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機械論文範文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全球範圍的能源、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專機械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工程機械裝置管理與維護問題分析

  摘要: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迅速發展,各種工程機械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工程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工程機械已成為當前施工企業從事施工生產的主要工具。因此工程機械裝置的管理在施工企業中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探究了工程機械裝置管理與維護工作。

  關鍵詞:工程機械;裝置;管理;特點;問題;原因;措施

  1工程機械裝置的使用特點

  1.1露天作業

  工程施工機械大多都是露天作業,工作環境惡劣,經常是雨天一片泥濘,晴天塵土飛揚,又或者是工作環境溫度較高如瀝青路面攤鋪施工中的攤鋪裝置,且很多工地都是遠離市區,維修配件的組織較為困難。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這就特別要求工程施工機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並且萬一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排除。

  1.2技術結構複雜

  工程施工機械種類較多、規格大小不一、技術結構複雜,涉及到機、電、液、計算機等各個知識領域。機械的選型、使用、保養、維修、管理有著很強的技術性和經濟性,這對於施工單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1.3購買施工機械投資額大

  購買施工機械的投資額一般都比較大,一臺套機械十幾萬元、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有的甚至上千萬元。施工單位購買施工機械後轉化為固定資產,需按時提取折舊,而今後工程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的潛在的負債壓力。

  1.4工地流動性大

  機械的工地轉移是一件很麻煩但又無法完全避免的事情。大型機械裝置如一些大型的攪拌裝置受道路及橋樑承載能力和隧道淨高的限制,轉運起來很困難,而且費用昂貴。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機械如推土機等履帶機械,也不允許其在公路上長途跋涉,而必須用拖車運送,而且運送過程中也容易損壞,特別是路面施工工程中的攤鋪裝置,如果施工組織不合理,需經常轉移工作面的話,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和浪費。

  2機械裝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1一個施工企業要搞好機械裝置管理工作,需要適當建立和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明確制定各級機構、人員的職責,這是機械裝置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組織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工程專案特別是路面改造工程往往點多線長,裝置、人員調動頻繁,而施工企業卻普遍存在著管理班子不全,人員力量薄弱等現象。

  2相當一部分施工企業仍缺乏完整、嚴格的機械裝置管理制度,對機械裝置的臺賬、技術資料檔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無章可循、管理無序。有的企業甚至在購買了新裝置後,沒有及時或根本不入賬,造成管理工作相當被動,裝置糊塗使用,嚴重的甚至造成固定資產的流失。

  2.2機械裝備落後,裝置購置未經充分的科學論證

  1隨著建築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建設單位對施工企業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場競爭已演化為人才與裝置的競爭。

  2為了適應新形勢,施工企業的確需要適當購置一些國內外較為先進的機械裝置,以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但有些企業沒有根據自己企業發展的需要,未能科學地制訂機械裝置的發展規劃和購置計劃,未能正確預測所購置機械裝置的市場使用前景,導致所購裝置不能滿足工程專案的施工要求,令新置裝置成為“雞肋”。

  3還有的企業為了一味追求裝置的生產率,盲目購置一些大型裝置,但又未能充分考慮所購裝置會受到資源、市場消耗能力、搬遷運輸、施工場地、環保、操作使用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購進投產後又承接不到足夠的工程量來維持生產,以致裝置平均利用率很低,經常處於閒置狀態。這些都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3不重視智力投資

  1雖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都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立了機務管理部門,但由於機構、人員更迭較為頻繁,裝置管理及維修人員接受專業教育時間短,管理人員對裝置管理的整體認識尚較模糊,技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把外行人員也安排到機械管理崗位上。因此,在實施管理過程中,還未能規範地開展機管工作。

