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通過開展踐行群眾路線的活動,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那麼關於踐行群眾路線的心得體會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開展以來,為認真落實好習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堅決糾正深入貫徹部局、總隊關於開展“堅定信念、築牢警魂”主題教育活動通知精神,切實“弘揚優良作風、樹立新風正氣”,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基層官兵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基層工作的能力,我認為立足本職,轉變作風,提升素質,忠誠踐行是貫徹落實黨的群眾理想的重中之重。

  一、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認真做到“四個要有”。

  一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中,我們在理想信念上要時刻忠於黨、忠於人民,在行動上要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部隊的命令指示。在宗旨意識方面,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工作中密切聯絡群眾,傾聽群眾心聲,接受群眾監督,維護群眾利益,沒有特權思想,沒有出現“冷硬橫推”,侵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警民關係緊張等問題。在業務能力方面。要有較強的奉獻意識,能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業務工作過硬。

  二是要有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始終保持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是工作態度,從大局出發,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為部隊及基層官兵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件事。

  三是要有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要堅持領導帶頭,風氣好不好,關鍵看領導。要從自身做起,既要帶頭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改進作風、弘揚正氣,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又要抓好分管部門以及基層聯絡點單位的工作,當好基層工作的組織者、推動者、監督者與參與者。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絕對不做,形成領導帶頭、一級帶一級的示範效應。

  四是要始終堅持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態度。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嚴格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於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二、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切實做到“四個克服”。

  一是要著力克服“機關化”的傾向。日常工作中,基層反應最多的就是機關在管理工作中,要求多,會議多,檔案多,檢查評比多,而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困較少,深入基層,深入官兵調研指導少,幫助解決問題少,這一系列的問題癥結都是機關化管理造成的,沒有問計於基層,問計於官兵,要想徹底解決此問題,機關就必須及時糾正機關化管理,真正解決會議多、檔案多、檢查評比多等突出問題,進一步精簡會議活動、檔案簡報,從嚴控制專項表彰,大力規範考核評比,真正想基層之所想,急基層之所急,幫基層之所需。

  二是要著力克服脫離官兵、脫離基層、脫離實戰的傾向。日常工作中,機關下達的指標、要求,大多是嚴格按照總隊和上級要求去下達。例如:編制裝備訂購規劃和器材型號上,上級機關根本沒有充分考慮到基層縣市的地域特點,按照所有縣市標準,盲目就下達裝備訂購規劃,從而導致所配裝備根本無法發揮其最大效能,以空氣呼吸器、破拆工具為例,同一中隊少則一種型號,多則三種以上,而且還不通用,諸如此類問題都是脫離群眾、脫離基層、脫離實戰的問題。為了切實糾正問題,我們機關部門必須深入改進調查研究,切實加強對各項工作的歸口管理和科學統籌,儘量較少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是要著力克服精神懈怠、不思進取的傾向。日常工作中,我們個別機關幹部的精神懈怠主要表現在對待工作不能夠做到重心前移,都在想著自己的私利,談到工作,就萎靡不振,談到提拔使用就精神煥發,分析其原因我認為在幹部選拔使用上,機關幹部優於機關就是典型癥結,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作為領導機關要消除及時行樂思想和特權現象,解決攀比心理和不能正確對待個人名利等問題,要多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多從基層選拔優秀幹部到機關任職,多下派機關幹部到基層任職鍛鍊。

  四是要著力克服鋪張浪費的傾向。日常工作中,鋪張浪費是長期以來我們養成的不良“習慣”,也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徹底根除的癥結,為了堅決糾正鋪張浪費,我們要從領導幹部抓起,模範帶頭遵守好“八項規定”,牢固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意識,狠剎揮霍享樂和驕奢淫逸的不良風氣,真正糾正鋪張浪費。

  三、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始終堅持“四個切實做到”

  一是要切實做到反對形式主義。要切實做到,端正學風,改進文風會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擔當、敢於堅持原則,真正把心思用在幹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二是要切實做到反對官僚主義。要切實做到,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地氣、通下情,堅持民主集中制,改進調查研究,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

