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管理論文引言

  存貨是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小編整理了存貨管理論文,歡迎閱讀!

  存貨管理論文篇一

  加強存貨管理

  摘要:存貨是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因此,對於生產和銷售企業以及服務業來講,存貨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元素,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存貨的計量直接關係到企業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對主營業務成本、毛利、淨利潤、流動資產、總資產等有直接的影響,對利潤分配、所得稅等也具有間接影響。因此,日常會計實務中,存貨應作為內部控制的關鍵點來進行重點核算、清查。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實務中,存貨的監盤也作為審計過程中必經的一項審計程式,註冊會計師必須通過監盤、計價測試等手段來獲取存貨的真實、完整、權屬等資訊,否則就無法發表審計意見。由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流動性大,在存貨的日常收、發、存過程中,會產生因計量不準、計算差錯、自然損耗、管理不善甚至貪汙、偷竊等導致的盤盈、盤虧和毀損現象,從而使賬面數量與實際庫存數量不一致。為了如實反映存貨的數量和金額,監督存貨的安全完整,掌握存貨的儲備情況,不斷地改進存貨管理,保證存貨核算的真實性,做到賬實相符,企業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存貨的盤點清查工作。

  一、存貨管理現狀

  儘管企業會計制度及會計準則制定了嚴格和明確的存貨計價和盤存方法,但是在筆者調查的企業中,存貨管理的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企業規模較小,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因管理成本過高而無法實施嚴格的存貨管理。由於經濟形式的多樣性,兩個以上自然人出資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越來越多,這些企業規模一般不大,受資金影響,新設企業在成長期,往往採用一人身兼數職的模式。有的出資人同時兼任經理、營銷、採購,甚至出納,集眾多崗位於一身,而會計則聘用兼職人員,每月只提供賬務、報表服務;或者有的企業聘有專職會計,但會計又同時兼任出納、銷售甚至保管;企業一般沒有成文的管理制度以及內部控制制度,或者是雖然有制度但是根本無法執行,財務管理的職責也無法體現。我所瞭解到的眾多小企業,大多對存貨的收發存沒有系統的記錄,甚至不進行存貨的盤存。在這種狀況下,無法保證企業的會計資訊質量。首先,由於存貨不定期進行盤點,資產的報表資料可能存在不實。其次,不進行詳細的收發存核算,企業的銷售成本有可能不實,並且存在利用存貨進行利潤調節的現象,以達到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存貨管理資料的缺失,也給稅務稽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二對存貨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較完善的存貨管理制度,但是由於管理當局重視程度不夠、員工素質不高等原因導致制度未能起到應有的監管作用。筆者曾經接觸過這樣一個企業,該企業為中型國有商業企業,主要從事商品批發。該企業建立了一整套存貨管理的程式,建立財務部門庫存商品明細賬、業務部門銷售明細賬、倉庫保管賬,財務部門登記每一筆商品的收發存數量金額,業務部門和倉庫只登記數量,每月定期進行三部門聯合對賬,每年定期盤點商品一次。按照這麼一套完整的程式,企業的存貨管理應該是非常到位的。但是,管理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當時企業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管理當局實行了薪酬考核制度,每個業務部門按照當月實現的收入、利潤指標進行獎金的計提發放,但是對應收款項並未進行考核。有個部門負責人看到考核制度的漏洞,採用提前開發票、虛開發票的方法,一方面增加賬面的營業額和利潤額,另一方面虛掛應收賬款,而倉庫並未實際發貨,從而實現多領取獎金的目的。三部門聯合對賬時,對於倉庫未達賬項,業務部門總是給予這樣那樣的理由,財務部門也未按照職責進行追查原因,導致事情敗露時,該部門負責人已多領獎金數十萬元,企業多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稅金上百萬元,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因此,對於存貨管理,僅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是不夠的,還應當定期考核執行程度,評價制度的執行對錯誤和舞弊的防範性。

  三還有的單位具備實行存貨管理的能力,但出於達到特殊目的的需要而故意不去執行。在存貨管理缺失的狀態下,存貨給了企業一個很大的調節空間,並且滋生了很多貪汙、腐敗現象。如前所述,對於個人投資企業來講,可以通過存貨調節利潤,達到少繳企業所得稅的目的,而對於國有性質的企業,有的單位負責人為了能有突出的業績表現,通過存貨來調節增加利潤,以應付上級部門的考核,以及將購買的私人用物品作為存貨購進來套取現金,最終將該存貨結轉到銷售成本里,來達到侵吞國有資產、中飽私囊的目的。

  二、加強存貨管理的途徑

  鑑於以上現狀,應當從各方面入手抓好存貨的管理工作,以維護經濟秩序,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

  一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嚴格規定存貨的購進計價方法、發出方法、盤存方法,並且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企業應設定明確的請購、購進、付款、銷售、收款、保管等崗位職責,對於人員較少的小單位來說,有的崗位職責可能會交叉,對於交叉的這些崗位,管理當局更應該關注職員的盡責情況以及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企業應嚴格建立商品的出入庫制度,存貨的收發均通過已經授權批准的出入庫單來控制,出入庫單一式三聯,一併作為各方記賬的憑據;企業應建立系統的存貨明細賬和倉庫保管賬,明細賬為數量金額三欄式,保管賬可只登記數量,保管員應保證賬實相符,每月兩賬進行核對,保證賬賬相符;企業應建立至少每年一次的存貨清查制度,確定存貨的實有數量,並與賬面資料核對,從而確定存貨實存數與賬面數是否相符,對不符事項進行查詢處理;同時可以發現存貨的質量狀況,對殘次冷背商品進行分類處理,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策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企業管理當局應提高對存貨管理的重視程度。一個良好的管理環境,不僅要有健全的制度,還要有執行者的自律。管理當局的態度在員工自律方面有著較大的影響,除管理當局身先士卒遵守各項制度外,還應該採取各種措施敦促各部門行使管理職能,甚至親自參加年度的貨物盤查,從心理上給員工以威懾力,促使員工更加盡職盡責。管理當局應設定獎懲制度,來激勵員工增強責任心,達到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企業存貨管理。各級財政部門是會計人員的管理部門,應當引導會計人員嚴格遵守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對存貨的財務管理應嚴格按照準則進行,並可通過舉辦業務交流會、先進會計單位及個人評選等提高會計人員的實務操作能力,對會計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各級稅務稽查機關應重點掌握企業的存貨管理狀況,要求有實物流動的企業必須建立明細賬和保管賬,對於利潤水平偏離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較大的企業,要詳細核查企業的收發存情況,確定企業是否在用存貨調節利潤來達到偷稅的目的。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存貨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