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保護自己

  兒童問題是既古老又現實的問題,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保護自己方法

  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Growing up safe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successful.

  教育孩子每個人都有若干權利,如呼吸權、生命權、隱私權,這些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告訴孩子,任何人也無權剝奪他的安全權,安全重於一切。告訴孩子沒有任何事比他們的安全更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要為了證明自己或者獲取成功而去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冒險。

  教育孩子愛自己,讓孩子愛自己,就要允許孩子表現出真實的“自私自利”。孩子愛自己才能做到自我保護,真正理解生命第一,財產第二,理解為何有了危險自己應該先跑。中國父母從來都是最愛孩子的一群,也是最矛盾的一群人。最容易用自己覺得正確的方向來指引孩子,以為成功或者物質上的出人頭地也是孩子最看重的,但父母無權包辦孩子的未來生活方式。不要再一味的告訴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取得成功。

  背心、短褲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Don't let anyone touch the places where vest or pants covers.

  孩子應當知道身體屬於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應被衣服所覆蓋,不許別人看,不許觸控。孩子有拒絕親吻、觸控的權利。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性侵害甚至生命安全的侵害,往往來自熟人。日本有過研究,強姦案60%發生在熟人之間。警惕性和信任程度成反比,和熟悉程度成反比。晚上在大街上走,看到迎面走過來一個生人,你嚇得哆哩哆嗦的,要是迎面走過來一個熟人,你可能心理就放鬆了。如果一個人,我非常信任他,我對他的警惕性就沒有了;如果一個環境非常熟悉,我對它的警惕性就沒有了。大家信任親戚、信任老師、信任老闆,信任家裡、信任學校,這個環境大家最熟悉,在這種情況下警惕性就降低了。所以,每個孩子都要知道:越是信任的,越是熟悉的,我們越要提高警惕。

  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Life first, property second.

  告訴孩子在遇到暴徒時有權堅決拒絕暴徒的要求。許多暴徒表面凶狠,內心卻很膽怯。所以眾多孩子齊心協力,一齊高喊“滾蛋”,通常能把壞人嚇跑。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孩子身單力薄,一般只能向壞人屈服。遇到類似的問題,父母就應該告訴孩子:通過財物的損失贏取生命的安全,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而是在危險境地的正確選擇。有的小孩會想:如果我的自行車被壞人搶了,父母準會打死我。應當隨時隨刻告訴孩子,他們的身體安全比自行車重要得多。

  生命第一,財產第二的教育父母必須要言傳身教。例如針對孩子鎖在車內事件。車主想著出去買個東西就回來了,就把小孩鎖在車內,結果回來發現忘了帶車鑰匙。人打電話找開鎖的人來開車門。旁邊的人建議砸車窗,車主還心疼自己的車,想等開鎖的人來,好心路人,把車窗砸了,孩子抱出來送醫院,送醫院就說如果在晚一點孩子就沒命了。我聽到那些“我剛買的寶馬車,砸壞了”“一會開鎖的就要來了”。那麼我想問,如果孩子死了要怎麼辦?

  小祕密要告訴媽媽。

  Little secrets should be told to mum.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講明真情,父母都不會怪罪的,而且會盡力幫助孩子。當孩子向大人說實話時,他們應被充分信任。大人應當馬上信任孩子並及時幫助他們。例如,在性騷擾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訴說,而未得到信任,這種騷擾也許會經年累月地持續下去。而要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祕密,媽媽就必須首先變成孩子信任的人,出於信任,她才會無保留地把祕密告訴媽媽。媽媽要向孩子保證遵守承諾,保守孩子祕密,如果媽媽不遵守承諾,只需要一兩次,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敢輕易跟媽媽說自己的祕密了。這樣,父母就輕易失去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也阻斷了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媽媽在聽完孩子說的祕密後,最好還加上一句: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我會為你保守祕密的。這句話,也表達了媽媽對孩子本身的尊重。

  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Don't drink strangers' beverage; don't eat strangers' candy.

  許多涉世未深的孩子,對很多危險是不那麼確定的,孩子會認為那些不安全的事情離自己很遠。絕大多數的孩子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她們眼中的世界充滿了美好,雖然我們也期待這個世界充滿真善美,但那些邪惡的、醜陋的、讓人意想不到的危險,卻並不是虛假的,也不是用來騙孩子玩的。現實情況是,各種不安全的事情總是會圍繞在我們身邊。

  告訴孩子有權不聽陌生人的話,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權對毒品、菸酒堅決說不。不要貪圖小利,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

  不與陌生人講話。

  Don't talk to strangers.

  對於我們不熟悉的任何人,家長都無法保證其不會對孩子造成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孩子不要隨便跟陌生人接觸。告訴孩子孩子有權不和陌生人說話。當陌生人與孩子說話時,孩子可以假裝沒聽見,馬上跑開。生人敲門可以不回答,不開門。告訴孩子,對陌生人不理睬是對的,小孩沒有能力幫助陌生人,大人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這時候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比如,如果有陌生人敲門,家裡只有媽媽和孩子兩個人,媽媽就要教會孩子是怎麼應對陌生人的,不隨便開門,不隨便透露家中的情況,該怎麼迴應陌生人的問話,該怎樣製造家中人多的氣氛,這都是需要言傳身教的生活技能。

  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外出也是加強安全意識的好機會,爸爸媽媽可以教會孩子在外應對陌生人的安全問題,還可以教導該如何防範諸如被偷、被搶、被跟蹤等一系列安全問題。比如,在乘公交車的時候,教導孩子怎麼保護自己不被他人騷擾,該怎樣關注周圍環境,要注意到環境裡有哪些人是可以求助的。

  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傢俱。

  You can break glass or damage furniture when in danger.

