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財務管理戰略在企業中的運用分析

  論文關鍵詞:財務管理戰略 內部環境 外部環境
  論文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不斷髮展,企業財務已經由一種日常管理活動,上升為一種更高層次的戰略和思想。企業如何來控制資源的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每個企業必然要解決的問題。這既是企業的發展戰略問題,更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戰略問題。所以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用完善的財務戰略強化財務管理制度,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中心,在現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財務管理戰略作為企業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企業中運用的好壞直接關係著企業戰略實施的成敗。在國際競爭激烈,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的今天,企業的生產活動受市場制約和影響越來越多,企業的戰略決策主要依據的是經濟資料,而這些資料多來自對財務資料的統計。企業決策必須建立在財務管理戰略的基礎上,是企業戰略決策的關鍵點。這就要求企業要完善其內部的管理機制,特別是要加強對財務戰略上的管理。建立一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它能使投資的效益最大化、權益最大化,更好地實現資源配置,讓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那麼如何讓財務管理戰略,在企業中得到充分的運用,發揮其最大作用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重視財務人員的素質,增強企業競爭觀念
  一群具有高素質,高業務水平的財務人員服務於公司,是企業戰略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必須建設一個高效、專業、責任的管理隊伍,這是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這就要加大力度培養既懂管理、會計知識,又具一定專業、計算機技能的複合型人才。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就必須定期組織人員培訓、學習,以便能適應複雜多變的形勢。還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激勵制度,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並且科學分工,職責明確,使每一個環節都規範、標準。同時將企業的發展戰略灌輸給他們,讓廣大員工團結一致,共同謀求企業發展,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短期與長期、區域性與整體、企業與社會等諸多利益的關係。
  
  二、正確認識企業所在的環境,選擇適合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   
  財務模式的選擇,要綜合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等環境來系統分析。如果不綜合這些因素,制定出的財務管理戰略不但不能為企業指明方向,反而把企業帶進深淵。在對公司的財務戰略環境進行分析時,不僅要了解其本身的戰略環境內容,還要了解它對財務運營時的影響。一般來說,財務戰略所分析的環境包括:對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法律環境的分析。做到充分分析後,就能對企業的發展階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而後再選擇一個,能符合自身發展的財務模式。中小企業,尤其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不同的環境因素,對財務影響各有不用,每個因素其表現雖然有一定獨立性,但它們卻又作為一個整體對財務活動進行影響,因此在對環境分析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資本流動、資金管理的影響,不能片面的,只考慮到個別因素。其次,外部環境是複雜和不確定的,有多層次性,多要素性。對財務有積極也有消極的影響,任何企業都不能準確的,或者說全面的預測出環境因素對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只要能找出與財務活動相對密切的因素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