  2有些企業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寧願花費大量資金用於購買先進裝置,但在管理人才培訓等智力投資方面卻顯得過分吝惜,捨不得花錢。這樣,就算有再先進的裝置,但管理跟不上、人員素質低如本人所在單位的壓路機手、攤鋪機手等都是文化水平較低,又未經過專業培訓,是很難適應機械自動化、機電液一體化程度高的裝置管理需要的。

  2.4機械裝置的使用與保養相互脫節

  1目前大多數施工企業雖然都實行定人定機制度,但卻忽略了定人保養制度,沒有把機械裝置維修保養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落實到個人。維修人員也是馬虎應付了事,每當機械裝置出現故障,操作人員與維修人員往往互相推卸責任。

  2招投標制和專案部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築建設市場發展的產物。專案部只對應一個專案而設,專案完成後該專案部也就解散了,因而導致了機械裝置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不少專案負責人只考慮眼前利益,沒有從長遠打算,短期行為嚴重,只注意產值與效益掛鉤,在裝置管理使用上表現為“重用輕管”;在維修保養方面更是能省則省,為了趕工期、搶進度,而不惜拼裝置,造成機械裝置常常處於超負荷狀況工作,或帶“病”作業,甚至違章操作。其結果是該工程專案完工後,機械裝置嚴重磨損老化,附件七零八落,而調運到新工程又需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費用進行整修,造成下一個工程專案的施工工期延誤。

  3機械管理與生產管理存在矛盾。專案部主要以路橋技術人員組成,機械管理人員往往不在專案部或不是專案部重要組成人員,而生產管理人員作為機械使用管理的門外漢,對機械的正確使用、定期保養等知識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對施工技術所知甚少,往往處於施工被動或受支配地位,這樣機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2.5裝置維修“滯後”,浪費嚴重

  1由於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還未能有效地實行點檢制度等保養措施,裝置維修管理往往侷限於“事後維修”。“預防維修”意識不足,對裝置的故障及劣化現象也就未能及早發覺、及早預防、及早修理,以致造成“小病”不醫而演變為“大病”,導致人力、物力、財力不必要的浪費。

  2一些施工企業機械裝置“浪費維修”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個別維修人員為了貪圖方便,對一些仍有很大修復價值的部件不加以修復利用,動不動就更換新件,更有甚者,不考慮其它裝置的整體效能,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得過且過,只要機械能動就交差了事,結果也只會是事倍功半。

  3增強裝置管理工作的措施

  要解決上述問題,搞好施工企業工程機械裝置管理應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3.1完善管理體制,健全規章制度

  1建立並完善機械裝置管理機構,實行統一規劃,專人負責,進行全面的綜合管理。努力做到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明確專管和群管人員的職責與許可權,充分發揮各級職能人員的積極性。2貫徹執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管、包保養。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效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並對機械裝置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經濟效益與機械使用費如燃料電力費,維修費,保養費,工具費等掛鉤,讓每臺機械都有專人負責保管、檢修、操作。

  3.2加強裝置維修保養制度,堅持裝置評優工作

  1機械裝置的保養、維修、使用這三者是相互關連,互為條件的。任何裝置在使用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老化現象。為了降低故障率、延長裝置使用壽命,應根據機械裝置的使用情況,密切配合施工生產,按照裝置規定的運轉週期公里或小時定期做好各項保養與維修的工作。

  2對於施工企業已裝備的具有先進技術水平、價格昂貴的機械裝置,因其技術含量高,單憑經驗與普通工具已難以對這些裝置進行正確的修理。因此,這些機械裝置應採用現代的手段,以經濟合理的方法開展維修工作,改變以往計劃經濟背景下實施的強制修理制度,實行“視情修理法”,即視乎裝置的功能、工作環境、磨損大小,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其故障情況、損壞情況、技術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狀態維修、專案維修。這樣既保證了裝置的完好率,在確保正常使用的同時,又能充分發揮裝置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機械不壞不修,壞了又無法修的局面發生。

