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本質是什麼

  企業財務管理戰略關注的焦點是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這是財務管理戰略不同於其他各種戰略的特性。那麼?

  對財務戰略的本質,理論界雖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但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還是達成了共識。譬如,財務戰略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整體性決策,其著眼點不是當前,而是未來,是立足於長遠的需要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所作出的判斷。但在對財務戰略的目的、範疇、依據等問題的認識上還存在著分歧。筆者認為,財務戰略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與延伸,它既具有一般戰略的某些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科學地界定財務戰略的本質,既要反映其“戰略”共性,又要揭示其“財務”個性。

  本質一:財務戰略的“戰略”共性

  1、全域性性。財務戰略是以整個企業的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的全域性性工作為物件,根據企業長遠發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從財務:的角度對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所作的描述,是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行動綱領和藍圖,對企業的各項具體財務工作、計劃等起著普遍的和權威的指導作用。

  2、長期性。制定財務戰略不是為了解決企業的眼前問題,而是為了謀求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因此,財務戰略一經制定就會對企業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財務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3、導向性。財務戰略規定了企業未來較長時期內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它是企業一切財務戰術決策的指南,企業的一切財務活動都應該緊緊圍繞其實施和開展;

  4、風險性。由於企業的理財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因此,任何企業的財務戰略都伴隨著風險。財務戰略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決策者的知識、經驗和判斷能力。科學合理的財務戰略一旦實現,會給整個企業帶來勃勃生機和活力,使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反之,則會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

  5、適應性。現代企業經營的實質,就是在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中,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問題。財務戰略把企業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注重觀察、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其給企業財務管理可能帶來的機會和威脅,因而大大增強了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

  6、動態性。戰略是環境分析的結果,環境的變化必然引起戰略的變化。一般來說,當理財環境變化不大時,一切財務活動都必須按原定財務戰略行事,充分體現財務戰略對財務活動的指導性;當理財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財務戰略就應作適當的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本質二:財務戰略的“財務”個性

  1、財務戰略在企業戰略體系中的相對獨立性。企業戰略具有多元化結構的特徵,它不僅包括企業整體意義上的戰略,而且包括職能層次上的戰略。財務戰略作為企業職能戰略之一,其相對獨立性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基本事實: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不再只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附屬職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對獨立的內容;②財務活動並非總是企業的“區域性”活動,而是有著許多對企業整體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內容。

  2、財務戰略地位的從屬性。財務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儘管它有其自身的特色、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必須服從和反映企業戰略的總體要求,應該與企業戰略協調一致,併為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和圓滿完成提供資金支援。

  3、財務戰略謀劃物件的特殊性。財務戰略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一種謀劃,其目標是謀求企業資金運動最優化。財務戰略要解決風險與收益的矛盾、收益性與成長性的矛盾、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的矛盾、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的矛盾等,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財務戰略謀劃物件的特殊性引發的。

  4、財務戰略實施主體的全員性。從縱向看,財務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應是企業經營者、財務職能部門經理、基層財務部門三位一體的管理過程;從橫向看,財務戰略必須與企業其他戰略相配合,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方面,並最終由經營者負責協調。因此,財務戰略管理實際上是以經營者經營戰略為主導、以財務職能部門戰略管理為核心、以其他部門的協調為依託而進行的全員管理。

  通過以上分析,財務戰略應定義為:為了謀求企業的長遠發展,根據企業戰略要求和資金運動規律,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趨勢及其對財務活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和策略所作的全域性性、長遠性、系統性和決定性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