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碩士參考論文

  公共衛生相對於個人衛生而言,是以社會全體健康為物件。作為預防疾病、促進生命健康的公共衛生建設事業,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社群公共衛生服務管理

  摘要:社群衛生服務是社群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社群衛生服務,對於提高全民健康素質,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建立和諧醫患關係有著重要意義。隨著社群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暴露出來,財政投入過少、政策不夠完善、社群人才素質不高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要實現社群衛生服務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政府主導、轉變管理方式、加強服務機構及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社群衛生服務;建議;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也高。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新形勢下,人們不僅要求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更希望能夠享受方便、快捷、優質、價廉的預防保健等醫療綜合服務。社群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對方便群眾就醫,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提高群眾的健康素質,建立和諧醫患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社群公共衛生服務

  1.1社群衛生服務是指政府主導、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人群為重點,以滿足社群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標,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

  1.2社群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內容

  1.2.1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以健康管理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代替了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個體開展系列健康教育,健康諮詢、發放健康處方、進行社群、家庭和個人行為的干預。

  1.2.2健康檔案建立 建立健康檔案是醫療機構為居民提供服務過程中的全程真實的記錄,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如檢驗報告、超聲報告等***的系統化記錄檔案,是居民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體現形式。

  1.2.3社群康復 慢性病患者或殘疾人經過臨床治療後,由社群繼續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使他們從心理上和生理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復。

  1.2.4社群醫療 通過在服務中心診治患者和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用中醫適宜技術;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就醫診療;慢性病的篩查、行為干預及管理,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社群公共衛生服務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2.1補償機制不健全 從2007年開始,我區社群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發展起來,逐步形成了功能合理、方便群眾的衛生服務網路,隨後國家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城鄉合作醫療保險全覆蓋做為了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為居民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而社群服務機構的計劃免疫、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建立健康檔案、慢性病隨訪管理等均為無償服務,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得不到有效的補償。國家只考慮到居民得到實惠,享受衛生民生成果,卻忽略了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壓力。

  2.2政府宣傳力度不夠 有的部門還沒有意識到發展社群衛生服務的重要性,組織領導與推動力不夠,群眾認知度不高。造成社群工作人員入戶調查,建立健康檔案、進行慢性病隨訪管理時,居民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拒絕接受服務,拒聽電話、拒絕調查、冷言冷語對工作人員。

  2.3社群衛生人才匱乏,是制約社群衛生服務發展的關鍵 由於這是一個新興的機構,相當多的社群服務機構管理者觀念還有待轉變,年齡偏大的、職稱、學歷偏低的都往這個部門送,而且大部分人都未經過全科醫學的基礎理論培訓,不懂電腦操作,現在的工作都離不開數字化、現代化,都離不開網路。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滿足不了社群公共衛生髮展需求。加之績效工資等福利待遇問題還未完善,不能吸引優秀人才。

  3 完善社群公共衛生服務建議及對策[1]

  3.1從實際出發,理順社群公共衛生服務管理體系 目前村衛生室工作人員年齡偏大、學歷、職稱偏低,儀器裝置欠缺,造成服務質量不高,工作任務完成不好的現象。政府應加快村級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功能改造。尤其是我區正進行大規模的拆遷,可通過現有人口居住情況重新合理設定村衛生室***社群衛生服務站***,擇優招聘工作人員,或者將個體診所轉型。

  3.2完善社群公共衛生人員配置[2]

  3.2.1加強對社群衛生人員服務能力培訓和定期考核,建立健全規範化培訓制度 目前制度已日趨健全,政府財政投入逐年增大,比如我市重大公衛衛生專案培訓含急診急救、健康教育、康復醫療技術培訓等社群工作人員技能培訓及全科醫師培訓、崗前培訓等能定期開展。

  3.2.2轉變各級管理者對社群工作的認識 一個合格的社群工作人員需要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業務技能,必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表達能力,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執著的科學精神。不能將一線上年齡大的,業務技能不好的職工送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應通過競聘上崗等形式,主動擇優選擇社群衛生服務人才。

  3.2.3績效考核機制合理化 職工所得的績效工資應通過服務數量、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考核分配,多勞多得,防止高職稱、高級別、低能力的人高收入、大鍋飯現象出現。

  未來幾年,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全面覆蓋,居民對社群衛生服務的需求將會一定程度的增長。因此,必須針對關鍵環節,總結經驗,完善管理,健全體制,逐步滿足社群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不斷完善機構、人員、技術等社群衛生服務要素的管理及技術規範。尤其是中醫藥進社群活動,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中醫藥資源,發揮中醫藥在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特色優勢。

  參考文獻:

  [1]郭清.我國社群衛生服務的特點及現狀分析***一***[J].中國社群醫師,2005,21***3***:5.

  [2]左朝輝,冉玉春.社群全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J].中國社群醫師,2010,12***27***: 257.