  3為了促進各基層單位的管理工作,每年應組織開展機械裝置檢查評比活動。檢查評比宜採用不定期抽檢的方式,以防止基層單位平時不重視裝置現場管理,檢查時再搞突擊應付。檢查評比的結果還應與獎懲制度相結合,要體現獎勤罰懶的原則,對管理優秀的單位與個人給予獎勵,對管理差的予以處罰。

  3.3設立機械維修基金,加強機械裝置的成本核算

  1設立機械維修基金,實行專款專用,能夠有效解決專案部的短期行為。機械維修基金可從各專案部提取,比例可根據專案大小或效益的情況而定。

  2成本核算應對燃、潤油料和維修費用等執行單機登記,隨時掌握裝置完成單位產量、所需動力、配件消耗等雜費開支等情況。健全機械裝置使用記錄,對運轉檯班、臺時、完成產量、油料及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礎資料的收集,按月彙總和對使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以便對機械使用技術指標的比較和調整。

  4總結

  要深刻體會到機械裝置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發展和創新越來越依賴於多學科的綜合、滲透和交叉,並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全面參與、積極配合;另外,要認識到機械裝置管理工作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提高裝置完好率、保證裝置穩定執行為目標;都要緊緊抓住搞好裝置現場管理、強化維修保養這項中心工作;都要重視各級管理人員技術素質的提高,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認真總結、不斷探索,推動工程機械裝置管理維護技術向著資訊化、網路化、智慧化和整合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機械裝置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使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二:工程機械用鋼熱軋工藝研究

  摘要:工程機械是國民生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行業也成為機械行業中發展最快的一部分。因此,在工程機械中對鋼鐵產品的效能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所用鋼的強度越來越高。

  關鍵詞:工程機械;工藝研究

  工程機械是國民生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行業也成為機械行業中發展最快的一部分。因此,在工程機械中對鋼鐵產品的效能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所用鋼的強度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對工程機械用鋼高強度的要求,國內外陸續開發了ULCB鋼和HSLA鋼等種類。目前,在先進工業國家中已經採用590~950MPa抗拉強度的高強度焊接鋼和1080MPa及以上的耐磨鋼,在工程機械中採用這些高強度鋼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能力和效率,同時可以減少本身的重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要求其不僅強度高、韌性良好,同時由於工程機械大多采用焊接的方法連線,所以又要求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具有較好的成型性和可焊接性。在鋼鐵材料中強度的強化主要有細晶強化、固溶強化、析出強化等不同機制作用,而在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中,一般同時將多種強化方式結合從而達到對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強度的要求。最初國內屈服強度在600MPa以上的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都是採用淬火和回火的工藝製備的,而隨著微合金鋼冶煉和其它生產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以熱軋生產高強度鋼板的技術。熱軋生產的鋼板具有更加穩定的效能和表面質量,同時避免了調製板在質量上的缺點,而且熱軋過程去除了熱處理過程,從而使得生產過程週期短,成本降低。但是,目前在採用熱軋生產工程機械用高強度鋼時常遇到控冷能力、卷取能力等問題。因此,本文以PQ600型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為物件,分析研究合適的熱軋工藝引數,觀察不同熱軋後PQ600高強度鋼的微觀組織形貌和晶粒度,以從微觀結構角度分析熱軋工藝對工程機械用高強度鋼的組織和效能的影響,並對其進行分析,從而為生產出效能優良、質量穩定的PQ600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提高借鑑。

  1實驗材料與方法

  本實驗用的PQ600型高強度工程機械結構用鋼化學成分。首先將鋼材加工成直徑為準10mm,高度為10mm的圓柱狀,然後將樣品以10℃/min加熱到1260、1230、1200、1170℃,並分別保溫10、15、20、25、30min,然後水冷,用OlympusPme-323UN光學顯微鏡觀察樣品中奧氏體的晶粒度。將鋼板加熱到1200℃,然後冷卻到不同溫度後進行熱軋開軋溫度1010、950℃,壓下率分別為10%、20%、30%、40%、50%、60%、70%並將軋製後的樣品進行水冷,用OlympusPme-323UN光學顯微鏡觀察樣品的組織結構和晶粒度。

