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資訊失真論文

  會計資訊失真,近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國的經濟學界,嚴重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保險業會計資訊失真思考

  摘要:保險企業會計具有自身的特點,其與一般企業會計特徵不同。在當前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新形勢下,保險企業會計環境越來越複雜,特別是會計資訊失真問題的存在,給保險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因此,需要針對保險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並進一步對保險企業會計資訊失真進行有效防範,為保險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保險企業;會計資訊失真;原因;防範措施

  一、保險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

  1.保險機構自身經營理念不成熟

  我國保險行業起步晚,無論是經營理念還是經驗都有所欠缺。在當前保險行業發展過程中,更重視對企業規模的擴大,部分保險企業甚至將保費規模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下屬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不計成本來爭取實現保費規模的擴大,這不僅會增加保單獲取成本,而且還不利於保險市場的有序發展。

  2.保險企業財務費用政策和考核指標設定不科學

  當前,保險總公司通常會依據分支機構的業務量來進行下撥費用,而且對下撥費用管理採用比例控制原則。但由於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各分支機構面臨著複雜的市場情況,各項費用支出比例通常會高於總公司規定的比例。而為了達到總公司的費用考核要求,往往會人為對費用科目進行調整。當前保險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及消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各地保險分支機構經營管理及發展業務的成本也存在差異。但保險總公司在對分支機構費用政策制定時缺乏細緻的市場調查,對分支機構的管理缺乏針對性,分支機構費用緊張已成為普遍問題,這就會使其為了運營需要而採用各種規違方式來套錢。

  3.保險企業內控制度執行不力,管理方式粗放

  當前,很大一部分保險公司對分支機構按照一定的費用率進行相應費用撥付,但對於經費具體的使用情況缺乏有效管理。而且,在業績考核時缺乏嚴格的把關,對分支機構經營資料缺乏稽核和審計,給各分支機構在會計資訊資料上作假提供了可乘之機。另外,在管理上更側重於對二級機構的重審,對三級和四級機構的管理較為薄弱,這也使三級和四級機構資料作假現象較為嚴重。

  4.缺乏完善的外部監管體系,監管力度不夠

  我國保險市場發展不完善,各種制度還沒有全部理順,對違法違規行為缺乏有效制裁。同時,監管部門主要依靠行政處罰手段來治理會計資訊造假現象,由於會計資訊造假成本低,再加之受制於利益驅動,從而導致當前保險行業會計資訊失真現象較為普遍。

  5.保險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保險企業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普遍較低,且法制觀念淡薄,缺乏應用職業道德,獨立能力差,在工作中往往會屈服於壓力而進行違規操作,從而導致會計資訊失真現象發生。

  二、保險業會計資訊失真的防範措施

  1.建立健全效益導向型的經營理念

  保險公司要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要建立健全以效益為導向的業績考核制度和財務費用制度,降低考核指標中保費規模的權重,提高利潤、效益、內含價值等指標權重。

  2.建立科學的財務費用政策和考核指標體系

  保險企業為了能有效提高會計資訊的真實性,需要在費用管理上確保支出的彈性,並進一步對經費使用審批管理進行加強,避免制定費用預算時過細,對各類費用支出比例在設定時,要確保各分支機構對控制費用支出額度和流向上要具有一定的許可權,同時還要對各分支機構自主支配費用的額度和範圍進行壓縮,從而更好地對分支機構資料造假行為進行規避。

  3.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建立高效的內審機構,強化內審部門的力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獨立性。在內部審計工作中,需要加大對資料真實性的檢查和考核力度,通過逐級、同級及抽查等多種方式對各分支機構的業務資料進行廣泛覆蓋。同時,還要通過對資金等重要控制點進行管控和集中管理,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確保能更好地對會計資訊失真現象進行有效防範。

  4.加強外部的會計監管力度

  社會審計對企業會計資訊具有監管職責,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環境變化的新形勢下,在審訂工作中更重視對會計報表進行審計,這就給會計資訊造假提供了機會。因此,需要在審計業務開展過程中對保險企業的會計造假現象進行重點關注,同時註冊會計師也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及執業能力,以便能對會計資訊造假現象進行有效防範。

  5.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

  進一步對保險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制度進行完善,提高道德規範水平,加大對會計制度法規的培訓力度。提高保險會計責任人的任職資格和資歷要求。通過對財務人員進行法律風險防範教育,使其通過法律風險知識的學習,更好地掌握法律基本理念和知識,努力強化保險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其自身的法律修養,同時還要進一步充實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有效提高會計工作質量,保證企業會計資訊的真實性。

  三、結語

  會計資訊作為重要的社會資訊資源,不僅是投資者及債權人對財務狀況進行了解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及對風險進行防範的重要資訊資料。因此,需要確保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當前,保險業發展過程中會計資訊失真現象較為嚴重,需要進一步對制度進行完善,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會計資訊失真進行有效防範,更好地促進保險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樑志明.保險會計資訊規則性失真問題分析[J].會計師,20116.

