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最讓家長頭疼,教育方法錯誤很容易導致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所以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找對方法,那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

  1、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和異性的交往。

  看待孩子和異性交談或玩耍,父母不要一概認為是孩子早戀了,你要是按照早戀來和孩子交談,在哪裡一通教育,就有可能將本純潔的同學友誼給漸變成早戀,因為青春期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我明明沒有早戀你偏說我早戀,那我就早戀給你看,

  2、從生活入手去改變

  青春期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讓孩子獨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養成處理自己生活瑣事的習慣,否則事事代勞,反而會與他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相矛盾。其次從權威的影響向客觀的分析引導過渡,因為社會的迅猛發展,父母常常一開口就顯得很外行,權威性漸漸丟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難、問題、挫折之後,只是需要來自父母的客觀分析和引導,而且,這種分析和引導還應該是朋友式的。

  3、家長要會索取“愛”

  不少家長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如此一來,日久天長會在孩子心中形成這樣一個概念——父母的愛是應該的。因此,要向孩子索愛,讓孩子學會感恩。一般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飯桌上給自己夾菜就會感動萬分,其實家長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聰明媽媽不妨撒嬌,要讓孩子覺得家長的不容易。當然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點,孩子自然也會多回報一些。

  4、不要開口就下“命令”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敏感,所以父母不要開口就是下命令,“你應該……”“你不能……”如此一來,在孩子心裡,你只是一個領導。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當成大人,要讓他感覺受到了尊重。

  5、籤一份“保密合同”

  偷聽孩子打電話、偷看孩子日記,或者是上網看孩子的留言等美其名曰是為了解孩子的行為,千萬不要有。事實上,這是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度的首要殺手。和孩子簽了一份 “保密合同”,寫下什麼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是屬於孩子的祕密,然後雙方違規會怎麼樣。

  6、同一錯誤別老調重彈

  對於同一錯誤,千萬不能“老調重彈”,會引起孩子的厭煩情緒。在批評中要切中要害,簡短數語指明問題,也要避免“廉價”的表揚,過多的表揚使孩子對錶揚失去敏感性,就會失去激勵作用,甚至懷疑表揚的真實性。

  7、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幹。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技巧

  一、情緒情感輔導。北京師範大學的學者肖川曾提出過,教育應該包括對孩子的情感教育。他認為:一個受過情感教育的人,一定會是溫和、謙和、善於溝通且能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於柔情的人,而不是一個專橫、霸道、粗野、暴戾之人。情緒情感輔導包括正確的認識情緒、合理的表達情緒、調節不良情緒以及培養良好的情緒習慣。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易衝動,有些青春期的孩子還不會表達情緒,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就哭鼻子、逃避、封閉自我,不會尋求幫助,更不會調節情緒了,陰晴不定。我當年就是或喜或悲,動不動就哭的那種。因此,教導他們正確認識情緒,正確地表達情緒是很重要的。另外,成人與孩子的良好溝通也是有助於他們培養良好的情緒情感習慣。開明民主、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有利於孩子傾訴想法和情感,父母與孩子間經常坦誠地溝通會讓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

  二、人際關係輔導。人際關係輔導包括與同學、朋友的關係、與父母、師長的關係、網路交往以及戀愛等。同學、朋友的關係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是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說,這是我們的一種資源,讓我們生活更精彩、更美好,優秀的朋友更是我們的財富。青春期的孩子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還不很強,因此,我們有必要告訴和教導他們怎樣交朋友,交怎麼樣的朋友。

  我對我堂妹的要求就是,不要交那些不三不四混混的朋友,要交人品好值得學習的朋友。與父母師長的關係,就要從兩方面入手了;一是父母師長,一是孩子自己。父母師長要尊重、理解、寬容孩子,對他們的期望是恰當合理的,而不是不切實際的。另外,良好的教育教養方式也是很重要的,所謂身教勝於言教,以身作則才能說服人。

