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判斷基本理論的探討

 [摘要]國外近二十年來在審計專業判斷的理論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我國,隨著審計行業地位的不斷提高和審計事業的迅速發展,對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審計專業判斷的重要性日漸顯著,對審計專業判斷的基本理論進行探討應成為我國當前審計理論研究的最重要領域之一。

  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各經濟主體經營活動的限制將逐步放寬,從而必然對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審計專業判斷的重要性日漸顯著。

  一、審計專業判斷的特徵及其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1、審計專業判斷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

  判斷作為思維的一種方式,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反映在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的知識、經驗,乃至性格、習慣、心態等個人因素都會被帶到審計專業判斷過程中去,從而影響審計專業判斷的結果。正因如此,審計專業判斷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備會計、審計、法律等相關專門知識,並且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同時,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面對實際問題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所以,審計專業判斷能力的高低是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強弱的根本體現,是衡量審計人員專業水平的核心指標。

  2、審計專業判斷貫穿於審計活動的全過程

  審計人員在整個審計過程都要做出一系列重要判斷。在計劃階段,要調查瞭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確定重要性,分析審計風險,編制審計計劃。在審計實施階段,要確定審計重點,收集審計證據。確定審計重點時,要考慮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弱和經濟業務的性質和特點;收集審計證據時,要考慮有關材料和被審計專案的相關性,考慮證據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審計完成階段,要對審計證據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對照審計標準,對問題加以定性,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這些都依賴於恰當的專業判斷。

  3、審計專業判斷失誤是導致審計失敗的重要原因

  審計失敗是指審計師未能發現財務報表有虛偽不實的情況而發表了錯誤的審計意見。發生審計失敗主要有審計人員專業知識存在缺陷、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瞭解不夠、審計程式存在問題三個原因。其中,專業知識是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的基礎,專業知識的缺陷必然影響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水平,而對被審計單位經營瞭解不夠及審計程式失當往往是源於錯誤的專業判斷。

  4、審計環境對審計專業判斷功能的發揮起決定作用

  審計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完成的,審計環境的發展總是對審計專業判斷產生深刻的影響,審計環境的演進直接導致了審計專業判斷的產生,並使得審計專業判斷在審計活動中日益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環境因素對審計專業判斷的影響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審計專業判斷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對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專業判斷的過程進行描述,確定資訊的某些特徵對審計人員專業判斷的影響

  它包括如下內容:分析審計人員在進行專業判斷時需運用的資訊種類;研究審計人員對不同種類資訊的信賴程度;探討審計人員將各種不同的資訊加以綜合的方法;確定資訊選擇和資訊處理之間哪一個對審計專業判斷的功效影響更大;分析使審計專業判斷出現偏差的原因。通過對上述問題的研究找出專業判斷失敗的原因。

  2、研究審計專業判斷的認知過程

  它主要分析不同的知識和記憶在審計專業判斷中的作用。主要內容包括:研究完成不同的審計任務所需要的知識種類以及如何掌握這些知識、對這些知識掌握到什麼程度、如何將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審計工作中;探討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對於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及蒐集資訊等工作所起的作用;分析影響審計人員對審計證據的記憶的因素,確定這類記憶對審計人員專業判斷產生的影響;研究專家與初學者對於知識的掌握和記憶的方式存在的差異及對審計專業判斷的影響。

  3、評價審計專業判斷的質量

  評價審計專業判斷的質量,通常要調查審計師意見的致性程度、審計師對於某項客觀情況判斷的準確性、審計師在較長時期內進行類似判斷結果的穩定性,以及審計人員專業判斷出現偏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