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致家長的一封信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範文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尊敬的家長:

  你們好! 春秋季節,是各種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最常見的傳染病有:風疹、麻疹、手足口綜合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紅眼病等。這類病毒性流行疾病均有潛伏期、傳播速度快、傳播渠道隱蔽等特點,大多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均伴有低熱或高熱現象。學校是人群高密集的場所,是流行病高發地,由於幼兒年齡小抵抗力弱,居住地分散,感染渠道難以確定和控制,幼兒更是傳染病的易感群體,一旦發生就會很快傳播蔓延。為了增強對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意識,確保幼兒身體健康,給幼兒創造一個整潔衛生、安全、健康溫馨的生活學習環境,我園進一步加強了衛生保健工作,具體做法是:

  1、加強對入園幼兒的晨午檢工作。每天入班後老師對進班的每名幼兒進行晨午檢,並做好全天的幼兒健康隨察工作。在我校的晨、午檢過程中如發現異常幼兒,將會通知家長帶幼兒到醫院進行檢查?請家長積極配合。

  2、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嚴格執行學校衛生消毒工作制度,認真做好桌椅、地面、空氣、門把、毛巾、被褥、玩具等的衛生消毒工作,保證室內通風。

  3、對幼兒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養成勤剪指甲、勤洗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良好習慣,除個人衛生,還要養成不隨地吐痰、大小便,不亂扔紙屑瓜果皮等。

  4、積極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保證正常情況下每天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

  保護幼兒身心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職責,為了確保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我園特做如下建議,請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教育工作!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秋季傳染病的關鍵。飯前便後要及時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要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勤換、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飲用水的衛生等。

  2、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活動。

  3、要注意增減衣服,按時作息,保證睡眠,合理飲食,平時多喝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和熱熟食品。

  4、每天早上起床,要對孩子進行晨檢,如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流鼻涕、紅斑、皮疹、胃腸道不適等疑似症狀的,要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不要送到學校,確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報告,早隔離”。對已經確診為傳染病的,請按醫院相關規定給予治療,直到病癒後出具醫院證明方可回校。

  5、請假制度,幼兒因有事、有病不能來校,請您及時向班主任請假說明,以便教師瞭解孩子未入校原因,以便各項工作的開展。

  謝謝您的配合!

  2012-9-15

  範文二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我國季節性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等,它們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學校是人群高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傳染病的易感群體,一旦發生就會很快傳播蔓延。為了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確保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學校特做如下建議,請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並配合做好學校相關工作!

  1.家裡要每天通風,保持空氣流動。定時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每次應在半小時以上。學校也將有計劃的實施藥物噴灑等空氣消毒措施;

  2.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區域性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入侵;

  3.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增加免疫力;

  4.補充營養,冬季中學生應適當增加肉蛋奶的攝入,保證足夠的能量,並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加強維生素的補充;

  5.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6.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飯前便後及時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要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勤換、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飲用水的衛生,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等。

  7.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請家長給孩子準備一支體溫計,每天早、午間測量體溫,並將結果告訴班主任,填入班級晨午檢表。

  8.如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流鼻涕、紅斑、皮疹、嘔吐等疑似症狀的,要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診治,並告知班主任,確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報告,早隔離”。對已經確診為傳染病的,一定要按照醫學規定的隔離期限,安心留在家裡休養直到病癒後持醫院診斷證明方可回校。

  感謝您的支援配合!祝您和家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2013年11月28日

  範文三

  齲齒也稱為蛀牙,是兒童最常患的疾病之一。據資料顯示,我國兒童5歲至9歲乳牙齲齒患病率為80% 。即,每10位此年齡段兒童就有近8位齲齒病且患兒口腔平均齲齒數在4顆半以上。

  在此情況下,市口腔醫院多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全市兒童牙齒疾病的早期防治且多次主動與市各大幼兒園聯絡,免費為兒童檢查牙齒健康情況,積極督導家長採取正確方式預防,及時避免了兒童齲齒情況,受到社會普遍好評!

  從2008年起,市口腔醫院先後為雲龍幼兒園,實驗幼兒園800多兒童建立口腔健康檔案,今年,將為市機關幼兒園2000千多名兒童建立口腔檔案,已經建立近1000份。

  “我們為兒童口腔健康檢查,記錄兒童牙齒健康狀況,將資訊反饋給家長,通過電話溝通,一方面把牙病防治常識傳授給家長,另一方面,對兒童牙病狀況提出治療建議。檔案建立後我們啟動了系統維護,建立電子檔案,每年進園複查一次。我們還要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掌握當前我市兒童口腔健康狀況,為制定我市兒童口腔保健計劃奠定基礎。我們的願望是:全市兒童的牙齒都能受到健康的呵護,為家長排除後顧之憂。”唐主任說道。

  為了引起更多父母重視兒童的牙齒健康,從娃娃起就做好兒童的口腔保健。此次我們也就“齲齒”問題特別採訪了煙臺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專家——唐明娜主任。

  兒童齲齒髮病原因

  家長對齲齒的認識有誤區。很多家長認為,乳牙齲齒是不需要治療的,乳牙脫落,長出新牙,就好了!有的孩子在六歲左右長出恆牙六齡齒,既沒有及時做窩溝封閉進行保護,又在恆牙六齡齒髮生齲壞後仍誤認為是乳牙,不及時治療,等疼痛嚴重時不得不去神經或拔出。

  齲齒病危害

  乳牙因齲齒導致牙體缺損,咀嚼功能會下降,從而加重胃腸負擔,孩子因為牙疼不願意吃飯,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同時頜骨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咀嚼功能刺激,可能發育不足,使得牙齒擁擠等牙列畸形發生率增高。

  如果乳牙齲齒不及時治療,將進一步發展成為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炎症波及乳牙下面的繼替恆牙胚,易引起恆牙先天釉質發育不全,恆牙早萌或遲萌;乳牙齲齒引起疼痛患兒不敢在患側吃飯,導致患側食物滯留,口腔衛生差,增加相鄰新萌出恆牙患齲危險性。導致有的孩子在六歲左右剛長出的恆牙六齡齒,就發生了齲壞。等疼痛嚴重時不得不去神經或拔出。有些乳牙因為錯過治療時機而只能選擇拔除,拔除後不及時對空隙進行管理就會導致空隙減少甚至喪失,相應恆牙萌出時就沒了位置,只能從側面鑽出來了,牙就不齊了!。

  此外,乳牙的齲壞或早失還影響到孩子的發音和形象,影響兒童正常心理髮育。導致孩子不敢跟別人交流,缺乏自信。

  齲齒的預防很關鍵

  家長應該督導兒童每天早晚有效刷牙、正確刷牙,2-4歲兒童家長應該親自為兒童刷牙。還應讓孩子勤喝水,飯後漱口、咀嚼無糖口香糖;少吃甜食、少喝碳酸性飲料,多吃粗纖維食物。孩子牙齒萌出後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發現問題早預防。一般來說,在沒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沒有感覺到有口腔疾病的情況下,每隔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因為口腔齲病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人們忽視。只有通過定期檢查才能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將疾病消滅在萌牙狀態。

  牙齒剛萌出的1-2年是最容易產生齲齒的時期,我們應該在牙齒還沒有發生齲壞前及早採取保護措施。目前,被廣泛採用的窩溝封閉法,就是一種無痛苦,輕鬆預防齲齒的好方法!

  如果您的孩子有了齲齒,可要記住--馬上治療噢!別讓齲齒折磨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