  三是要切實做到反對享樂主義。要切實做到,牢記“兩個務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四是要切實做到反對奢靡之風。要切實做到,堅守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狠剎揮霍享樂和驕奢淫逸的不良風氣,做到艱苦樸素、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

  總之,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要在立足本職,轉變作風,提升素質,忠誠踐行上下功夫;要在結合部隊發展大計、工作實際上下功夫;要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篇二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隨著社會轉型和利益結構的調整,利益主體多元化,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觀念多維化,必然會產生複雜多樣的社會矛盾。集中體現在土地承包、徵地拆遷、城鄉建設、勞動爭議、教育、環境汙染、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等方面。老百姓“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問題尤其突出,不同的利益主體間的利益矛盾大量增加並日趨複雜。當前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是黨執政的最大危險。因此,當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古往今來概莫能外”,做好群眾工作意義重大,各級領導幹部要站穩腳跟,踏踏實實,把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積極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那麼,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如何踐行群眾路線呢?

  一、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點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也是我們黨的基本觀點,是順應時代和歷史潮流的選擇。中國近代以來歷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孫中山民生史觀:社會的文明發達、經濟組織的改良和道德的進步,就是以民生為重心,民生是社會一切活動中的原動力。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鄧小平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點,尊重人民群眾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主體地位,才能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創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二、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其基本內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民務實清廉,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是黨心和民心所向。

  為民就是必須注重民生,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特別是從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入手,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務實就是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真抓實幹。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只有行動第一、實幹第一,堅持勤奮工作,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才能為“中國夢”照進現實打下堅實基礎、提供根本保障。清廉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驗面前黨要解決的緊迫課題。以史為鑑,官員的腐敗、政治的腐朽,會導致執政基礎的動搖,產生阻礙社會前行的負能量,亡黨亡國的悲劇將不可避免。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我們要以幹部的清正、政府的清廉、政治的清明,引領社會正能量的發揮。

  三、以實際行動做好群眾的公僕

  服務民生、依靠群眾是環保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環境保護是發展問題,更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順應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環境狀況的新期待,加大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快解決水、空氣、土壤汙染等損害人們身體健康、影響人們生產生活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千方百計確保環境安全,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援,增強了人民群眾改善環境質量的信心。同時,大力推進環境文化建設,普及環保知識,倡導綠色消費、合理消費,努力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廣大公眾的支援和參與進而有力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程序。

  一加強調查研究,讀懂人民群眾的期待。同志指出,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都要求我們的領導工作和領導幹部必須始終堅持和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真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也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決策的正確制定與貫徹執行,保證我們在工作中儘可能防止和減少失誤,即使發生了失誤也能迅速得到糾正而又繼續勝利前進。在環保資金管理方面,要了解群眾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把握資金的需求方向,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

  二傾聽群眾意見,有的放矢開展工作。群眾路線並不高深,也不遙遠,就在自己的點滴工作和日常業務中,需要換位思考群眾的難處,用真心去感受群眾的脈搏;需要掏心窩子與群眾交流,用真誠去感受百姓的溫度;需要一門心思為群眾解難事,用行動去叩開群眾的心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能沒有群眾參與。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好不好,願不願聽取群眾意見、會不會徵求群眾意見、能不能聽進群眾意見,是其中關鍵。只有聽到真心話,黨員、幹部思想上才會有真觸動。只有摸到真意見,查擺和解決問題才會有的放矢。

  三秉持環保為民理念,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環境保護事關群眾健康和福祉。環保部門是聯絡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絡最密切的視窗部門和單位。一要紮紮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二要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態度。堅持便捷、高效、優質、廉潔原則,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式,規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效率。三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保障改善民生的基礎作用。要把加強環境保護與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抓好環境規劃、總量減排、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12369環保舉報熱線等聯絡民生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的工作,全面提升環保為民水平。

  篇三

  當前,全國上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活動的重點是領導幹部。因此偶爾聽到有些基層普通黨員幹部在閒聊時感嘆:我們不是領導,為何也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有這些想法的幹部,其實是對群眾路線教育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要知道,普通黨員幹部主要工作就是經群眾工作,對基層情況最瞭解。而群眾對黨員幹部的認識和了解,首先也是從身邊廣大普通黨員幹部開始的,普通黨員幹部的作風如何,群眾看在心裡。所以,作為一名基層的普通黨員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尤為重要。

