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嘉誠寫的一封信示例

  李嘉誠是商界鉅子,也是一位高等教育實踐家。他捐資辦學、助學、興學的愛國愛教愛鄉精神,在中國當代高等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李嘉誠寫的一封信,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李嘉誠寫的一封信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

  很多人會認為打工是在賺錢。其實打工才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資。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除了我們的青春還有什麼更寶貴?! 很多人都抱怨窮,抱怨沒錢想做生意又找不到資金。多麼的可笑!其實你自己就是一座金山無形資產,只是你不敢承認。寧可埋沒也不敢利用。寧可委委屈屈地幫人打工,把你的資產雙手拱讓給了你的老闆。

  我們試想一下,有誰生下來上天就會送給他一大堆金錢的?有誰是準備非常齊全了完美了再去創業就成功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畢竟是極少數、富不過三代,許多偉業都是平凡人創造出來的。計劃趕不上變化,特別是在如今這個資訊高度快速傳播的年代! 我曾經問過我的一個朋友為什麼不去打工?他的回答是:“說句得罪點的話,出去打工簡直就是愚蠢的浪費青春!”為什麼你一直是打工仔?因為你安於現狀!因為你沒有勇氣,你天生膽小怕事不敢另擇它路!因為你沒有勇往直前,沒有超越自我的精神!雖然你曾想過改變你的生活、改變你窮困的命運、但是你沒有做,因為你不敢做!你害怕輸,你害怕輸的一窮

  再窮!你最後連想都不敢想了,你覺得自己也算努力了、拼搏了、你抱著雄心大志、結果你沒看到預想的成就,你就放棄了。你就只能是一個打工仔!!

  為什麼你一直是打工仔?因為你隨波逐流,近墨者黑、不思上進,分錢沒有、死愛面子!因為你畏懼你的父母、你聽信你親戚、你沒有主張、你不敢一個人做決定。你觀念傳統、只想打工賺點錢結婚生子,然後生老病死、走你父母一模一樣的路。因為你天生脆弱、腦筋遲鈍只想做按班就部的工作。因為你想做無本的生意,你想坐在家裡等天上掉陷餅!因為你抱怨沒有機遇、機遇來到你身邊的時候你又抓不住,因為你不會抓!因為你的貧窮,所以你自卑!你退縮了、你什麼都不敢做!你只會給別人打工!你沒有特別技能,你只有使蠻力!你和你父母一樣,惡性迴圈!所以,你永遠是一個一直在打工的打工仔!

  很多人想把握機會、但要做一件事情時,往往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讓自己一直處於矛盾之中!不斷浪費時間,虛度時光。如:

  1 、我沒有口才——錯:沒有人天生就很會說話,臺上的演講大師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出口成章,那是他們背後演練了無數次的結果!你罵人的時候很擅長、抱怨的時候也很擅長、但這種口才是沒有價值的口才,看別人爭論的時候、自己滿嘴評頭論足、卻不知反省自己,倘若你付出努力練習,你今天是否還說自己沒口才?

  2 、我沒有錢—— 錯: 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賺錢的腦袋。工作幾年了沒有錢麼?有、但是花掉了。花在沒有投資回報的事情上面。花在吃喝玩樂上、或存放貶值了,沒有實現價值最大化、所以錢就這樣入不敷出。每月當月光族、周而復始、沒有遠慮、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得過且過。

  3 、我沒有能力——錯: 不給自己機會去鍛鍊,又有誰一出生就有能力?一畢業就是社會精英?一創業就馬上成功?當別人很努力的學習、很努力的積累、努力找方法,而你每天就只做了很少一點就覺得乏味。學了一些就覺得沒意思、幾頁書就不想看、跟自己也跟別人說沒興趣學。然後大半輩子過去一事無成,整天抱怨上天不給機會。能力是努力修來的、不努力想有能力,天才都會成蠢材。但努力,再笨的人也能成精英。

  4 、我沒有時間——錯:時間很多、但浪費的也很多!別人很充實、你在看電視,別人在努力學習時、你在玩遊戲消遣虛度。總之時間就是覺得很多餘、你過得越來越無聊。別人賺錢了羨慕別人、但不去學別人好好把握時間創造價值,整天不學無術。

  5 、我沒有心情——錯:心情好的時候去遊玩、心情不好的時候在家喝悶酒,心情好的時候去逛街、心情不好的時候玩遊戲,心情好的時候去享受、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睡大覺。好壞心情都一樣,反正就是不做正事。

  6 、我沒有興趣——錯:興趣是什麼?吃喝玩樂誰都有興趣,沒有成就哪來的盡興!沒錢拿什麼享受生活!你的興趣是什麼?是出去旅遊回來月光族、出去K歌回頭錢包空空、出去大量購物回來慘兮兮.... 打工有沒有興趣?擠公交車有沒有興趣?上班簽到下班打卡

  有沒有興趣?家裡急需要一大筆錢拿不出來有沒有興趣?借了錢沒錢還有沒有興趣?賣老鼠藥的人對老鼠藥有興趣.....?

