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鬆鬆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蔡鬆鬆就像這小小的螺絲釘一樣平凡,有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妻子女兒,和千千萬萬個國人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月24日中午,瀘縣8歲男孩小奎、小翔到地勢陡峭的玄灘幸福水庫堤壩上玩耍,不慎滑入水中。只請了2個小時假的蔡鬆鬆,正準備抽空兒和岳父吃個團年飯,聽到路人的呼救聲,立即衝出大門,第一個奔到幾百米外的堤壩。

  為了贏得救人時間,他只脫下外套,就跳進了水裡。

  目睹這一幕的瀘縣玄灘鎮居民廖明清說,蔡鬆鬆奮力遊向落水的孩子,死死托住他們,一點一點把他們推向岸邊。堤壩上的群眾朝他們伸來竹竿,他沒有去抓,而是奮力推著兩名小孩,讓孩子抓著竹竿上了岸。

  此時,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的蔡鬆鬆再也堅持不住了。“他雙手將兩名孩子托出水面時,水已經沒過了他的鼻子,我們只看到了他的眼睛和頭頂。”瀘縣玄灘鎮通山村村民王開貴說,身體已經發僵的蔡鬆鬆此時再也夠不著人們伸出的竹竿,一點點沉入了水底。“養兒子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他英勇獻身就是報效國家了。”談起獨子的犧牲,蔡鬆鬆的父親蔡邦楷強忍著淚水。追悼會後,四川省公安廳提出要護送蔡邦楷回湖北老家,老人卻再三拒絕說:“不給組織添麻煩。”

  堅守高原愛崗敬業書寫忠誠警魂

  曾在武警涼山支隊服役的蔡鬆鬆,2008年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被評為優秀士兵,後考入四川警察學院。2009年,他在支 區警務中受到嘉獎,畢業後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公安局,一干就是6年。

  談起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打黑除惡”“緝槍治爆”“雷霆”等專項行動,回憶起那30多次圓滿完成的抓捕任務,同事們唏噓不已,總覺得他不曾走遠。

  理塘縣城海拔4200米,在湖北長大的蔡鬆鬆卻堅守在基層應急處突前線,2014年、2015年連續被評為“理塘縣優秀公務員”。

  每年的治安隱患高發期,他與大夥在山區巡邏執勤一干就是兩個月。在堅守雪域的6年裡,他只回家過了一次年。

  2016年3月,為解決夫妻兩地分居,蔡鬆鬆被調到瀘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之後駐石橋派出所工作。“他走到哪裡就把敬業愛民的好作風帶到哪裡。”石橋派出所所長譚迎說。從去年9月到所工作開始,蔡鬆鬆沒有休過一天假,他經辦的案件沒有一起行政複議或被要求補充偵查。

  二

  青松,傲雪鬥霜;青松鬆,生機盎然;青松,堅韌挺拔。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繁華還是寂寞,青松始終巋然不動,默默吐露出清新的空氣。人們讚美鬆,正是推崇其高貴的品質;人們緬懷蔡鬆鬆,正是感動其英雄壯舉。

  蔡鬆鬆,一位普通的民警。名如其人,像青松一樣堅韌、挺拔、有擔當。他的事蹟溫暖了寒冷的冬天,他的壯舉鼓舞著前行的同仁,他的精神感動了整個中國。

  學習蔡鬆鬆有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危急時刻,更顯英雄本色。聽到呼救聲,在關鍵時刻蔡鬆鬆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奮不顧身救起兩名落水兒童,讓兩個家庭得以保全完整,卻付出了寶貴的生命。蔡鬆鬆,用實際行動詮釋擔當的深層含義。擔當來自哪裡?來自根植於心的理想信念,來自平時的實際行動,來自良好的精神狀態。學習蔡鬆鬆,讓擔當精神浸潤到每個人的心中。

  學習蔡鬆鬆有鑽勁。工作認真,踏實肯幹,從不走過場,畫不好事故現場圖絕不放棄,蔡鬆鬆以“螺絲釘”的“鑽勁”很快就成長為工作的一把好手。學習蔡鬆鬆,就要學習這種堅定自信、昂揚向上、恪盡職責、勤奮學習的精神,努力幹好工作,幹出實績,方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學習蔡鬆鬆,就要讓這種毫不懈怠的工作作風凝聚成強大的力量催人奮進。

  學習蔡鬆鬆有初心。平凡的警察,擔負的是保護千家萬戶的責任,這絕對是一門高危職業。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艱辛,絲毫不能動搖蔡鬆鬆的堅定初心,反而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工作者,並演繹出生命的精彩,讓人們永遠銘記。學習蔡鬆鬆,就要堅守初心,時刻牢記黨旗下的錚錚誓言,牢記自己的身份與職責,心繫群眾、乾淨做事,在困難面前衝鋒在前、不怕犧牲。

  三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時代註定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蔡鬆鬆,就是這樣一位在偉大時代湧現出的英雄。

  正是他,在人民群眾的生命面臨危險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奮力一躍,用年輕的生命譜寫出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壯歌、一曲捨身救人勇於擔當的壯歌,向黨、向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我們向英雄致敬,深切緬懷英雄。當我們的目光追尋著他那一串串堅定、平實的足跡時,看到的是一種熠熠生輝的精神力量?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擔當。

  擔當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奮不顧身的勇氣、純潔高尚的品格,

  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擔當精神永遠鼓舞和激勵著人們追求信仰、履職盡責、奮發向上。蔡鬆鬆作為當代警察的傑出代表,用熱血鑄就忠誠、用生命呵護平安,在短暫的一生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守護著社會的安定祥和、群眾的幸福安康,他用他的汗水和生命詮釋了可貴的使命擔當。一個人能不能在關鍵時刻有所擔當,和他長期踐行的信仰和價值觀密不可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堅定的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念,關鍵時候才能頂得上、擔得住、當得起。在蔡鬆鬆身上,有許多的優秀價值觀值得學習:要學習他嚴格訓練、精益求精,“別人一分努力,他作十分努力”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忠於職守、盡職盡責,不因高原反應而請一天假的較真碰硬精神;學習他樂於奉獻,“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懷。必須明確,在日常生活中以優秀的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才能最終匯聚成關鍵時候的亮劍之舉。

  和平時期,不是時時刻刻都會面臨生死安危的考驗。但是,擔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每個人不論職位高低,處於何種崗位,都應儘自己所能去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只有當幹部群眾都將自己身上的擔子擔起來,各盡其責,祖國才會繁榮強盛,社會才會不斷髮展。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擺在我們面前的每一項任務都很重。我們不僅需要英雄、更需要每個人的擔當精神。有了強烈的使命擔當精神,每一個人都擼起袖子加油幹,每一個人在本職崗位上都盡職盡責,對工作任勞任怨,幹事業善作善成,就一定能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真正落在實處,在實踐中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活一日當有一日之勤。”讓我們記住蔡鬆鬆這位偉大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築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人人盡責、人人擔當,那麼,前進路上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和渡不過的難關,我們的巨集偉目標一定能實現。

  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擔當,從來都是時代的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