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知足常樂

  養生重在心理養生,有好的心情養生就成功了一大半,養生要首先培養知足常樂的心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養生如何知足常樂,歡迎大家閱讀。

  知足常樂的養生

  一般來說,知足常樂、淡泊名利的人會健康長壽。有的人不知足,只與好的、強的比,差的、弱的視而不見,必然會給自己帶來憂憤、嫉妒的不良情緒。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大發展,物資豐富,市場繁榮,人民生活大改善,大提高,這是客觀事實,但有的人還是不看主流,只看支流、牢騷滿腹。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慾望愈高的人,愈容易自尋煩惱;奢望愈大的人,愈容易挫折纏身。物質上的清貧,可以擁有精神之樂;慾望上的“清貧”,可以捨去煩惱之苦。清心寡慾,是一種境界。清心寡慾,就是要做到內心清靜,節制嗜慾。頭腦裡沒有非分之慾、邪惡之慾、有悖於法律與道德之慾。中醫的經典《皇帝內經》載:“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是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寡慾之人,對自己生活享受要求較少,清貧樸素,而且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精神上富有。因為慾望不高,容易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無怨、無悔、無憂、無慮,自然心中常樂,有益健康。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精神富有是心理養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孔子說:“大德必得其壽。”但是,我們所說的清心寡慾,並不是什麼都不想,什麼慾望都沒有,而是如物質欲、權力慾應該少些、再少些,而求知慾、工作欲,還有與疾病作鬥爭的求生之慾,健康長壽之慾,那是不可少的。

  有一位老壽星,活到103歲還耳聰目明、口齒清楚、思維敏捷。有人問他有什麼長壽祕訣,他說:“內心清靜自然能長壽。”道出了知足常樂的前提就是清心寡慾。

  古語說“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心處便無憂”,這其中透出的知足常樂的心態,是養生時當首先培養的。

  知足常樂的養生技巧

  1.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心不清淨,思慮妄生。心神安寧,病從何生。閉目養神,靜心益智。

  2.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青紅蘿蔔,生克熟補。食不過飽,飽不急臥。

  3.養生在勤,養心在靜。飽不洗頭,餓不洗澡。飲酒勿過,名利勿鑽,閒氣勿生,胸懷要寬。

  4.藥補食補,莫忘心補。以財為草,以身為寶。煙熏火燎,不吃為好。油炸醃泡,少吃為妙。

  5.冷水洗臉,美容保健。臉上暗沉,法國PG霜。汗水沒落,冷水莫澆。溫水刷牙,防敏固齒。

  6.多食果菜,少食肉類。飲食有節,起居有時。頭部宜冷,足部宜熱。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7.臭魚爛蝦,索命冤家。食服常溫,一體皆春。冷勿冰齒,熱勿灼脣。物熟始食,水沸始飲。

  8.人到老年,必須鍛練,散步慢跑,練拳舞劍;莫怕嚴寒,清掃庭院,繪畫添趣,心胸廣寬;

  9.聞雞起舞,床不可貪,種花養鳥,習書覽篇;奕棋唱戲,房事莫貪,私事勿念,便宜勿佔;

  10.活動身體,貴在經常,心情舒暢,長壽健康;遇事勿怒,勞勿過偏,茶水勿濃,學習勿念;

  11.飲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飯勿語,切勿吸菸;低鹽低糖,勿食太鹹,少吃脂肪,飯莫過量;

  12.每日三餐,調劑適當,蔬菜水果,多吃無防;按時入睡,定時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要想睡得人輕鬆,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

  14.心無病,防為早,心裡健康身體好;心平衡,要知曉,情緒穩定疾病少;

  15.練身體,動與靜,彈性生活健心妙;要食養,八分飽,臟腑輕鬆自疏導;

  16.人生氣,易衰老,適當宣洩人歡笑;品書畫,溪邊釣,選擇愛好自由挑;

  17.動腦筋,不疲勞,思睡養心少熱鬧;有規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協調;

  18.常搓手,可健腦,防止凍瘡和感冒。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臍,冬不矇頭。白天多動,夜裡少夢。

  20.睡前洗腳,勝吃補藥。晚上開窗,一覺都香。貪涼失蓋,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氣,貪房貪睡,添病減歲。夜裡磨牙,肚裡蟲爬。

  22.一天吃一頭豬,不如床上打呼嚕。三天吃一隻羊,不如洗腳再上床。

  23.睡覺莫睡巷,最毒穿堂風。睡覺不點燈,早起頭不暈。

  24.枕頭不選對,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後睡人,睡覺睡出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