  為了保護自己,孩子有權打破所有規章和禁令。告訴孩子,在緊急之中,他們有權大叫、大鬧、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壞傢俱。孩子心裡沒有貴賤之分,通常都認為自己喜歡的物品跟自己一樣重要。要告訴孩子,遇到危險時,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好生命安全,不要顧及任何其它物品,哪怕再喜歡也要放棄,必須用最快的速度逃跑,同時大聲喊救命。司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Escape first when in danger!

  遇到壞人、地震、大火,孩子應當果斷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揮。生活中父母未雨綢繆,對孩子做好應對危險的預防和指導措施。假如孩子遇到危險,父母要先冷靜,幫孩子心平氣和地脫離危險或者解決問題。如此,不但能讓孩子化險為夷,還能讓他們越來越有勇氣地去對待生活,同時鍛鍊了他們處理困難的能力。讓孩子懂得遇到火災、地震、電梯故障、陌生人搭話或者高年級同學欺負的時候該如何做。

  教育孩子自己脫離危險後,如果還有小夥伴處在危險中,不能盲目搭救,只有力所能及才可以施救。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要立即向最近的大人求救,這樣做並不是自私,而是能幫助小夥伴獲得安全的最好的辦法。如果因為害怕被大人責罵而隱瞞小夥伴身在危險,不請大人幫忙救人,才是錯誤的行為。

  不保守壞人的祕密。

  Don't keep the secrets of bad guys.

  告訴孩子,即使他曾發誓不告訴別人,但遇到壞人欺負一定要告訴家長,這些祕密千萬不要埋藏在心裡。比如有人欺負了你,他往往說:“小朋友,這個事告訴爸爸媽媽是不對的,咱倆拉個鉤,這是咱倆自己的小祕密。” 這個對不對?堅決不對,所以要讓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祕密的權利。

  壞人可以騙。

  You can cheat bad guys.

  教育孩子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雖然我們沒有必要教孩子故意撒謊,但是對於那些作惡多端的壞人,出於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孩子們完全可以通過欺騙的方式讓壞人無法得逞。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需要隨機應變,可以這樣告訴壞人:“我爸爸是警察”、“我家就在附近”、“我會跆拳道”等等。通過這樣的嚇唬,有些膽小的壞人就會溜之大吉。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7條安全實戰守則

  01允許孩子向成年人說“不”

  為了讓孩子有明確表達自己意見的勇氣,父母從小就要避免習慣性地替孩子說話。這樣做,父母無意之間剝奪了孩子修習他們生長過程中所必需的重要技能的機會:用堅定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在生活中,父母應多找機會讓孩子練習用強烈的身體語言和堅定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意願來保護自己。

  研究表明,因為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乖,要聽成年人的話”,所以9歲以下的孩子對“性罪犯”很少會說“不”。

  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如果覺得不對頭,比如有人想觸控他們的私處,讓他們覺得很害怕或很不舒服,孩子可以用“不”來拒絕成年人的要求。必要時,孩子可以大聲呼救。父母不會怪罪他們。如果明知有人讓孩子做不應該做的事:比如,抽菸,欺負別的孩子,那麼孩子也可以向他們說:“不”。

  02讓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

  在保護自己安全時,有時候,孩子的“恐懼因素”具有強大的作用。但因為父母沒有教育孩子學會相信他們自己的直覺處理事情,所以孩子往往不會使用。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面臨危險,可以使用自己的恐懼本能立即離開。不管在何種情況下,父母一定會支援他!

  03確保孩子知道如何撥打110

  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在自家電話設定110快速撥鍵,教給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撥打110電話的方式:明確告訴110接線員“我需要幫助”,如果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談話,就摘下話筒放在一邊,以便警察追尋孩子的行蹤。

  04選擇一個家庭暗碼

  選擇一個難忘的暗碼,如“喜羊羊”,“豬豬俠”只告知家庭成員或受信任的人。並告誡孩子不要告訴任何人自家的祕密暗碼。還可以建立一個書寫的程式碼如“111代表被人誘拐”或“123代表有可疑的人跟蹤”,以便以使孩子在遇到麻煩時,和父母聯絡。在國外,曾有孩子用這種方法得到了父母和警察的解救。

  05訓練孩子緊急應變方法

  訓練孩子的應變方法:“放下手中之物,大聲叫喊,奔跑。”

  告訴孩子,不要一個人去偏僻的地方。一旦碰到需要迅速擺脫的危境,可以丟掉任何攜帶的東西,大聲叫喊,並快速奔跑。如果可能,可以跑到就近的成年人身邊,最好是帶孩子的婦女尖叫“救命啊!這不是我的爸爸!”。如果被陌生人帶走,要大聲叫喊,並拼命抓住周圍固定的物體,比如車門,自行車扶手等。也可以踢綁架之人的腹股溝或眼睛,躺在地上,不要輕易讓綁架之人抱走。

  告訴孩子:如果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了別人,父母永遠不會責怪你。

  06同伴系統

  哪怕是一分鐘,父母也不要讓孩子獨處。放學回家,孩子可以和同學結伴走回家。週末和同伴一起騎車上公園,上街。有個同伴在一起總比孩子單獨行事要安全。如果孩子需要用公共洗手間,父母應該和他們一同前往,以確保安全。

  07如果碰到困境,向誰尋求幫助

  讓孩子瞭解可以尋求幫助的人員。例如,警察,保安等。在商店或飯店,父母可以讓孩子找商店或餐廳服務員幫忙。去遊樂園,父母首先可以指出穿著制服的遊樂園員工的。還告訴孩子,如果迷路了,可以找他們幫助孩子尋找父母。也可以和孩子約定遊樂場中一個有明確標識的地點:比如“過山車”的,遊樂園問訊處等一目瞭然的地方,“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