職就“沒收”其尚未領取的工資。如果公司按照上述方式解除了勞動合同,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當然,如果公司暫未解除勞動合同,則可以等到工資支付日才支付。如果約定了轉賬支付的,直接匯入賬戶即可。如未約定轉賬方式支付的,可向員工確認的地址郵寄通知告知其可來公司領取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