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憋尿的原因

  不少爸爸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在家裡小便都一切正常,但是一到了外面,寧願憋著也不上廁所呢?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孩子愛憋尿之到了陌生的環境

  對於寶寶來說,家庭環境對於他們是最熟悉且最安全的,而到了外面的話,會有戒備的心理,會感覺到不安全,所以就會憋尿。

  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們是無需擔心的,因為這種情況對於寶寶來說是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在陌生的環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孩子適應了,那麼一切都是會恢復正常的。

  陌生的環境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

  孩子愛憋尿之性格內向

  孩子內向的話,都會比較注意讓人最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一些他認為比較重要的人,比如父母,老師等等,所以通常父母或者老是說什麼就做什麼,很少會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不敢提出要求,表現的很乖。所以就算是有尿意,也會憋著,不會站起來跟老師講。

  寶寶的內心都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應對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家長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要多多鼓勵他要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尿意的話,一定要跟老師說。

  同時也要跟有幼兒園的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經常問一些孩子是否需要上廁所。

  孩子愛憋尿之貪玩

  對於一些貪玩的孩子來說,通常都是由於玩的興起,或者是擔心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別的孩子給拿走,那麼就當有尿意的時候,寧願憋著也會願意離開一步。

  再加上孩子的神經發育系統還沒有完全的成熟,興奮大於抑制,玩的意願佔上風,因此也就抑制著了便意。

  這個時候,家長或者是老師可以鼓勵孩子,想要上廁所的話,可以邀請別的小夥伴一起同行,這樣就會擔心玩具被搶走了。以此同時,也要鼓勵他要大方的跟其他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不要總是佔著。

  孩子總是憋尿的話,對於孩子的健康來說是不利的,如果尿液不正常排出,那麼新城代謝的廢物就會留在體內,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平時家長們要跟多跟孩子普及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讓孩子意識到憋尿的危害。

  並且在瞭解完孩子憋尿的原因之後,要積極的幫助孩子改掉這個不良的習慣,定時提醒孩子去上廁所,多多鼓勵孩要勇敢的提出要求。

  幼兒憋尿危害多多

  由於小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條件反射,幼兒憋尿會引起小兒坐立不安,精神緊張,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思維活動紊亂,從而影響孩子學習和活動。幼兒憋尿時,胃腸功能和交感神經也會發生暫時性紊亂,血壓明顯升高。

  現代醫學研究指出,人能抑制尿的排放,是在腦神經支配下,靠膀胱內括約肌逼尿肌的協調作用形成的結果,在幼兒憋尿意念的作用下,形成人為的尿瀦留。憋尿後,尿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尿中有毒物質被腎小管重新吸收,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如經常憋尿,小便次數減少,清除作用就會減弱,從而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尤其是女孩,更易引起括肌系統感染,時間過長,末梢神經就會因過分緊張而出現麻痺,使人失去排尿感。久而久之,會產生膀胱頸梗阻,出現排尿困難、漏尿、尿失禁等症狀。另外,小兒常憋尿,膀胱內括約肌和逼尿肌常處於緊張狀態,如憋尿時間過長,膀胱充盈過度,在外力使用下,還會導致膀胱破裂引起出血休克。

 

  因此,家長和託兒所的保育員,對幼兒憋尿切莫大意,應教育孩子養成有尿就排的好習慣。活動、遊戲前應讓孩子先排尿,活動結束應及時讓孩子排尿。凡幼兒舉手要求小便時,應予以同意。家長在家中也應重視和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水、排尿習慣。

  經常憋尿惹出五種病

  .憋尿可引起膀胱炎

  憋尿時,膀胱內大量的尿液使膀胱壁壓力增大,膀胱黏膜缺血,正常的抗菌作用減弱,當旅途勞頓、免疫力低下時,尿液中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引起急性膀胱炎,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下腹不適或疼痛甚至血尿等不適症狀。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上尿路感染,後果嚴重。女性比男性更易發病。

  2.憋尿可引起尿瀦留

  憋尿時,膀胱長時間過度充盈,膀胱壁壓力的增大導致控制膀胱收縮的神經和逼尿肌受損,出現小便點滴難出,即尿瀦留。由於老年人逼尿肌功能減弱以及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患,所以老年人更易發病。這種損傷有可能造成永久性損害,難以完全恢復。

  3.憋尿可引起前列腺炎

  憋尿時,當膀胱內壓力增大,尿液中的細菌還可以經過前列腺腺管返流進入前列腺,引起感染,導致前列腺炎,出現尿頻、尿急、下腹及陰部疼痛等不適症狀。

  4.憋尿可導致心腦血管意外

  對於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憋尿可引起血壓增高,甚至造成心腦血管意外,如心肌梗塞、腦出血等。此外,當充盈的膀胱迅速排空時,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心動過緩、血壓降低、腦部缺氧甚至短暫昏迷,如若出現跌撲,傷情難料。

  5.憋尿可能導致尿毒症

  如果尿液瀦留過多,超過膀胱的儲量,便會向輸尿管迴流,長此下去可能會導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約肌也會因此變得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