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養類的警句

  道德修養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精神高度的因素。有哪些警句關於道德修養類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希望你會喜歡。

  精選

  1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2 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3 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徐世昌

  4 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誇美紐斯

  5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6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培根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 養心莫善於寡慾.

  9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10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錦集

  1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2 我並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吳玉章

  3 辱,莫大於不知恥。——王通

  4 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柏格森

  5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6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7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丘

  8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9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10 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1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12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13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14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5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6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17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8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19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20 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羅大經

  大全

  1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2 道德教育成功的“祕訣”在於,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巨集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3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4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5 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6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管仲

  7 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秋瑾

  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9 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鉅富的財產蕩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

  10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11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薩迪

  12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援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13 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車爾尼雪夫斯基

  14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5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6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17 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18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19 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20 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21 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

  22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23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24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5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26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27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28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29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30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