  普通黨員幹部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宣傳員。近年來,由於少數領導幹部自身出現的嚴重問題,損害了幹群關係,拉大了黨員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如何拉近幹群關係,讓廣大群眾瞭解黨的方針政策、領會黨中央的重要精神,關鍵還得靠人數最多、分佈最廣、與群眾接觸最緊密的基層普通黨員幹部進行廣泛宣傳,及時把活動精神宣傳下去,最大限度地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動員起來、凝聚起來、行動起來。

  普通黨員幹部是領導和群眾的聯絡員。當前,由於種種因素制約,上情、下情無法及時地下達上傳,黨的方針政策群眾不瞭解,群眾心聲領導不知曉。導致領導幹部脫離了群眾,群眾也遠離了領導幹部。這就需要基層黨員幹部及時將群眾心聲向黨組織和領導彙報,同時將上級的決策部署傳遞到群眾中去,才能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難題,為他們多辦實事好事。

  堅持黨群眾路線觀是我們走向勝利的法寶,在當今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然而一些黨員幹部的黨性意識不夠強,脫離群眾,害怕和群眾打交道,認為群眾工作不好做,工作上坐穩把的工作態度,不瞭解民情、不體察民意、不講究方法,簡單的工作方式、一干了之,不知道溝通群眾,不會群眾幹實事,推卸責任等,從而導致幹群關係緊張,阻礙了工作的開展。在工作就要做到人民群眾一家親,把人民群眾當自己的親人一樣,把工作的上取得成績是和廣大的人民群眾緊密結合起來,團結人民群眾,密切聯絡群眾,有事多聽群眾意見,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才能把工作幹得更好。”無論在基層崗位上還是高層工作都要緊緊地依靠群眾、紮根群眾、服務群眾,才能取得人民群眾的認可,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基層工作崗位上的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黨的精神,以的精神所在,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作用。在工作崗位就是服務人民群眾,把工作幹好,讓人民群眾滿意,領會黨的服務宗旨,落實到工作崗位上,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走群眾路線,深入群眾瞭解群眾,就要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民幹實事。堅持從群眾觀,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進一步提高為群眾幹事的能力,更好地推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好地服務群眾、造福群眾。

  篇四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辛勤奉獻。這就決定了我們幹事業必須一切依靠人民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群眾的利益是無小事的。

  密切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靠說,即使“三寸不爛之舌”的演講家也會“東風無力百花殘”——無濟於事。越是開“空頭”支票,不管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群眾更會和你漸行漸遠,定會“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將心比心,“掏心窩”地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挖空心思、全心全意去辦成、辦好,群眾定會巴心巴肝地擁護你,要發動群眾齊心協力共築“中國夢”,那可是手到擒拿、易如反掌的“小事”。反之,處處不為群眾著想,甚至“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那群眾對於你的“召喚”可就要充耳不聞“窗外事”,當成“耳邊風”直接忽視了。

  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最終目的是要使“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真正落到實處,成為一種“常態”,建立一種長效機制。

  “紙上談兵”是解決不了群眾的問題的,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除了要給群眾出主意,想辦法,更要下大力氣幫群眾解決“燃眉”之急,既要動口,更要動手,要以實幹群信於民。群眾的心也是肉長的,你對群眾好,群眾最懂得知遇之恩、知恩圖報。“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想報”正是人民群眾的肺腑之言和真實寫照。

  說:“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紅利’”。我想,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紅利”,首先就要享受到自己的“本份”,什麼是老百姓的“本份”?老百姓的“難事”、“煩心事”都是屬於老百姓的“本份”。“本份”是“本”,“紅利”是“末”,“本份”不解決好,享受的“紅利”也是“杯水車薪”。老百姓的“本份”解決好了,再享受改革的“紅利”,就變成錦上添花了。