  7 、我考慮考慮——錯:考慮做吧有可能就成了、不做吧好不甘心!一想整天上班也沒有個頭、還是明天開始做吧!又一想還是算了、這錢掙的也不容易!不不、就是打工掙錢也不容易,決定了不能放棄機會! 哎呀、天都黑了,明天再說吧!然後第二天又因為以上12345點、因為左思右想、繼續迴圈、最終不能決定。猶猶豫豫、耽誤了很多時間、還是一無所獲。

  有句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一生中不是沒有機遇,而是沒有爭取與把握!藉口太多,理由太多....!爭取之人必竭力爭取、一分錢都沒有也千方百計想辦法!不爭取之人給一百萬也動不起來、發財不了、還有可能一敗塗地。這就是行動力的欠缺!喜歡猶豫不決、喜歡拖延、喜歡半途而廢、最後一輩子平庸、碌碌無為!還有的人、做事三分鐘熱度,一開始熱情高漲、等會就繼續懶散,這種人成功的帽子也不會在你的頭上。

  看看為什麼別人身價幾個億,你自己還在為錢奔波!不要羨慕別人命好,別人很困難的時候是怎麼堅挺過來的,怎麼克服困難、突破自己、改變命運的,你沒看到罷了!你看到的只是他成功後的光環!所以你抱怨嫉妒羨慕恨!

  人、活著就要有一身價值.....

  李嘉誠語錄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準備然後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臺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問我自己,如5分鐘後宣佈有颱風,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

  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瞭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

  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對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

  我表面謙虛,其實很驕傲,別人天天保持現狀,而自己老想著一直爬上去,所以當我做生意時,就警惕自己,若我繼續有這個驕傲的心,遲早有一天是會碰壁的。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裡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要成為領袖,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比競爭對手做好一點。

  當我們夢想更大成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更刻苦的準備?當我們夢想成為領袖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服務於人的謙恭?我們常常只希望改變別人,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改變自己嗎?當我們每天都在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知道該怎樣自我反省嗎?

  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衝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衝進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把這概念阿基米德提出的“槓桿定律”簡單扭曲為叫人迷思四兩撥千斤、教人以小搏大。聰明的管理者專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點位置,支點的正確無誤才是結果的核心。這門功夫倚仗你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見的聯絡之層次和次序。今天我們看見很多公司只看見千斤和四兩的直接可能而忽視支點的可能性,因過度擴張而陷入困境。

  我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如果這樣,即使僥倖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長久。

  創業就應該做一件天蹋下來都能夠賺錢的事情。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以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及儲存員工的幹勁及熱忱,無往而不利。

  如果10%的利潤是合理的,11%的利潤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李嘉誠的座右銘

  李嘉誠的座右銘‘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史玉柱和馬雲兩種不同的企業家風格,史玉柱的“自我”和馬雲的“無我”:

  “人的心理通常有兩極。一端是自我,另一端是無我。心理中自我的一面將自己視為物質的和分裂的,通常是我們所有恐懼的源頭。心理中無我的一面將自己視為精神的和聯結的,並且是我們所有愛的源頭。理性的選擇取向往往落在自我與無我的中間。

  同眾多中國企業家一樣,史玉柱建立了自我,可是卻沒有產生“追求無我”的衝動和慾望。他的絕對控股、對團隊嚴格的控制等行為,表現出了他內在的忐忑和不安。

  而馬雲在身體力行一種嶄新的哲學:“服務的自由”。為他人“服務的自由”,是阿里巴巴的價值核心。馬雲在公司內部則始終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便利提供者。他已經學會擺脫恐懼,擺脫了去爭取公司內外認可的需求,他發現了真實的自我。他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矛盾的解決和團隊建設。在開誠佈公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滿足和歡樂。一種內在的愛取代恐懼成為馬雲的驅動力,因此他也成了他的團隊的精神領袖和心靈導師。” 史玉柱的廣告包裝及金錢至上的遊戲規則,而欣賞和讚美馬雲陽光的事業,他的大愛,他也將會立於世界之巔,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

  介於“自我”與“無我”之間,李嘉誠則做到了“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的最高境界! 從瞭解自我開始,也就是你天生擁有什麼樣的悟性,適合向哪方面發展,再根據後天的喜好進行修行,雕刻出完善的人格,努力學習,把握機遇,艱苦奮鬥,讓自己強大起來,樹立威信地位,就是“建立自我”;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會之中,不要給大家壓力,平等和諧,讓大家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來接納他,歡迎他,敬佩他,就是“追求無我”。 李嘉誠向來訪的企業家問道:

  當我們夢想更大成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更刻苦的準備?

