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帶一路學習感想和心得體會

  我們大學生要抓住“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勇敢的迎接“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 更多"一帶一路心得體會"請點選 ☟☟

  ★★▷▷ 形勢與政策一帶一路戰略大學生學習心得體會

  ☆☆▶▶ 2017年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 一帶一路大學生學習心得體會


  篇1

  8月17日,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總結經驗、堅定信心、紮實推進,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聚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黨的以後,以同志為的黨中央著眼於我國“十三五”時期和更長時期的發展,逐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3個大的發展戰略。其中,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主席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提出的重大倡議和構想。的這一重大倡議和戰略構想,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甫一提出,便引起世界沿線國家的廣泛共鳴,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成為各國和地區齊心協力的紐帶、推進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我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專案逐步落地。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在這次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8項要求。一是要切實推進思想統一,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點方向,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專案,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中國歡迎各方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歡迎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到合作中來。二是要切實推進規劃落實,周密組織,精準發力,進一步研究出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創新運用方式,完善配套服務,重點支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專案。三是要切實推進統籌協調,堅持陸海統籌,堅持內外統籌,加強政企統籌,鼓勵國內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經營,也歡迎沿線國家企業到我國投資興業,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帶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四是要切實推進關鍵專案落地,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經貿產業合作區為抓手,實施好一批示範性專案,多搞一點早期收穫,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五是要切實推進金融創新,創新國際化的融資模式,深化金融領域合作,打造多層次金融平臺,建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六是要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文明交流互鑑,重視人文合作。七是要切實推進輿論宣傳,積極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實在在成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八是要切實推進安全保障,完善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確保有關部署和舉措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專案執行單位和企業。

  這8項要求,是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就“一帶一路”發表多次重要論述的基礎上,就如何進一步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所做的系統的、深刻的、全方位的重要闡述,既有巨集觀層面的指導思想,也有具體方法和路徑的切入。毫無疑問,指出的這8項要求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綱領性檔案,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務必遵循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深入學習和領會,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這一跨越時空的巨集偉構想,承接古今、連線中外,賦予古老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不啻為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構想、一條和平發展的共贏之路、一項腳踏實地的偉大事業。它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構想,更是沿途國家共同繁榮的有益路徑。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務必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更大成效,從而為人類和平發展事業,為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篇2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說著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跨越時空的巨集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線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2015年10月17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階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以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聯盟將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遇,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到處蘊含生機,也給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發展的機遇。我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當前社會環境,如何抓住機會去應對挑戰,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考慮的問題。機遇無處不在,機遇也往往垂青有所準備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認清當前形勢,勇於創新。我們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呈多元化,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趨向於實用主義,重功利講實惠,缺乏長遠打算、遠大理想、抱負和社會責任感,因而沒有強大的動力.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發展,大學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要落實到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大方面。就業問題依然是當今大學生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一帶一路”必然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市場,那麼就需要我們大學生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來適應市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篇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

  “一帶一路”在兩會報告中被提到5次,可謂高頻詞。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列舉了在江蘇蘇州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最高法院院長會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司法合作。周強表示,加強涉外商事、海事審判,服務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服務經濟發展重大戰略。出臺為我國企業參與境外貿易、投資、工程承包等提供司法保障的措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工作報告中介紹,一年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天津、海南、廣西等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大力支援下,成功舉辦國際反貪局聯合會第九次年會、第十四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建成中國一東盟成員國檢察官交流培訓基地,推動反腐敗、反恐。同時,打擊毒品犯罪等國際合作,樹立中國形象、發出中國聲音。曹建明提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司法合作,突出懲治和預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產業區建設等領域犯罪。一帶一路是提出的建設方案,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2000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線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己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的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援各方互派留學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線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巨集偉藍圖己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