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現良種推廣的涉農科技網站建設分析論文

  網站建設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涵蓋了許多不同的技能和學科中所使用的生產和維護的網站。不同領域的網頁設計,網頁圖形設計,介面設計,創作,其中包括標準化的程式碼和專有軟體,使用者體驗設計和搜尋引擎優化。許多人常常會分為若干個工作小組,負責網站不同方面的設計。網頁設計是設計過程的前端客戶端,通常用來描述的網站,並不是簡單的一個頁面,一個網站是包括很多工作的,其中包括域名註冊設計效果圖,佈局頁面,寫程式碼等工作。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實現良種推廣的涉農科技網站建設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實現良種推廣的涉農科技網站建設分析全文如下:

  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 農業、農民、農村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改革的根本因素。為了加快推進農業資訊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良種推廣涉農網站的建設顯得愈發必要。優良品種的推廣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與優良品種推廣的傳統方式相比, 通過涉農網站推廣優良品種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建設有效的優良品種網路推廣平臺, 把農民所需要的優良品種資訊及時反饋到種業的生產和銷售中,在良種選育、推廣和種子銷售工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就顯得愈發必要了。

  1 良種推廣的傳統方式

  1.1 傳統良種推廣的主要模式

  在中國,優良品種推廣歷史悠久。從有種植業開始,人類就開始有了良種推廣,每一種農作物的普及都是通過推廣實現的,現代良種推廣最為普遍的方式是人們口口相傳和政府引導。

  1.2 傳統良種推廣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的良種推廣工作面臨很多問題。首先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矛盾。種子生產者生產的種子品種、數量、質量、價格、適用區域不一定能完全滿足農民生產實際的需求。其次是資訊及時性和互通性的問題。比如農民對於品種的期望是否能確切地反饋到種子生產者那裡。第三是資訊平臺建設的問題。農民和種子生產者之間的供需資訊通過一定渠道傳遞, 如果資訊平臺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資訊的滯後性效應就會被放大,就會給雙方帶來不便和經濟損失。

  2 涉農科技網站建設的必要性

  2.1 涉農科技網站構架良種推廣橋樑

  種業需求資訊化網站服務平臺可以在農作物生產前和銷售前提供及時有效的資訊,保障農民和生產者的利益。首先,在種子生產之前, 可以通過網站指導種子生產者生產什麼品種、生產多少、價格合理區間等等, 進行合理的培育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推廣。其次,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在生產完成需要銷售的時候, 可以根據市場變化作相應的調整,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作為農民, 可以通過良種推廣網站進行科學選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總之,通過涉農網站這個平臺, 生產者能根據市場資訊重新計劃生產任務, 農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品種,實現增產增收。

  2.2 涉農科技網站傳播途徑優勢明顯

  通過涉農科技網站進行良種推廣,可以有效緩解種業管理不完善、效率低、資訊不及時等問題。種業資訊化即通過運用網際網路進行種業資訊的傳播和推廣, 包括種業生產、種業流通、種業推廣等。據中國網際網路中心統計,網民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中,網際網路超過了電視和報紙,成為首選。網際網路具有很好的開發性和資訊共享性, 農民和種子生產者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具深度和廣度的資訊,農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蒐集到多種適合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然後選取最優品種, 種業生產者還可以根據資訊及時作出生產和推廣的調整。

  3 推進良種推廣的涉農科技網站建設舉措

  3.1 加強涉農科技網站的良種資訊收集

  涉農資訊網站上推廣的良種應具備高產、優質、抗病等特性,良種資訊的真實與否直接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政府應該加大監管力度,防止不法商販釋出虛假資訊。農民可以通過對全國的種子管理機構、農業大專院校、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的優良品種資訊進行收集, 這些資訊大多屬於第一手資料, 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也可以通過對全國種子公司的種子資訊進行收集,這些資訊大多屬於第二手資料,具有極強的適用性。總之,種業資訊化加快了優良品種的推廣速度,最大程度使農民獲得收益。

  3.2 加強涉農科技網站良種推廣的政策法規化

  在歷史上, 良種推廣的方式主要有政府引導和口口相傳, 這兩種方式都無法很好地促進良種推廣的實施。國家通過頒佈政策法規,可以強有力地保護種業市場的正常運轉,規避風險。

  加強涉農科技網站的良種推廣的政策法規建設,有利於保護國家機密和保護智慧財產權,同時還能營造一個好的市場氛圍, 防止惡性競爭等造成的不良後果。

  3.3 加強涉農科技網站良種推廣的物流建設

  現代良種推廣物流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資訊化程度很高, 主要通過涉農科技網站進行推廣。而我國目前網站方面的軟硬體建設均存在很大的不足,農村的網路普及率需要提高,網站的良種資訊建設需要不斷增強。

  面對這種情況,政府需要採取干預手段,對現有的涉農網站進行整頓、整合, 推行網上交易,進行專業配送,實現生產者和購買者聯網互動與交流, 並逐步完善良種的資訊釋出與市場資訊諮詢服務, 建立涉農科技網站良種推廣物流管理資訊系統。根據實際情況,還應重視良種推廣物流人才的培養。

  3.4 加強涉農科技網站良種推廣的相關培訓

  要提高涉農科技網站良種推廣的效果,農村受眾自身素質的高低也是一個決定因素。我國農村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76%是高中以下學歷,13%未受過教育並且不識字。農民選擇種植農作物靠傳統經驗的佔37%, 有一部分人對新出的優良品種感興趣但不敢嘗試,處於觀望狀態, 只有極少數農民會及時應用到生產實踐中。所以提高農民受眾的文化素養與開展良種推廣教育培訓很有必要。

  4 結語

  總而言之, 良種推廣的涉農網站建設正在起步,加強種業資訊化建設,對促進良種推廣具有及時性、時效性和互動性強的優勢,更推動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