  當我們夢想成為領袖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服務於人的謙恭?

  我們常常只希望改變別人,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改變自己嗎?

  當我們每天都在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知道該怎樣自我反省嗎?

  中國企業家請教李嘉誠之問題

  問:商人與好人矛盾嗎?

  答:正正當當做一個商人是不容易的,因為競爭越來越大。如果個人沒有原則,從一個不正當的途徑去發展,有的時候,你可以僥倖賺一筆大錢,但是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時後患無窮。“知止”是非常重要的。

  問:怎樣平衡奉獻社會與回報股東的關係?

  答:作為一個公眾公司,你一定要為股東創造你應該創造的利益,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基金不同,基金是你個人拿出來的。成功之餘能拿出一筆錢貢獻社會,做讓自己一生都覺得永遠高興的事情。這兩個是不衝突的。

  問:對於人才,能力和品德哪個更重要?

  答:用人最主要是看其忠誠可靠程度,與企業結合在一起的意向、期望及工作能力有多大。對於忠誠的員工,企業將會給其最大的發展機會。在信任員工的同時,亦必須有一個制衡制度。如果單憑個人的意願,覺得某個人不錯,就隨便任用,最後出了問題,不止害了自

  己、企業,還害了這個人。

  問:巨集觀調控下民營企業如何發展?中國企業家要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家,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答:巨集觀調控政策是重要的,國家無論推行什麼政策都不會讓經濟出現大波動的。事業要成功,自己要投入。有興趣力量就有了。要按部就班,不要投機取巧,有困難時更要培養自己的興趣,來為改變環境而努力

  國內的企業家應該自己想出一個辦法去直接尋找市場,現時由於中間經過多重轉折,工廠製造的產品所賺的都是蠅頭微利了,出口商賺得反而更多。如果要做一家跨國成功的世界企業,市場是要靠你自己建立起來的。

  李嘉誠比較了中國古代的范蠡和美國的富蘭克林,認為富蘭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獻精神建立未來的社會”要比范蠡的隱逸生活偉大得多:“今天的中國人是幸運的,我們經歷著中國歷史從來未見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設持續開放及法治的社會,擁抱經濟動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發展,儘管未盡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樣受制於當時社會價值觀,只能以‘無我’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們可以像富蘭克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截至2006年2月,成立於1980年的李嘉誠基金會已捐出及承諾款項超過76億港幣,90%用於教育和醫療。

  近年來,李嘉誠多次在內地演講,簡單、平實、穿透力極強是他的一貫風格。演講時間一般都不長,但足以讓國內的很多論壇相形失色。“過去的六十多年,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創立的一定能繼續發揚;我希望,財富的能力可有系統地發揮。”《奉獻的藝術》應該仔細讀一讀李嘉誠的演講稿——所謂“超人”,不過是一個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自己人生理想的人。

  來訪的企業家們問李先生,他認為成長為一個企業領導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李先生講一個領導要懷著寬容的心、公平的態度去對待同事、股東、下屬以及任何人,沒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敵意揣測別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判斷事物一定會失去機會,並且會使人生不快樂。要敞開胸懷、善意誠意待人,懂得舍、懂得不爭就會爭取到成就。而且,領導一定要有責任感,當困難出現,危機出現,要勇於擔當,分配利益的時候要善於讓,出現失敗的時候要承擔責任,這才是做人,做領導更應如此。

  來訪的企業家們問李先生,為什麼企業如此之大、財富如此之多,每天還如此努力,6點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甚至12點?李先生說,一個人一生能用的錢是十分有限的,他一直喜歡勤勉節儉的生活,不與別人去比。李先生說一個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暫的,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是在於他幹了什麼,付出了什麼。他的座右銘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他認為我們都很年輕,應該全身心投入創造更大的成就,同時為家人為朋友為別人為社會奉獻更多的價值,並提醒我們要堅持不要鬆懈,要努力追求更高,創造不平凡的自我,實現人生的意義與目標。最後,李先生送給我們一句話: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

  李嘉誠: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當我們夢想更大成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更刻苦地準備?當我們夢想成為領袖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服務於人的謙恭?我們常常只希望改變別人,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改變自己嗎?當我們每天都在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知道該怎樣自我反省

  嗎?”這是 2006 年 4 月, 30 多位中國內地著名的企業家在香港集體拜會李嘉誠先生時,他向大家作的開場白。最近《中國企業家》登載了李嘉誠與年輕的中國企業家進行的深度交流。

  問:您這些年投資上最成功的思路是什麼?

