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碩士參考論文

  隨著人類的發展,統計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識了。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幾乎都已經無法離開統計。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數理統計在痕跡檢驗的運用

  摘要:數理統計是一門研究隨機現象統計規律性的學科。本文以足長推斷身高為例,表明了數理統計的方法在痕跡檢驗中的運用。痕跡檢驗可以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某些可測量特徵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對現場發現的證據進行進一步分析。數理統計是對痕跡檢驗方法的補充。

  關鍵詞:數理統計;痕跡檢驗;足長;身高

  數理統計是以概率論為基礎,根據試驗或觀察得到的資料,來研究隨機現象統計規律性的學科;數理統計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管理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中得到越來越廣泛和深刻的應用。痕跡檢驗是一門綜合運用痕跡檢驗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研究各種犯罪痕跡的形成與變化規律,以及發現、顯現、提取、分析、鑑定犯罪痕跡的方法,進而揭露和證實犯罪,為偵查、起訴、審判提供線索和證據的學科。痕跡檢驗不僅可以運用形態學比較地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遺留在現場的痕跡進行科學、嚴謹的統計推斷,從而分析出造痕體的某些特徵,如通過足長推斷身高、步幅特徵的定量化檢驗等等。我們以足長推斷身高為例,闡明數理統計方法在痕跡檢驗的具體應用。

  1資料採集與處理

  採集志願者的赤足長與身高的資料如表所示。所有樣本資料中,赤足長的測量[1],均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即分別確定赤足足跡跟後緣向後最突出點和第二趾頭中心點,將兩點的連線作為赤足足跡的測量基線;垂直於測量基線且與赤足足跡最長趾的前緣和跟後緣相切的兩條直線間的距離定為赤足長。每個樣本的赤足長和身高資料,需測量3次取均值做統計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可疑資料如個高腳短或個矮腳長樣本資料的取捨要慎重,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取捨的原則:

  1測量中發現明顯的系統誤差和過失錯誤,由此產生的測量資料應隨時剔除;

  2採用離群資料的統計檢驗法,取捨可疑資料。在足長推斷身高的試驗中,可疑資料的取捨一般採用三倍標準差法。

  2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是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依存關係,並對具體有依存關係的現象探討其相關方向以及相關程度,是研究隨機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的一種統計方法。利用足長推斷留痕人身高時,我們需要對足長和身高兩個變數之間依存性進行分析。如果足長和身高這兩個變數依存性高相關係數接近+1或-1,就可對資料進行深入的統計分析,得到變數之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係。相關分析可以採用專業的統計分析軟體進行如SAS、SPSS等,也可使用Excel統計分析工具進行[2]。經過相關分析,足長和身高相關係數為0.93,存在顯著相關性,呈線性正相關。因此,可以利用足長和身高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建立相應的迴歸模型。

  3建立迴歸模型

  迴歸分析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數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係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運用十分廣泛。迴歸分析按照涉及的變數的多少,分為一元迴歸和多元迴歸分析;線上性迴歸中,按照自變數的多少,可分為簡單迴歸分析和多重回歸分析;按照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係型別,可分為線性迴歸分析和非線性迴歸分析。因為足長與身高兩者呈線性正相關,所以我們對足長和身高兩組資料採用一元線性迴歸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迴歸模型中,y表示因變數,x表示自變數,R2為方程的確定性係數;R2值越接近1,表明方程中x對y的解釋能力越強。如圖所示,足長與身高的一元線性迴歸分析可得迴歸方程式:y=838x+12.7,其中R2=0.86968,數值接近1,說明利用足長可以推斷留痕人的身高,身高=838×足長+12.7。

  4結論

  在痕跡檢驗中,一個物證會出現很多特徵,如何有機的將這些特徵整合起來,使物證變得強而有力,是困擾著刑偵人員的難題。數理統計方法應用可以發現可測量特徵與特徵之間是否存在內在聯絡、聯絡是否緊密等現象。因此,痕跡檢驗的方法不僅僅是形態學上簡單比較,還可以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某些可測量特徵進行統計分析。數理統計方法的應用,是對痕跡檢驗方法的改進與補充。

  參考文獻

  [1]史力民,馬建平.足跡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

  [2]李洪武.EXCEL多元迴歸分析在痕跡資料處理上的應用[J].遼寧警專學報,20066:35-37.

