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講座演講稿

  春季屬於傳染病高發的時期,我們更要注意到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做到提前預防。下面小編整理了春季傳染病演講稿,供你參考。

  春季傳染病演講稿篇1

  同學們:上午好!

  春天是很美好的,但隨著氣溫的回升,一些病毒性傳染病也隨之而來,尤其是3月份正值冬春交替之際,天氣多變,時寒時暖,是麻疹、水痘、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

  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這種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現更是比較容易傳播,會對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有所瞭解。

  一、幾種常見傳染病症狀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風疹: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症狀輕。

  水痘:全身症狀輕微,面板黏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痂皮。

  流腦: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面板黏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感: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痠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輕。

  麻疹:發熱、皮疹及兩眼發紅、流淚、畏光、噴嚏、流涕、咳嗽為主要症狀,並以頰黏膜出現麻疹斑為特徵。病程中可出現肺炎、喉炎、腦炎等

  二、防治常識

  春季天氣變化大,忽冷忽熱,若不注意,易引起疾病,其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部分患兒可有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在春季如何預防。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春季天氣變化大,要及時增減衣服,有些孩子衣服穿得太多,活動時出汗,活動後未能及時擦乾,容易受涼感冒。

  2.初春天氣仍較寒冷,許多班級不喜歡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不好,因此要經常開門窗通風。

  3.春季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由於孩子抵抗力差,容易被傳染而發病。因此,班級學生有感冒或患呼吸道傳染病者,應及時治療,勸離回家,治好後返校上課,以免傳染他人。

  4.教育學生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過度疲勞和興奮都容易生病,平時應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做適量的運動,增強免疫力,來抵禦病菌的入侵。

  5.多攝取蛋白質和維生素,有助於增加機體免疫力。教育孩子要注意糾偏食、挑食的習慣,均衡飲食,多吃些魚、牛奶、蛋、豆腐、蔬菜、水果等食物。

  如果我們注意了這些方面,就能減少感冒的發生。

  春季傳染病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預防傳染病,要從你我做起》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在我們迎接美好春天的同時,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也開始活躍起來,因此,在我們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時,更要提防各種春季易發傳染病來侵襲我們的身體健康。春季易流行的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結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類疾病的主要特點是: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根據傳染病疫情資料分析,今年我市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呈現上升趨勢,已超過或接近警戒值,嚴重威脅學校師生身體健康。為此,瀋陽市衛生局、瀋陽市教育局等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我們學校全體師生一定要遵照“通知”精神,在區教育局、區急病控制中心,區保健所的共同領導和幫助下,全面做好以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和甲型H1N1流感為重點的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切實保護好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

  具體要求全校師生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教室通風換氣,定期消毒。每天第一個到班級的學生要負責把教室的窗戶開啟,教室全天的通風也要有專人負責,並做好每天的通風記錄。班級消毒工作也要有專人負責,每週消毒一次,做好消毒記錄,遇到有傳染病病情的班級,校醫要親自消毒。同時,學校的保潔員也要定期對樓梯、走廊、專用教室等公用部位進行消毒。 2、做好班級晨檢工作和因病缺勤學生病因追查工作。班主任老師每天要對班級學生進行晨檢,做好晨檢記錄,同時要掌握因病缺勤學生的情況,如果有傳染病和疑似傳染病病情要及時反饋到衛生室。

  3、嚴格執行學生缺勤請假制度。每個學生缺勤都要及時跟班主任老師聯絡請假並說明缺勤原因。如果學生有發熱、頭暈、口乾、流汗、高燒不退等症狀,或是懷疑自己得了風疹、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要戴上口罩在家長的陪護下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就醫,並及時把就醫情況反饋給班主任老師。如果確疹得了風疹、腮腺炎等傳染病,一定要等到身體痊癒隔離期滿才能回校復課,同時要出示醫院的復課證明。

  4、提前接種疫苗。對於一些已經有疫苗可以防控的疾病,一定要接種疫苗,如麻腮風疫苗,水痘疫苗,甲肝疫苗,乙腦疫苗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護易感人群從而避免疾病發生。 5、儘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活動,儘量避免探視病人,儘量少到醫院等高危地區。

  6、保持良好身體狀態。正確的做法是早睡早起,保證良好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情緒的調節。

  除了做到以上6點,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首先就是勤洗手。在以下這些情況下必須要洗手:飯前便後;吃藥之前;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後;做完掃除工作之後;接觸錢幣之後;戶外活動、購物之後。

  其次要勤洗澡,勤換衣物:貼身的衣物、被褥、枕巾要常換常洗,如果有條件能最好定期在太陽光下曝晒消毒。

  再次要勤剪指甲,勤理髮:指甲蓋裡容易藏汙納垢,要經常剪指甲。男同學要勤理髮。

  第四要均衡飲食:做到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及各種營養成分均衡攝取。不要偏食、挑食、厭食。

  希望全校師生都能按照以上要求去做,使我校傳染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使全校師生都能健康,快樂的度過在校學習生活的每一天。

  春季傳染病演講稿篇3

  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多變,時暖時寒,氣候仍然寒冷、乾燥,特別是在北方,人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當春季來臨時,人體內環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特別容易引起流感、流腦、流腮等呼吸道傳染病,同時隨著氣溫轉暖,手足口病等傳染病也逐漸抬頭。若平時不注意鍛鍊,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發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症狀:有發熱、全身痠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髮生變異,可引起反覆感染髮病。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範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於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型別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於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汙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症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下降等前期症狀,繼而出現有特徵性的紅

  色斑疹,後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乾枯結痂,持續一週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幹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見於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預防措施: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併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多通風: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汙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洩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洩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常喝水:特別在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補充營養: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

  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菸、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區域性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鍊: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鍊。

  注意生活規律: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控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並報告給相關部門,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預防接種:及時給適齡人群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許多呼吸道傳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場所空氣質量差、通風不夠,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儘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