  “殼子是吹出來的”,黨群關係、幹群關係是實幹“幹”出來的,也是“走”出來的。“幹”就要幹出叫得響、看得見的實績,“走”就要走出實效,多到邊遠地方、困難群眾的“死角”處去走走,訪民情,解民憂。“觸景”才能“生情”,看到群眾生活“糟糕”的一面,才會增添出幹好事業的急迫感,才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工作。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像眉山市那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有了新的時代特點。群眾要求社會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意識不斷提高,依法維護個人合法權益、表達個人利益訴求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同利益主體間的矛盾也越來越複雜。有些幹部面對複雜局面,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變得不願做、不敢做、也不善做群眾工作,客觀上增加了脫離群眾的危險。這些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1.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必須始終心繫群眾。

  經常做群眾工作的同志都深有體會,群眾很質樸,我們有時說了幾句推心置腹的話、做了一點該做的事,群眾就感動痛哭流淚。在改革開放以前,他們能吃上豬肉就高興得不得了。講群眾最可憐,是說群眾生活最艱辛。就是在稅費改革以前,也有人發出了“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的呼籲。現在雖然政策好了,群眾手頭稍稍寬裕了,但還是有很多人背井離鄉,為生計奔波,忍著最大的委屈,幹著最髒最累的活計,拿著最少的報酬。講群眾最可畏,是說脫離群眾最危險。我們必須始終把群眾擺在衣食父母的位置,保持感恩之心來對待群眾,深懷愧疚之心來回報群眾。

  2.民生利益是我們的最高利益,我們必須不斷滿足群眾。

  要執行好惠民政策,把群眾該得的實惠送給群眾。當前,國家出臺了許多惠民政策,認真貫徹和嚴格落實這些政策是各級黨員幹部的重要責任。

  3.人民群眾是一切工作的主體,我們必須充分依靠群眾。

  要善於集中群眾智慧。集中群眾智慧的問題,實質是一個科學決策的問題。我們任何時候都不可小看群眾的聰明才智,不可低估群眾的創造能力。要經常問政於民、問計於民,運用毛主席教給我們的方法,堅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將群眾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研究轉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再到群眾中宣傳推進,這樣迴圈往復,使我們的工作決策更正確、工作方法更生動、工作方式更豐富。

  要善於調動群眾力量。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的重大勝利,包括近幾年我們建設新農村的實踐告訴我們,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援,一切工作將一事無成。我們推進專案建設、城市建立、鎮村同治、高效產業發展,等等,都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我們任何時候做任何工作都不能“自導自演”。要善於給群眾算帳,用看得見的利益吸引群眾;要善於藉助群眾的力量做群眾工作,用身邊的典型引導群眾;要善於做宣傳思想工作,用明明白白的好政策號召群眾,真正把全縣上下的力量集中到加速推進“三化”的發展實踐上來。

  要善於引導群眾自治。在農村,要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高度重視發展各種新型社會組織,建立村民理事會、監事會,扶持各種行業協會,引導農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4.化解矛盾是我們的首要責任,我們必須積極引導群眾。

  要深入群眾。深入群眾是掌握群眾思想、預防矛盾糾紛的關鍵。黨員幹部要深入群眾,形成工作習慣和工作常態,經常到群眾中去掌握社情民意,瞭解群眾的思想動態。

  要宣傳群眾。要及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遞給群眾,特別要注意講真話,講實話,堅決不能讓一些半真半假,甚至是完全虛假的資訊矇蔽群眾,造成完全可以避免的社會矛盾。

  要服務群眾。我們不僅要辦好事、幹實事,更要敢於管爛事,管難事,積極主動解決好信訪穩定中涉及的實際問題。有了問題不能躲、不能拖,要學會用“三種假設”來處理問題。一是要做“群眾有理”假設。要認真傾聽群眾的訴求,設身處地感受群眾的苦處,體諒群眾的難處,讓群眾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二是要做“幹部有過”假設。要先從自身找原因,看看我們的工作哪些措施不對頭、方法不得當,有沒有傷害群眾感情、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及時改進工作;三是要做“問題有解”假設。要立足解決問題,真心幫助群眾,按照宜粗不宜細、宜早不宜遲的原則,查詢根源,找準對策,努力把矛盾化解徹底。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