  [2]王敏.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對策分析[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3.

  範文二:企業會計資訊失真治理探討

  摘要:本文首先就會計資訊失真的基本概述進行了簡要介紹,接著分析了企業會計失真原因,最後針對於此,提出瞭解決企業會計失真的主要措施。旨在通過於此,全面提升企業的會計資訊質量。

  關鍵詞:企業 會計資訊失真 治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會計失真現象。縱觀現如今,會計失真的問題並不僅僅發生在我國,而是一個世界企業都面對的難題之一。因此,研究企業的會計資訊失真成為了業界人士認真思考的之一。

  一、會計資訊失真的基本概述

  現如今,我們對於高質量的會計資訊的評價標準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會計資訊客觀的反映了真實的經濟活動。第二,會計資訊準確的反映了企業在經營中的各種利益衝突。第三,會計資訊必須與會計的實際準則相協調。但是在市場經濟中,很多企業的會計活動與實際的經濟活動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而企業在實際的操作中應該不斷調整自己的會計原則,讓企業相應的會計活動更加合理和有效。一般情況下,會計資訊失真有以下幾種分類。第一是規則性失真。這裡所指的規則性失真具體指的是由於會計準則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導致的資訊失真。這就要求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的時候,就算是完全按照相應的會計準則也不能客觀真實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會計規則性失真會隨著企業會計活動的不斷加強而得到完善。第二是違規性失真。與規則性失真相比,違規性失真是一種人為因素而造成的會計資訊失真。而一般情況下,會計違規性失真又可以被分為無意的違規和有意的違規。無意違規一般是由於會計人員個人素質所限造成的,同時,無意的違規也有可能由於企業自身硬體原因造成的。有意的違規指的是有的企業為了達到相應的目的,而且自己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有意違反會計準則。有意的違規行為是企業應該避免和杜絕的資訊會計失真行為之一。

  二、企業會計失真原因的分析

  一利益原因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發展,我國原先的經濟體制面臨著巨大的變革。這種新格局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發展效率,但是也給企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其中,很多的企業為了短期的利益,要求自己的會計人員對一些會計資訊進行擅自的修改。例如,私設小金庫、隱瞞自己的真實利潤率,以減少自己企業應該繳納的稅收金額。很顯然,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的企業管理者利慾薰心,要求自己的會計人員做假賬、做虛賬,讓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上逐漸走上歪路。

  二會計的管理體制存在很大偏差

  目前,會計資訊失真的還有一大原因是很多企業的會計管理體制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目前,我國現行的會計人員一般都是以單位管理為主。在這樣的體制下,很多企業都對於財務機構的設定很是隨意,對於會計人員的招聘和解聘也顯得很隨意。同時,很多的中小型企業中,會計人員直接對最高領導者負責。這就使得會計資訊存在著很大的人為性,進而導致會計失真。在以個人權威為重的企業中,很多會計人員抱著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領導的要求唯命是從,跟隨領導的意思進行隨意的會計設定。這也是會計資訊失真的一大主要原因。

  三監管體系不健全,監督力度欠缺

  目前,我國很多部門都對於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有著監督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實際上而言,很多部門對於企業的監管其實是不盡如人意的。由於不健全的監督管理,造成了企業很多財務管理上的“漏洞”和“真空”。有的政府部門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一些監督管理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都是企業會計失真的一大原因。

  三、治理企業會計失真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讓其更加具有可行性

  要想解決企業會計失真的問題,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是基本前提。首先,應該從國家的大層面上嚴格制定規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會計法》就是其中重要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相應的管理措施,讓法律更加具有可行性。其次,還應該從巨集觀層面上不斷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對於一些發生的違法行為給予嚴格的懲罰。對於情節嚴重者,還應該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根據企業實際實行會計委派制度

  會計委派制是解決會計資訊失真的一大重要措施。在這種制度下,企業的會計人員的利益與企業不存在相互的關聯關係。會計人員的人事變動、業績考核等都不由企業負責。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更加能夠放開手腳,對於一些財務會計管理更加敢於發言,敢於放手去做。很顯然,保證企業會計人員的獨立性是儘量降低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一大利器。

  三強化對於企業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

  要想企業避免會計資訊失真,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也至關重要。第一,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對於企業會計人員的在崗培訓。通過各種培訓,加強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專業素質。第二,還必須嚴格會計人員的上崗准入制度。保證企業的會計人員都能夠持證上崗。進而保證企業會計人員的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素質。結束語:目前企業的會計資訊失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在會計業務中,通過各種有效的渠道,杜絕或避免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現象存在。

  參考文獻:

  [1]李鵬.企業會計資訊失真原因與治理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0,22:146-147.

  [2]鄭先兵.論企業會計資訊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J].時代金融,2008,12:141-143.

  [3]李玲.淺談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對會計資訊失真的治理[J].企業研究,2014,12:2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