  篇2

  辦公系統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與防範措施

  【摘要】隨著全球資訊化、網路化的發展,人們對於計算機網路依賴性也在不斷增大,很多部門也建立了自己的辦公系統網路。因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針對現代辦公計算機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了相應的防範措施。我們需要對計算機網路中的各種安全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進而探索出相應的防範措施,最終促進計算機網路安全效能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辦公系統;網路安全;資訊保安;防範措施

  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部門,對計算機網路的依賴性都日益增多,因而,計算機網路的穩定和安全問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一旦疏於防範,極易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擾,甚至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下文以常見的微軟win-dows系列系統,如winXP,win7,win8等,為例對其進行說明。

  1現代辦公計算機出現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電腦不能正常開機:面對此類問題,我們可以採用中醫上的“望聞問切”法。“望”即觀察電腦板卡,插座插頭是否插入正確,晶片有無斷開等現象出現,記憶體硬碟是否插入正確。“聞”即看主機板,板卡有無燒焦的氣味以判斷其是否損壞。“問”即詢問使用電腦的人讓其提供有用資訊幫助電腦的維修。“切”即用手觸碰先活動的晶片等看是否接觸良好。針對具體原因實際情況進行維修,否則應交於專門的維修部進行維修。電腦不能正常上網:①檢視調變解調器、路由到電腦直接的線路是否正確。此類問題只需按照正確的線路進行連線即可。②固定IP被佔用,這是區域網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面對此類問題,重啟電腦,讓路由重新分配IP,若仍未連上網路則只需將網絡卡禁用,然後再重啟,讓其重新分配IP,DNS等資訊。

  2計算機網路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2.1自然威脅

  計算機如果工作於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很可能受到電磁等干擾,從而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同時,如果計算機裝置得不到正常的維護,如遇到裝置老化等問題,也會對計算機的效能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些問題都會對計算機網路中資料的傳輸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

  2.2非授權訪問

  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有些非法使用者通過一些非法手段未經允許進入使用者的內部網路。對入侵物件的檔案進行非法的讀寫或者蓄意破壞,更有甚者,可能破壞內部網路,使其喪失服務的功能。

  2.3系統漏洞

  系統漏洞又稱“後門”。早在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初期,網路黑客就已經開始利用系統漏洞對計算機進行入侵。利用系統“後門”能使黑客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系統的許可權,然後利用一些手段不易被系統管理員察覺,自由進出計算機系統。這種漏洞的危害有時是不可估量的。

  2.4計算機病毒

  在所有威脅電腦保安的因素中,計算機病毒對網路帶來的威脅最為嚴重。計算機病毒的本質是一段程式,在其進入計算機系統後將會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有時會對計算機的資料儲存進行破壞。並且,一些病毒軟體在感染了之後難以被使用者及時發現,將長時間地威脅著使用者的上網安全。

  2.5郵件威脅

  由於計算機網路的開放性,很多不發分子會利用其進行政治或宗教等活動。有的垃圾郵件中或包含間諜軟體,對使用者的密碼及個人資訊進行盜取,進行詐騙,盜竊等活動。

  3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措施

  3.1定期的對計算機進行資料備份和維護

  計算機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老化,斷電資料丟失等,及時的對儲存資料進行備份,即使計算機系統受到的破環或者攻擊也無需擔心,只需將備份資料重新拷入計算機中即可。同時,定期的對計算機裝置進行維護,可以過早的發現問題,將損失消除在萌芽狀態。

  3.2合理配置防火牆

  防火牆就像在使用者的PC與網路之間設定一個過濾器,所有的網路通訊都必須經過它。防火牆可以對網路資訊進行過濾,將各種不安全的資訊阻擋在防火牆之外。防火牆會對要想訪問PC及其所處內網的請求進行篩選,允許有訪問許可權者進行訪問,將沒有許可權者阻擋在防火牆之外。同時,對使用者訪問的資訊進行檢測,進行病毒預警,將有病毒的資訊隔離在內網之外。

  3.3對重要檔案進行加密

  檔案加密主要是通過特定的演算法對目標檔案進行處理,變成無法識別的程式碼稱為密文,要想檢視明文,也就是加密前的內容,使用者必須輸入正確的金鑰。通過加密手段,即使檔案被不法分子攔截或竊取沒有金鑰也無法檢視內容。

  3.4及時下載系統補丁和防毒軟體

  計算機系統的維護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現,可能會發現系統的更多漏洞,或者出現更多的病毒。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衛士軟體,如360安全衛士,COPS等,對系統漏洞進行掃描,病毒庫進行更新等。及時的對系統進行打補丁和升級病毒庫可以有效的避免惡意攻擊者對計算機的侵害。

  4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影響著使用者的資訊、資金和財產等的安全,因此,我們需要對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的種類進行研究,並且對相應的防範措施進行分析,最終促進計算機網路安全效能的提升,為使用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我們相信,只有如此,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才能夠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計算機使用者的網路使用安全才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濤.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其防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