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黨的十八屆六次會議心得體會

  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要求,要強化對紀律執行情況的檢查,抓緊修改黨風廉政建設黨規黨紀和相關法律,保證黨內監督權威、有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的十八屆六次會議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黨的十八屆六次會議心得體會

  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就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作出全面部署,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和規範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遵循。這是推進依規治黨、標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新的制度利器。用好這個利器,對於不斷鞏固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好勢頭,有效防範已經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反彈復發,防止新的矛盾和問題滋生蔓延,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主題重大,內容豐富,釋放出從嚴治黨的最強音,開創了治國理政新境界,表明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學習好、貫徹落實好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從神舟飛船把中國航天員送到“天宮”,到中國高鐵不斷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從“一帶一路”開啟合作共贏的築夢空間,到G20杭州峰會留下的中國印記,我國各行各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用30多年時間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100多年做的事。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用不了多久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GDP按5%的增長速度,到2050年我國經濟總量能達到350萬億左右,佔全球經濟總量相當大的比重。現在我國經濟健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我國取得舉世舉目的偉大成就,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只要我們堅定跟黨走,經過全國人民的矢志不渝努力,我國將邁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世界強國之列。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階段,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嚴峻。黨所面臨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也更加凸顯。作為帶領著一個13多億人口大國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如何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如何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任,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重大課題。

  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永遠在路上。人們常說,最艱難的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中國共產黨從古田會議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到延安整風建立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再到改革開放之初制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95年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中,錘鍊黨性、砥礪品格。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是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永恆主題。

  毋庸諱言,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黨內政治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普遍。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鬆軟。對領導幹部的監督,沒有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是,一些領導幹部不是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為企業發展解難,而是高高在上,熱衷於搞“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交換原則逐漸侵入到黨的政治生活中,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把手中的資源當籌碼,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一些地方盛行,給黨的執政形象損害嚴重。曾以“七個有之”概括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讓人們驚出一身冷汗:“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製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願、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黨的以來,我們黨從整頓黨的作風入手,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短短几年時間,150多隻“老虎”落馬,20多萬隻“蒼蠅”被處分,超過800只“狐狸”歸案。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黨反腐的力度和效果,同時,也說明黨內權力腐敗的普遍性與嚴重性。這些問題的出現極大地玷汙了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嚴重削弱了黨的執政基礎與執政能力。

  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反觀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時期,往往也是政治錯誤集中爆發的時期。“反右”擴大化、大躍進,乃至,給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造成重大損失,無一例外都是黨內政治生活出了問題。十八屆六中全會,正是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嚴肅黨內生活,築牢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根基。這次全會對於新形勢下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提高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從長遠看,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打牢根基,以上率下,立規明矩,以黨內政治生活規範化,帶動國家政治生活規範化,這是推進黨內法規建設的必經之道,也成為推動國家法治程序的必由之路。

  作為一名非公經濟人士,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核心意識這個關鍵,更加堅定地維護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聽黨的話,堅定跟黨走。要把握好企業的發展方向,以黨和政府的滿意不滿意,人民群眾的滿意不滿意為辦好企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精會神搞經營,一心一意謀發展。在經濟活動中,講誠信,講禮儀,守規矩,守規則。企業和政府交往要有道,相敬如賓,不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要充分發揮集團黨委的作用,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著力發揮好黨的優良傳統,著力營造積極健康的黨內生活,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陝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力量。

  黨的十八屆六次會議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近日在京召開,全會著重研究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問題,制定了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全會規範了黨內政治生活、加強了黨內監督的創制成果,必將對建構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持續有效推進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此我感到極為振奮和鼓舞。全會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是黨和國家根本利益所在。

  我30年前出國留學、工作、定居,2009年12月,我接受浙江大學全球招聘計劃,回國擔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併入選中組部國家“千人計劃”。此後,放棄了美國國籍、教職,全職回到祖國投入工作。雖然長期生活在國外,但是我一直有著強烈的報國情懷,也不斷感受到黨的統一戰線的影響。回國後,我分別參加了中組部、中央統戰部、中央黨校的學習,更加深刻體會到黨和國家對廣大黨外人士的關心關懷。在美工作期間,我一直熱心推動國內應用數學發展,致力於相關領域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通過各種形式推動國內學者與美國數學界的交流。回國後,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反問題等方向上,逐步站到了國際領軍的位置上。同時,我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影響身邊的海外留學人員傳遞正能量,講使命、傳擔當。

  此外,我結合自己的學習及工作體驗,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1.要重視海外留學人員的統戰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出國留學人員已達400餘萬, 他們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也有著濃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節。國外各種勢力對他們的爭取一直沒有放鬆過,海外使領館人手不足又無法全面照顧到這樣大量的留學人員。最近我已向中央統戰部六局建議成立專門辦公室全面負責海外留學、長期訪問交流人員的統戰工作,把工作做到前面。通過聯誼組織、華人社團,把祖國的溫暖送給每一位海外留學人員,替他們解決回國報效的一些實際困難。

  2.可以面向廣大歸國留學人員,多組織一些宣講團,請一些各行各業的優秀海歸現身說法,傳遞正能量。我個人回國後的多年體會是成功海歸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正面。我們國家現在正處在非凡的發展期,由於史無前例,各種問題、挑戰也應運而生,需要激發正能量去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困難。

  3.更加積極的培養無黨派人士中的代表人士,並鼓勵部分優秀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及其他民主黨派,這樣不但支援了統一戰線的長期持續發展,也讓無黨派更加充滿活力。

  4.積極培養無黨派人士參加重要國際機構、組織、交流,全面加強我國的國際話語權。無黨派人士有其自身特點,尤其是知識分子、海歸集中。因未加入任何政黨,這個群體更有能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黨的十八屆六次會議心得體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順應人民期待,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黨的奮鬥目標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確定黨的奮鬥目標的價值導向。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黨的提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黨的閉幕不久,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期盼。把“兩個一百年”統一於實現中國夢的歷史程序之中,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的總目標。

  圍繞實現這個總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我們黨在推進新的偉大事業中形成“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成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偉大中國夢的行動指南。

  實現人民期盼,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升到治國理政總體方略的新高度,開創了黨的建設新局面,這對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將發揮重要的政治保證作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鬥爭,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人民擁護和支援,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堅決反對腐敗,贏得人民擁護,夯實最牢固的執政基礎,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應有之義,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抓緊補齊制度短板,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全體黨員。特別是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頒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不僅樹立重在立德的高標準,更劃出不可觸碰的底線,為全面從嚴治黨、加強紀律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全面從嚴治黨,加強紀律建設是治本之策,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為加大黨內監督力度,黨中央頒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制定頒佈《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著手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籠子編得越來越密、越來越結實。這對於遏制腐敗增量、減少腐敗存量、淨化政治生態、夯實執政基礎,無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