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觀論文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發展觀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有什麼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試論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觀

  論文關鍵詞:人的全面發展 社會 可持續發展 發展觀

  論文摘要: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重要內容。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及其政黨的重要奮鬥目標。在十六大報告中闡述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那就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發展。

  十六大報告是充滿理論創新的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光輝指南。同志深刻地分析了當代中國國情和我們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科學地制定了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目標,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這一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社會全面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結合的價值目標,即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理論。

  一、創造性地提出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觀及其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即從野蠻走向文明,從較低的文明階段向更高階文明階段發展的過程;從片面發展的社會走向全面發展社會的過程。社會全面發展,是指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綜合發展,在著重經濟發展的同時,關注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者“是最先提出不僅必須分析社會生活的經濟方面而且必須分析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一問題的社會主義者”產牡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是由於社會主義制度克服了限制生產力發展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侄桔,它排除了束縛社會和人的自由發展的資本主義框架,建立起了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度。協調了勞動者和勞動資料、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生產勞動與全面的自主活動之間的關係,從而使社會全面發展真正成為可能。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所要回答和解決的基本問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社會主義,又是全社會整體推進全面進步的社會主義。同志更加突出的強調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和新的決策。從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面建設出發,突出地論述了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強調提出:“我們所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明確提出來,這是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社會主義發展理論創新的一個重大成果。

  馬克思關於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的內容。馬克思一生始終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他把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作為共產主義的重要目標。共產主義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個性的豐富、個性的自由的基礎之上,認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佗每一個單獨的個人的解放程度是和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今生馬克思看來,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人自身發展的高階形態,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

  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論斷,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進步辯證統一的真理光輝,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重大貢獻,而且對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三個代表”、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永葆其先進性,勝利完成三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激烈的世界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對以人為核心的社會全面發展理論的闡述

  1.堅持人民為主體的社會發展觀

  人,就是人民,是民族,是勞動群眾,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體。人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又是社會的價值目標。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改革,都必須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權利、人民的價值肯定為最高標準,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指出:“我們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始終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作為推進我們事業的根本工作路線。一切為了群眾和一切依靠群眾,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是以人為核心的兩方面的重要內容。”“一切為了人民群眾”說的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著眼點和落腳點;“一切依靠人民群眾”說的是進行經濟建設、實現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要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承認人的發展與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的辯證統一關係,並最終歸結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觀點。正如在十六大報告中所講:“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發展觀

  社會發展是經濟、生活、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隨著溫室化、沙漠化、水危機、森林減少、土壤鹼化、氣象異常等問題的出現,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人類首先是環境的產物,人類生存質量確實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同志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的社會發展觀,明確地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二環境的關係,改善生態環境和美化生活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和社會福利設施。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在十六大報告中說:“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強調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人類發展觀的更新,而且也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觀。

  3.以整體為目標的重點推進的社會發展觀

  社會發展是整體發展,而非局部發展;是全面發展,而非片面發展。說:“社會主義社會作為歷史上嶄新的社會形態,是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事業。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十六大報告中強調,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全面發展。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民主意識和法制意識就會越強,就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這一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三、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1.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為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在十六大報告中說:“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結構,滿足人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社會環境,發展社群服務,方便群眾生活。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保健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要堅持貫徹黨的富民政策,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人,不斷改善人們的吃、穿、住、行、用的條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進醫療衛生條件,提高生活質量。只有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人的自由度和社會性才會不斷增長,創造性也隨之增強。

  2.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與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

  3.努力提高人的素質,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時代,它的靈魂核心是創新能力。“知識經濟要求一種新形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這種新的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植根於人的內在本質的要求之中,它要求人們必須時時關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發展,要求確立能力本位的理念。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二要務。我們黨要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就必須不斷創造條件,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要建設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的精神文明,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在“七一”講話中說:“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人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加強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權利,使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科學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他說:“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這些思想都是我們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我們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用豐碩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不斷地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的以人為核心的社會全面發展觀,不僅深刻闡明瞭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關係,而且指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是對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創造性發展,為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範文二:鄧小平社會發展觀的當代實踐價值

