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感想6篇_五四青年節有感範文

  “五四”青年節每年5月4日是我國青年節,這一節日是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運動的光榮傳統而定的。“五四青年節”實際上已固定成一種文化符號,具有象徵意義。為此,小編為你分享6篇關於慶祝五四青年節的感想範文,僅供寫作參考。

  五四青年節感想範文篇1:平凡的崗位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換起民族的覺醒-------唱著共青團的團歌,我們迎來了五四青年節!同樣的一天,我們的革命先烈們用青春和熱血開啟劃時代意義的一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好自己?

  一、堅定信心持之以恆來到迪康長江工作已經一年了,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開始,我便擔任了部門的檔案管理員,通過注射劑gmp的認證,我接觸了大量的資訊,對藥物從原輔料到中間品,在到成品的過程有一定的瞭解,對大容量,小容量,水針的生產工藝有了一定的認識!越是瞭解,越是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最初對藥品產生興趣,是北京衛視舉報的一檔保健養生節目養生堂,在這裡我瞭解到疾病與健康的關係,於是我抱著悻悻然的心情來到迪康長江!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連大門都沒有摸到!曾經彷徨和迷茫是不是找錯了方向!。學習是一件痛苦和漫長的事情,很多人努力了一輩子才獲得一點點的成就,張志新說過:只有在鬥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我們需要的是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決心。

  二、做好職業規劃在製藥公司上班,考取執業藥師證是通往醫藥大門的一個有效通行證。老師傅經常告訴我們:年輕人要多看、多聽、多學,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念。有決心,並不代表著成功。方向對了,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多向老師傅學習生產工藝和製藥流程,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三加強提升自身修養和素質素質和修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比如說別人幫你倒水的時候,用手扶一扶;別人直視你的時候,假裝看不到;給人遞水遞飯的時候要雙手;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等等。這些生活中的細節不同程度上融恰了我們的人際關係。素質和修養就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在生活當中出現。他們給了我們尊嚴,給了我們幸福,讓我們變得與他人更好的相處。我們是千千萬萬青年中的一員,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秉承著五四的精神,永遠探索,勇於創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歷史的發展,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五四青年節感想範文篇2:發揚五四傳統

  “五四”青年節又稱中國青年節。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1993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每年的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5月4日為青年節。

  “五四”運動也是一次高揚“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思想啟蒙運動間更長,影響也更深廣。

  5月4日,三千餘人在******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會後舉行示威。北洋政府派軍警鎮壓,逮捕學生三十餘人,北京學生即實行總罷課,並通電全國表示抗議。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地學生也紛紛遊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個意義上講,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起點而載入歷史。

  啊!多麼感人啊,我們青少年應當向他們學習,何況我們是團員呢,胸前佩帶著團徽,然而這正是五四青年節的標誌,現在我們已經是初中生了。5月4日也是我們的節日,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科技的創新和發展也等待著我們去實現。所以北大的學生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具有團結、勇敢的精神品質,擁有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勇於創新,敢於探索與發現,為美好的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學校中,趙晶同學也是我的好榜樣,她學習認真刻苦,是我學習上奮鬥的目標。她在班中任班長及語文課代表職務,但她絲毫都不擺架子,而且平易近人,溫順得像只小綿羊,是同學們心目中的好班長也是我的好夥伴。

  每當有人問她題目時,他毫不吝嗇,總是耐心地去幫助他們,教他們弄清為止,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個寬容的人。那是一節歷史課,老師讓班長記在課上說話的同學的名字,我原以為三個調皮鬼一定會大大地記上一筆,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聽到了三個調皮鬼的懺悔後心又軟了,擦掉了名字。

  她不僅成績好,而且很文靜,所以同學們對她的印象都很好。她從來不瘋瘋癲癲,哪怕是遇到什麼高興的事,她也只是一笑了之,那一笑,可一定不簡單:是微微的,不露齒的,甜甜的一笑。

  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兩隻大大的眼睛,好比像兩個明珠一般,閃閃發光。她每天都穿的儀表整潔,大方得體。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一句話:“沒話說!”更重要的是她對工作的高度負責,老師交代的事總是不折不扣地按時完成,絲毫不敢怠慢!怎麼樣?這麼優秀的人,你能在她身上找出任何一個缺點嗎

  無論是青年英模,還是優秀少先隊員,他們都是我學習和生活中的好榜樣!

  現在,我們應該發揚“五四”傳統,同時,也應該在這個基礎上體現出時代精神氣息。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更輝煌的明天!

  五四青年節感想範文篇3:五四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往年,五一“黃金週”的七天長假都能把“五四”這個節日順帶著給“休了假”,但今年規矩變了,黃金週改成了“小黃金週”,五一節休假只到五月三號為止。從今年開始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必須是14―28週歲之間的人才有權利享受此待遇!

  這樣的一個青年“標準”,不禁讓人想到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當時都已經超過了28歲,有的已經接近40歲。由此可見,十大傑出青年的評選並不是以14至28週歲為條件的。還有其他如青年教師、青年幹部等,一般都把40歲以下的都當作青年。可是現在“青年節”放假,規定年齡為14至28週歲,這明顯和一些部門因某時某地某種特殊需要而定義的“青年”相矛盾,與社會公眾的慣常理解不吻合。有了這樣的規定,也就意味著許多十大傑出青年、傑出青年教師,雖然有青年的稱號,卻沒有青年節休假的權利,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笑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定義青年的年齡段,是根據團章來的。什麼樣的年齡是青年,不應該只以團員年齡為標準,畢竟青年並不能和團員等同起來,應該多聽聽社會的意見。更不能對一個定義,不同部門給出不同的規定,如此只會增加各自的矛盾,讓群眾無所適從,更可笑的是,還會出現諸如“傑出青年”不是青年,沒有休假權利的現象。

  難道過了28週歲,咱就不能再當青年人了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年齡有了新的認識,總覺得自己二十出頭還算少年郎,三十左右才步入青年段,四十五十剛中年,七十八十還不算老!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是種好心態,但凡一個人,只有自己覺得年輕,那才是真正的年輕。而且,隨著現如今人們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普遍在二十二三歲時才剛踏出校門走向工作崗位,而對於他們而言,所謂的人生,真正的人生,由此才剛剛開始!我們很難對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說:“嗨,小子,再過四五年,你可就是中年人!”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會覺得這種說法匪夷所思,只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步入中年的心理準備。

  以28歲為限劈開中青年的界限,顯然,在目前中國顯得有些保守!而這樣的劃分界限,更會加重一些年輕人的心理壓力,誰都希望能夠少年有成,於是也就希望能夠可以“延長”一點年輕的時間,而你把青年的末限定在了28歲,無疑會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劇急功近利的心態:眼看就不再“年輕”了。過了28歲,其實依然可以很年輕,依然可以很純真。

  可不論放假在家還是繼續工作,也不論是“適齡”青年還是大齡青年,都應當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五四”的精神,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因為我們所不應忘記的恰恰是“五四”為之熱切追求的,而非青年本身。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五四青年節感想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