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扮的原因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隨著寶寶的漸漸長大,他們一天天變得越來越臭美起來了,都喜歡打扮。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析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在步入青春期。性別認同是青春期的心理成長任務之一。青春期身體的性徵開始發育,並且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在心理上對自己性別的認同和接納。這是一個正常的心理髮展過程。

  不少女孩的兒時記憶中,都有趁媽媽不在時,偷偷用媽媽的脣膏等化妝品打扮自己的經歷,在俞渢怡看來,這樣的行為再正常不過了。這個時期的女孩子越來越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愛打扮了,偷著試用媽媽的化妝品給自己化妝,就是一種很典型的行為。

  模仿。如果周圍有成人每天好梳妝打扮,孩子也會模仿塗脂抹粉、佩戴飾物,燙卷頭髮等。攀比。孩子之間相互攀比,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虛榮心。許多愛打扮的孩子,特別希望別人的誇讚“這孩子真漂亮”,以求心理上的滿足

  孩子愛打扮的心理因素

  很多孩子隨著年紀增大也越來越喜歡打扮自己,要穿漂亮裙子,帶好看的髮卡,每次打扮好後還喜歡在鏡子前照很久。看樣子,小小年紀的妮妮已經開始“臭美”了。為什麼孩子這麼小就有這種行為,這樣下去會不會變成“自戀狂”?自戀行為,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呢?

  其實,所謂的“自戀”,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它並沒有那麼多附加的價值判斷。要說區別,也只是“健康的自戀”和“不健康的自戀”之間的差異。健康自戀,不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而且成年人也很需要。它意味著接納自己,是一切快樂和自信的基礎。

  0-3歲正是正是發展好感覺的時期,這種“自戀”情結不僅完全正常,而且還需要被滿足、被保護。一般來說,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戀,別人的認同和讚許。這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種培養。但若父母一成不變地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正確,或毫無選擇地竭力滿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話,那他們就是在製造一個自戀者。

  孩子愛打扮的糾正方法

  1、調整消極情緒

  面對孩子的種種“挑剔”和“不可理喻”,家長們或許會感到心煩,但是,我們要理解孩子的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的這些“無理要求”當作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那麼我們就會用心體會孩子的每一次要求,並用合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2、給予正確評價

  “審美敏感”表明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開始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家長的肯定,而不是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對“美”的任何評判。要看到這是孩子的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因為他們在創造自己。同時,家長也要注重對孩子的審美引導。

  孩子愛打扮如何教育

  1、把握引導時機

  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鼓勵孩子自由探索,但也不能對孩子完全放任,要適時地予以幫助指導,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滿足其健康成長需求的環境。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敏感期的特點為孩子準備相關的遊戲活動。

  2、抓住審美敏感期

  當孩子表現出敏感期的行為特徵時,很多家長不是沒有發覺,而是覺而不察,或者覺而不知如何進一步幫助孩子,以致錯失了良機。家長們往往會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在淘氣,他們會感到不耐煩,甚至還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加以批評和斥責,讓剛剛進入敏感期的幼小心靈無法充分體會成長的美好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至於有些孩子變得膽小、孤僻,不再有勇氣探索未知世界。

  3、判斷孩子自戀背後的真實動機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必急於糾正,讓他去經歷去體驗就好,隨著他社會交往與活動的增多,在適應外界與他人磨合的過程中,會漸漸發現現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當然父母也不必強化、鼓勵他的這種行為。讓一切順其自然即可。

  孩子愛打扮要注意什麼

  孩子表現出性別認同是好事情,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但是要給予適當的引導。比如,告訴孩子成人的化妝品對這個年紀的孩子肌膚非但沒有好處,還有傷害作用。如果發現孩子有了過度注重打扮的情況,要和孩子在一個心平氣和的良性的親子互動中進行溝通,才會比較有效。

  父母在給孩子打扮時,要儘可能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徵,體現孩子的自然美與健康美。平時多跟孩子交流什麼是美,該怎樣打扮自己。

  加強日常家庭教育,利用身邊的事例,教孩子從小養成衣著整潔、樸素的好習慣,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和身邊的親朋好友打好招呼,見到孩子不要對她的外表做過多的誇獎,減少對外表這部分的關注度。

  不要扣上驕傲自大的帽子。很多父母可能從小受到要具備謙虛的美德的教育,所以,不僅對自己要求不能自誇,同時也對孩子的自我欣賞持否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