  【摘要】鄧小平的社會發展觀,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鄧小平的社會發展觀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當前,鄧小平的社會發展觀仍然對於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鄧小平 社會發展觀 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樣的社會也是鄧小平設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目標。鄧小平的社會發展觀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南,為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指導。

  一、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指導思想,這是開始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轉折點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及其運動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而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現為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自1957年之後,我們黨錯誤估計形勢,全黨全國的各項工作從根本指導思想上均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階級鬥爭被擴大化、絕對化,到期間發展到極至,造成了人際關係破壞和無政府主義氾濫,根本沒有社會生活的和諧可言。

  十一屆三中全會斷然否定了這個錯誤的指導思想。鄧小平和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果斷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指導思想,代之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扭轉了中國前進的航向,是中國開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轉折點。

  當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以階級鬥爭為綱”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現實社會基礎,如果繼續堅持,只會破壞社會和諧。各階級、階層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諧不是沒有矛盾,而是矛盾著的各個方面的對立統一。根據經典作家的對抗將會消失,矛盾仍將存在的觀點,鄧小平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協調中國社會各階層的關係的許多新舉措。一是實現了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大大改變了“”時期所造成的人際關係混亂、不和諧狀況。二是把知識分子作為領導階級的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三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工農聯盟的重要性,並從細節問題出發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路。四是指出妥善處理、協調各階層、各群體的關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統一戰線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也是構築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途徑和方法,鄧小平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一系列新思想。總之,正是由於鄧小平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指導思想,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才把中國各條戰線、各行業各、各個階層的人民群眾的力量都凝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個偉大理想上,為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國際上,鄧小平認識到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關係及彼此之間和諧共處的必要性,大膽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改善同世界各國的關係,團結一切支援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友好國家和人士,以智力、資源、資金引進的多種方式,進行交往與合作,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不僅徹底改變了國家內部各階層之間的關係、中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更是抓住了社會穩定與和諧的根基——物質建設。沒有鄧小平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的思想指導下取得的建設成就,就沒有和諧社會理論產生的的物質基礎。富裕是和諧的物質前提,貧窮與和諧是格格不入、毫不相干的。和諧社會是物資極大豐富、社會財富充分湧流的社會。沒有生產力的發展,根本談不上和諧,鄧小平徹底否定了越窮越革命、寧要窮的共產主義,不要富的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等種種“窮社會主義”“窮共產主義”荒謬論調。鄧小平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一心一意搞建設的道路,發展經濟,消除貧困,這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擺脫貧窮的首要措施就是解決溫飽問題,而這需要經濟建設的支撐。溫飽問題的解決,由溫飽向小康社會的過渡,是和諧社會的最原初的物質起點。

  溫飽問題解決之後,鄧小平還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美好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對“建設小康社會”思想的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而這些理想的實現如果沒有物質基礎做保障,都是不可能現實的,因此,在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也必須依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二、制定“共同富裕”的戰略方針,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的價值取向高度一致

  共同富裕思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源頭之一,是和諧社會的價值取向。鄧小平把共同富裕做為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內容,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p373

  鄧小平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共同富裕的理念,又賦予共同富裕更豐富的內涵,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礎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鄧小平不止一次地指出:“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致力於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這表明,他所倡導的共同富裕,其領域既包括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裕,也涵蓋了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豐富性,共同富裕的主體是全體中國人民。鄧小平講:“社會主義財富屬於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 這段經典論述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鄧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鄧小平把實現共同富裕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找到了一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可行道路:先富——後富——共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至今的二十多年,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國人民逐漸擺脫貧窮,走向富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儘管至今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存在著貧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公、先富者為富不仁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這也是改革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鄧小平本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在提到共同富裕的問題時,總是完整地闡述“先富、後富、共富”之間的辯證關係。“允許一部分人先好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好起來,目的是更快地實現共同富裕。” 鄧小平還科學地預測:“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 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提出就標誌著共同致富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中心課題。