  李嘉誠:你要相信:當所有人都衝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衝進去。

  問:您認為成長為一個企業領導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李嘉誠:一個領導要懷著寬容的心、公平的態度去對待同事、股東、下屬以及任何人。沒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敵意揣測別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判斷事物一定會失去機會,並且會使人生不快樂。要敞開胸懷、善意誠意待人,懂得舍、懂得不爭就會爭取到成就。而且,領導一定要有責任感,當困難出現,危機出現,要勇於擔當,分配利益的時候要善於讓,出現失敗的時候要承擔責任,這才是做人,做領導更應如此。

  問:巨集觀調控下民營企業如何發展?中國企業家要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家,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李嘉誠:巨集觀調控政策是重要的,國家無論推行什麼政策都不會讓經濟出現大波動。事業要成功,自己要投入。有興趣,力量就有了。要按部就班,不要投機取巧,有困難時更要培養自己的興趣,來為改變環境而努力。

  國內的企業家應該自己想出一個辦法去直接尋找市場,現在由於中間經過多重轉折,工廠製造的產品所賺的都是蠅頭微利,出口商賺得反而更多。如果要做一家成功的跨國企業,市場是要靠你自己建立起來的。

  問:商人與好人矛盾嗎?

  李嘉誠:正正當當做一個商人是不容易的,因為競爭越來越大。如果一個人沒

  有原則,從一個不正當的途徑去發展,有的時候,你可以僥倖賺一筆大錢,但是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時後患無窮。 “ 知止 ” 是非常重要的。

  問: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您的人生感悟?

  李嘉誠: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

  馮侖眼中的鉅富李嘉誠:建立自我 追求無我

  凡是生意做得不錯的人,都善於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在中國文化裡這叫給別人面子,就是你得把人尊敬一下。用李嘉誠先生的話說就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錢之外的能力之一是做人的能力。我們現在講的做人,是講做人的姿態。我發現凡是生意做得不錯的人,都善於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在中國文化裡這叫給別人面子,就是你得把人尊敬一下。凡是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他們的姿態都很重要,就是很謙恭、謙虛、謙卑。按中國話來說,就是一定要給別人面子,按北京話來說,掙錢要像孫子,花錢要像大爺。

  李嘉誠先生就是靠這樣贏得了他幾十年所有人民給他的商業機會和給他的資源。大約是前年秋天,我跟牛根生、馬雲、江南春等近20人,一起去香港拜會李嘉誠。我們對做小人物都很有經驗:見大人物,我們要早到;要把顯要位置留給大人物;要雙手捧著名片給大人物,而大人物沒有名片;大人物會講幾句話,然後合影,他站中間,我們站邊上;吃飯時大人物坐主桌的主位,我們坐邊座,或者在另外一張桌子上。吃完之後,也許還沒吃完,大人物就會說因為忙先走了。 但是我們見李先生的時候,所有的程式都沒有這樣發生。當我們到了頂層的時候,一開電梯李先生已經站在那裡了,還給我們發他的名片。一個服務生端著盤子讓我們拿號,告訴我們吃飯時抽到幾號就坐哪張桌子。李先生考慮得很細,避免你尷尬:今天你坐在哪張桌子上,並不是因為你的地位,而是因為你的運氣。之後,我們請李先生講話,但李先生說自己沒有準備講話,大家說一定要講,李先生說:“我沒有更多的話,只給你們講我的體會,那就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追求無我”是讓一個人不給別人壓力,不因為你的出現讓別人不舒服,並且要在任何時候,能夠化為無形,化為一種德,化為一種道,化為一種精神和感知,情感的力量。

  我還發現,每一張桌子上都給李先生留了一副碗筷,他每個桌子平均坐15分鐘,所有的人跟他接觸說話的概率是一樣的。結束時,他跟我們握完手後,突然發現離二三十米遠的桌子旁還站著服務生,他又跑過去跟服務生握手。然後送我們到電梯,一直等所有人都走了,他才離開。

  後來我跟中海油的傅總聊天,傅總說:在香港商界李先生的口碑是最好的,所以我們有事情總願意先找他。這就是謙遜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