  孩子則要尊敬父母師長,理解體諒父母,與他們良好的溝通,善於傾聽父母的心聲,把自己的想法以耐心、合理的方式告訴父母。至於網路交往和戀愛,這他們必須接受輔導的知識。現代社會是個資訊化、網路化的社會,網路既帶給我們許多的資源和方便,也帶我們許多虛假和誘惑。那麼,教導孩子正確地對待網路,讓他們把網路當作一種工具,就至關重要了。我的堂妹沒事就上網,她說,不上網幹什麼呢?也愛玩遊戲。確實,沒有事情做很無聊的,上網就成為了打發時間的好方式了。但是,不要過於沉溺於上網,適可而止吧。戀愛在青春期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更多的說法是早戀。

  家廳和學校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忠告加警告,甚至是嚴懲不貸。這種方式顯然是不明智也不人性化的,他們認為早戀會怎樣怎樣,後果不堪設想,最主要的是耽誤學業。我個人認為,正確的輔導,理解、開明的態度是比較好的對策。警告懲罰這類的方式只會惡化情形。

  三、自我意識輔導。自我意識輔導包括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悅納自我,確立現實合理的理想自我,培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克服意識障礙。正確地認識自我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又要意識到自身的缺陷與不足,一個人成熟的人是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揚長避短的。那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就要引導孩子恰當地評價自我,在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過程中,要注意予以全面公正的評價,而不是盲目地不合理地去拿他人做模範。悅納自我也包含自信自尊,既不因自己的長處而得意忘形,也不因自己的短處而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走這兩個極端。

  四、性心理輔導。中國的性教育一直是很落後,也是個薄弱的環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早熟已是習以為常。但是,與之相應的性教育卻沒有跟上來,以至於,許多的青少年根本不懂有關性方面的知識,小女孩挺了個大肚子去流產的現象頻繁發生。性心理輔導包括:1、讓青少年通過正確的渠道獲得性生理、性衛生以及性保健方面的知識。2、傳授他們性心理知識,如怎樣與異性交往。3、進行性道德及婚姻家庭的有關教育。須指出的是,進行青春期的性心理知識教育要注意正確的方式和方法。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受到不正確的性知識的影響會導致一些異常的性行為,如性恐懼、性侵犯等。因此,有必要加大對青少年的性教育,特別是一些的偏遠落後的地區更要填補這塊空缺。

  當然,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止這些。開明民主、健康溫暖的成長環境是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父母師長的理解、接納、鼓勵、也是孩子非常期待的。很幸運的是,我的父母師長都是很開明的,他們對我的關愛和理解讓我感動一生,儘管曾經有過一點挫折,還是很輕鬆地度過青春期了。在這裡,寫下一點對青春期孩子教育的拙見,要是碰到內行了,請多指教。希望這篇文章對一些人有幫助,那我也將感到十分欣慰。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徵

  一、過渡性。過渡性體現在三方面:生理上的過渡、認識上的過渡和社會地位的過渡。認知上的過渡是指孩子能夠獨立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社會地位的過渡是指人們不再把他們當作兒童來看待,而是當作成人來看待了,對他們的要求和標準提高了。

  二、封閉性和開放性。封閉性是指青春期的孩子內心世界日趨複雜,不輕易將自己的內心活動表露出來。這方面,許多的父母有深切的體會,突然有一天,以前經常與她聊天的孩子不再和她聊了,甚至有時候將自己一個人鎖在屋裡,不和家人說話。其實,這就是封閉性的表現。同時,他們又很希望有人來了解和關心他們,十分渴望與人交往,他們對同齡夥伴是很開放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的話卻喜歡向朋友傾訴。

  三、社會性。社會性是指隨著社會交往範圍的擴大,他們不再拘泥於兒童時期那種對自己或自己周圍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的關心,而是以極大的興趣觀察、思考和判斷社會生活中種種社會現象與問題,文化藝術、社會風氣、人際關係等成為他們思考的物件。他們也很容易受到社會現象的影響,追星、追求時尚等,就像我堂妹喜歡非主流,非主流是90後的很熱衷的東西,那她也會受感染了。

  四、動盪性。也就是不穩定性。特別明顯的是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想法變化很快,容易激動、不安,思想也比較敏感。所以,他們也很容易犯錯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逐漸走向成熟和穩重。

1.怎麼與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2.青春期心得體會

3.家長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有什麼技巧

4.家長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5.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