  2實驗結果及討論

  2.1溫度和保溫時間對晶粒度的影響

  是不同溫度和保溫時間對PQ600高強度工程機械用鋼中奧氏體晶粒度大小的影響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溫度升高到1170℃以後,保溫時間對奧氏體的晶粒度影響較小,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奧氏體的晶粒度基本上變化不大。而隨著溫度的升高,奧氏體的晶粒度總體水平不斷增加,當溫度升高到1200℃時,奧氏體的晶粒度小於3.5級,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到1260℃時,PQ600中的奧氏體晶粒度到了3.0級左右。這是由於PQ600中強度的提高主要依靠微量元素鈮和鈦的析出,為了獲得較高的強度,必須使鈮和鈦在升溫過程中固溶,同時抑制奧氏體晶粒的異常長大。因此,根據可以確定此溫度在1170℃左右。

  2.2開軋溫度和壓下率對晶粒度的影響

  PQ600高強度工程機械鋼在不同開軋溫度和壓下率時晶粒的變化。從表中可以看出,當開軋溫度為1010℃時,壓下率小於30%時,PQ600中奧氏體出現再結晶現象,導致晶粒大小不一致;而當壓下率大於30%以後,奧氏體的晶粒度較大。當開軋溫度為950℃時,由於奧氏體的再結晶在很短的時間發生,沒有產生應變的積累,所以要使在950℃的開軋溫度下奧氏體充分的再結晶,必須使壓下率在30%以上。對於樣品中晶粒度無法評級的現象,試樣中存在著較多的變形帶,屬於未再結晶的組織,從而導致了晶粒度無法計算。

  2.3卷取溫度對PQ600組織結構的影響

  是開軋溫度950℃、壓下率40%時不同卷取溫度PQ600鋼的金相組織。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在580℃卷取時,PQ600中出現大量的貝氏體組織,而到卷取溫度600~720℃時,在PQ600的組織中則出現了鐵素體和珠光體兩種組織結構。且隨溫度升高,鐵素體的晶粒長大。因此,適當降低卷取溫度有利於獲得晶粒尺寸較小的鐵素體,這主要是由於隨著卷取溫度的降低,組織中的過冷度增加,晶粒的形核驅動力增大,導致鐵素體形核速率增加,達到晶粒細化的目的。

  3結論

  1在溫度升高到1170℃以後,保溫時間對奧氏體的晶粒度影響較小,而隨著溫度的升高,奧氏體的晶粒度不斷增大。

  2當開軋溫度為1010℃、變形量小於30%時,PQ600鋼中奧氏體出現再結晶現象,導致晶粒大小不一致;而當變形量大於30%以後,奧氏體的再結晶較為完全,此時奧氏體的晶粒度較為均勻;當開軋溫度為950℃時,必須使變形量在30%以上才能使奧氏體充分再結晶。

  3隨著變形速率的增加,PQ600鋼中的晶粒尺寸逐漸變小,並且在晶界處鋸齒狀的變形越來越多。

  4卷取溫度在600℃時,組織中則出現了鐵素體和珠光體兩種結構,隨溫度升高,鐵素體晶粒長大。因此,適當降低卷取溫度有利於獲得晶粒尺寸較小的鐵素體。

  參考文獻:

  1鐳射加工技術在工程機械製造中的應用探討尹傑; 董鬆金; 劉言學; 姜立勇工程機械2011-09-10

  2基於CFD的工程機械抗性消聲器設計與效能分析方建華山東大學2009-09-23

  3工程機械企業信用銷售模式及其財務風險研究——以三一重工為例王嘉文蘭州商學院2014-06-03

  4工程機械產品形態設計研究姚君江南大學200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