  三、提出瞭解決發展與代價問題的思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闢了道路

  鑑於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發展中的經驗教訓,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中的現實情況,鄧小平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發現了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積累起來的一些嚴重問題,這些問題既是發展中的代價,也是影響社會進一步發展的不和諧因素。鄧小平認識到解決發展中代價問題的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並高瞻遠矚地提出瞭解決這些問題的總體思路和指導方針,提出了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思想。

  我國發展中的代價問題,總起來說,包括兩種性質的問題,在社會領域表現為道德滑坡,在自然領域表現為生態破壞。

  針對社會領域存在的道德滑坡問題,鄧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兩手抓”:即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懲治腐敗;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通過“兩手抓”,較好地處理了現代化建設中的一系列嚴重問題,並有效抑制了現代化變革中產生的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各種潛在因素。

  針對自然領域存在的生態破壞問題,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p274大力提倡發展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工業、農業水平的科技含量,提升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節約能源、減少汙染方面做文章,改變由粗放型經濟發展所造成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汙染”被動局面。這對有效避免發達國家所走過的“先汙染、後治理”的舊有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鄧小平還指出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努力做到環境保護方面有法可依。另外,鄧小平還主張努力提高國民素質,從人自身發展的角度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環境和生態問題。

  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發展是硬道理”,再到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其中包含了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精華,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也形成了科學發展觀理論的思想淵源。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中包含的科學發展觀思想,並以之為指導,有助於創造一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喜人局面。

  四、提出“穩定壓倒一切”,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造了平臺

  穩定不等於和諧,然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穩定。鑑於親身經歷了十年的局面,鄧小平深知穩定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極大重要性。鄧小平以一個政治家的戰略眼光,提出了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的重要性,並反覆強調“穩定壓倒一切”。 “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1]p284鄧小平所說的穩定,其含義是廣泛而豐富的,既指政治局面的安定團結,也指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既指社會秩序的穩定,也指政策的連續統一;既指農村的穩定,也指城市的穩定。

  和諧既是一種理想狀態,也是一個不斷向理想狀態過渡的動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需要以穩定為基礎和條件,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改革這個動力就失去了支撐點,發展這個中心任務就失去了保障,經濟建設的成就會遭到破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會失去牢固的物質基礎。穩定也是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只有穩定,才可能有和諧社會所構想的那種安定有序,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好局面,才能保持社會的安定團結。

  五、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為目標的理論與實踐是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鄧小平歷來主張從實際出發,關注人的現實需要,努力滿足包括經濟、政治、精神等各種利益在內的整體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指人的發展目標的和諧,鄧小平提出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實際上是要培養“德才身心”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體,因而也是最終意義上管理社會的主體。社會主義國家的管理在本質上是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然而,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可以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採用行政的、經濟的或法律等手段實施管理,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的企業單位以及人民群眾又往往成為被管理的物件,成為管理的客體。在我國行政管理中,人民群眾這種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主客體相一致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民群眾這種既是管理主體,又是管理客體的地位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鄧小平提出的“領導就是服務”是解決這個矛盾性問題的指導思想。鄧小平倡導的“領導就是服務”這個命題反映了我國領導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平等和諧關係。首先,管理者樹立服務意識,符合現代管理理念,是對人的尊重的表現,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基本要求;其次,以“領導就是服務”為指導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建立新型幹群關係,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人民公僕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管理實踐的必然要求;再次,鄧小平倡導的民主管理大大調動了廣大工人、農民的參與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管理增添了新的活力,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力量得到空前發揮。

  總之,鄧小平理論尤其是關於發展的理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序曲,以胡錦濤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探索鞏固改革成果,消除不和諧因素的道路,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這是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最新發展,也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探索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 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