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調研報告範文

  水利一詞最早見於戰國末期問世的《呂氏春秋》中的《孝行覽·慎人》篇,但它所講的“取水利”係指捕魚之利。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本次調查主要以克爾倫蘇木為研究物件,採用問卷調查和實地檢視等方式,對現階段我國新牧區建設中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研。通過此次調研,分析當前我國新牧區建設中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人員配置、經費保障是否合理,並嘗試性地提出了一些關於解決當前新牧區建設征程中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建議,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新牧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現將形成的調研報告彙報如下:

  一、 水利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目前克爾倫蘇木轄區15個嘎查、2個黨工委,總面積5839平方公里,2011年牲畜總頭數為408557頭匹、只,屬於純牧業蘇木,這幾年正逐步探索現代畜牧業發展路道。今年我蘇木政府通過“一事一議”財政補助專案新建各類人畜飲水機井36眼;2處小型電灌花胡碩青貯飼料基地和芒來嘎查青貯飼料基地,每處投資為17萬元,完成總投資268萬元,解決了11個嘎查,4200人,30.5萬頭大小牲畜飲水安全。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農田水利建設任重而道遠,意義深遠。

  二、 水利機構、人員及經費

  目前,克爾倫蘇木政府設1個林水工作站,有1名站長、 2名工作人員,在旗林業水務局的指導下開展日常工作。由於機構剛剛設立,目前還沒有專門經費及交通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林水工作向日常化、正規化發展趨勢。

  三、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 井灌區存在機井老化裝置陳舊效益低下的問題,需 通過深化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改革,拓寬籌資渠道,進行更新改造;

  2、河流、低窪處存在防洪隱患,灌溉渠系不配套,灌溉水利用率低的問題;

  3、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蘇木工作站根據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進行了全面規劃,並依照上級精神篩選專案,在做好前期勘測、設計工作的基礎上,上報立項,爭取國家投資,加大建設力度。已建工程基本上執行良好,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工程的管理體制也在逐漸的摸索中完善,效益發揮正常,管護措施較為切合實際,能夠保證持續長久執行,基本上不存在較大問題。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部分缺水嘎查詢不到合格的水源工程,對工程建設造成困難。需通過先進的找水勘測裝置,測定水源工程形式和位置,為工程的建設創造條件,早日解決牧民群眾人畜飲水困難。

  四、對策建議:

  針對我蘇木牧區水利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十二五”期間我蘇木牧區水利發展的總體構想和發展思路主要圍繞合理配置水資源,在合理開發的基礎上加大節水力度。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蘇木屬邊疆少數民族牧業蘇木,自然氣候條件惡劣,降水量小,蒸發量大,乾旱嚴重,水資源緊缺,其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相對都較內地落後,牧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而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薄弱,尤其是水利建設更加薄弱,水澆地面積甚少。牧區大部分還沿續遊牧掠奪式經營方式,這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

  為此,“十二五”期間,我蘇木計劃每年發展節水灌溉面積500畝,到“十二五”期末,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500畝。建議國家繼續加大水源工程和飼草料地節水灌溉專案建設的投資力度,充分利用寶貴的水資源,增加飼草料地灌溉面積,提高飼草料產量,為圍封禁牧、舍飼養畜等措施的實施和鞏固提供基礎保障。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將發展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逐步恢復草原的生態,穩步增加生產能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2:

  按照會年度工作計劃安排,本次調研組建南、北兩個調研組,深入安坪鎮、五馬鎮、吐祥鎮、朱衣鎮、竹園鎮、公平鎮和興隆鎮等10鄉鎮,通過現場檢視海角村、下壩村、回龍村、紅霞村、紅馬村等村社的水利工程,召開鄉村幹部座談會和徵求群眾意見會,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水利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作,下發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制定了優先解決工程性缺水、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建設和城鄉防洪工程的思路,積極爭取國家和市上水利工程的立項,縣財政安排水利建設資金,不斷建立健全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和水利人才隊伍建設。至2007年來,累積完成各類水利投資14.59億元,新竣工投入使用1座中型水庫和1座小型水庫,解決36.95萬城農村人口和6.25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38座病險水庫的應急排險,修復堤防4.09千米,開工治理中小河流6.29千米,共完成水系綠化面積2.11萬畝,新增農村裝機容量2.35萬千瓦。

  雖然水利建設取得不錯成績,但水務局負債重,流動資金短缺;骨幹性工程少,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水資源利用率低,農村安全飲水不達標;河堤坍塌損毀嚴重,防洪能力弱,部分水利工程已成為威脅群眾生命財產的炸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水利設施損毀嚴重。我縣水利設施主要為溝渠、塘、庫、壩和河堤,大多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溝渠損毀、淤沙嚴重,小型水庫、山坪塘和山灣塘缺乏必要的管護和維修,現已趨向報廢,防洪工程設防標準低下,已經喪失防洪功能。甲高鎮、吐祥鎮、竹園鎮境內溝渠基所存無幾,有水來也是“先澆溝,後澆路,最後流到河裡頭”的局面,唯一發揮效益是場鎮周圍平壩內的溝渠,也是年年修修補補。安坪新治河堤、五馬廠河、甲高河堤、竹園崔家河和吐祥河堤雖然都經過一些治理,但是治理範圍太小。新治河堤全長10km左右,僅僅治理了場鎮邊兩岸600m,其上游和下游河堤或垮塌,或堤壩被衝空虛,或沒有河堤,下雨天就看河水長勢,河水上漲人就跑。

  二水利債務沉重

  三水利工程建設的體制不健全

  1.工程選址與設計不合理。水利規劃不完善、水利設施佈局不科學,主要表現在:設計方量與管轄範圍內人口、灌溉面積不相對應,無水源水利工程多,配套設施不完善,沒有實地勘測地質構造是否適合建設水利工程。五馬鎮人畜飲水工程設計到竹園鎮地界上,吐祥鎮河流治理工程按照圖紙放線,要拆除奉利公路和群眾合法的老房子。

  2.工程專案層層轉包。全縣水利工程轉包現象突出,各級承包商追求最大利益,不斷壓縮工程資金款。設計工程方量與實際建設不符;偷工減料;有水利主體工程,無附屬設施等。安坪鎮87口人畜飲水池,經縣政府多次督促,基本能正常蓄水,但配套設施不完善,能按照設計要求發揮效益的不到總數1/3。吐祥河堤整治工程竹園鎮紙廠灣工程多次轉包,資金斷裂,已是半拉子工程。

  3.工程監理未正常履職。按照《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第三條規定,工程專案建設必須接受質量監督機構監督。調研組在實地調研工程建設時,瞭解到監理員業務技能低,基本不到現場監督。吐祥鎮河堤整治工程的專案監理身兼幾個專案的監理,基本半月難見一次,河堤水泥標號低,砼面出現蜂窩狀。據瞭解,我縣水利工程監理單位均由重慶市江河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監理,而該公司在我縣工作僅有一名員工,負責監理全縣水利工程專案,天天忙於寫監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