  篇2

  談我國城市公共環境衛生設施設計

  摘要:公共環境衛生是現代城市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它不但直接影響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還嚴重破壞城市***環境***機能,直接阻礙城市的發展。公共環境衛生設施***垃圾桶***設計在前期初探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然後主要對垃圾桶設計時的功能要素、形式要素、人機要素、技術要素等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公共環境;衛生設施;垃圾桶;設計

  公共環境是城市居民的重要生活場所,也是城市空間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公共環境衛生對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當前公共環境衛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充分暴露了公共環境衛生建設的嚴重滯後性。如功能單一或不完善、工作效率低下、與環境不協調等問題。設施的設計研究以創造能有效改善公共環境衛生的有效方法或手段,以及符合發展需求的設施產品為目標,涉及設施設計的造型、功能、製造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公共衛生設施包括各類容器、建築物、構築物。由於垃圾容器分佈範圍廣,數量多,對環境影響最大,因此,垃圾容器是廣大民眾接觸最多的、關注最多的衛生設施。以下主要以垃圾容器***垃圾桶***設計要素來研究。

  一、功能要素

  由於衛生設施同時屬於環境中的多個系統,所以本研究認為,衛生設施的設計應該改變單純為衛生所用的設計思想,功能開發除了滿足垃圾處理功能外,應該凸顯其作為環境傢俱的更多的服務功能、作為環境景觀構成的裝飾功能,通過多功能擴充套件來提高其綜合價值,是功能設計的方向。

  衛生設施首先是環境衛生系統功能的執行工具,處理垃圾,限制垃圾的汙染是其基本功能。作為衛生功能終端,衛生設施的功能設計主要包括垃圾的收集、垃圾的儲存、垃圾的預處理等內容,其中垃圾的收集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設施功效的第一位因素。要使得設施的垃圾收集功能實現,效率提高,就必須設計一些輔助功能來實現這一目標,指示、引導與教育功能就是必要的輔助功能。人們處理垃圾時先尋找目標設施,然後根據狀況選擇行為方式,最後執行行動。

  整個過程中,前兩步是關鍵。設施可以加入一定的自引導功能來吸引人們使用,芬蘭有人設計一款可以講故事的垃圾桶,當人們使用的時候會隨機播放一則故事,這樣可以通過故事吸引人們積極使用。設施可以設計教育功能,如在垃圾桶上安裝語音設施,當人使用時設施通過語音給出相應的鼓勵或讚揚性迴應,如“謝謝愛護環境”等。為了改善設施髒與臭的印象,則可以設計某些自潔功能,如消毒、滅菌、除臭、清香、自清洗等功能。目前有利用光觸媒技術開發的衛生設施就具有上述某些功能。設計一些新的使用方式也能有效的解決某些問題,如電子感應式就可以省去人對設施的接觸,節省體力等。除此,還可以設計一些垃圾預處理功能,如垃圾分類、垃圾壓縮、垃圾分解,對特殊垃圾及時處理功能等。

  城市公共環境中的衛生設施是一種公共設施,可以稱作“城市傢俱”。“城市傢俱”在環境中存在的意義是為大眾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交通、消防、衛生、照明、指示等。環境的質量可以說是眾多的服務質量決定的,因此,所有的“傢俱”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傢俱成員除了完成本身應有的職責外還承擔一些共同的任務。當前環境中各種設施各司其職、個行其政的設計和規劃思想是具有明顯的不足。另外衛生設施作為一種景觀構成也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裝飾功能。所以,衛生設施開發應該拓展到“傢俱”或景觀的概念,如果把多種屬性結合考慮,就可以實現功能設計的突破。將路標指示與設施結合就可以設計出垃圾桶廣告牌***箱***;與照明設施結合的化,可以開發出在夜晚發光的垃圾桶,既美觀又吸引人;考慮到人們在處理垃圾後需要清潔,那麼可以開發帶投幣水龍頭的設施;考慮衛生設施與環境的和諧可以設計具有植物綠化功能的垃圾桶等。

  二、形式要素

  當前的衛生設施的一個顯要特點就是形式設計缺少風格個性,這也是造成衛生設施與環境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原因。設施的形式設計的主要任務是促進設施與環境的和諧,改變人們對衛生設的印象,設計的要素包括造型、色彩和材質的使用。

  公共環境中衛生設施的造型設計要根據環境的氛圍和需要,創造出既能滿足使用的要求,又能符合人們的視覺和心理需求,與環境能和諧一致。例如從人們普遍熟知的歷史文化人手,可以讓設計從一開始就具有親和力;仿生的衛生設施造型設計可以吸引孩子的興趣;情節或氣氛的營造不但可以使設施變得生動可愛,對環境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色彩的搭配也應該同時考慮功能,及對人的心理和環境的影響。目前多數分類垃圾桶設計通過不同顏色來劃分功能區間,如紅色代表危險垃圾,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一般不可回收垃圾等。除此顏色還具有可以調節氣氛和人的心理作用,比如綠色的垃圾桶可能與環境色彩相合,且可以給人衛生的感覺。顏色分明的垃圾設施有利於認知和使用。

  材料也是形式設計的重要因素。在環保意識廣泛宣揚的當今,能源節約,材料無汙染可再生是設計的一項基本任務。衛生設施利用無汙染或可回收材料建造是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日益嚴重的設施安全問題也要求從材料人手,從根本上解決這問題。

  形式的三大因素在設計中是相互聯絡的有機組成,綜合考慮是形式設計的要求,只有通過三者巧妙的結合,相互襯托,才能創造出新穎巧妙、寓意豐富、生動有趣的形態。

  三、人機要素

  設計的人機因素是考慮設計物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關係,包括資訊傳達和對物的操控方式的設計。人機設計具體包括設計物各種尺寸的確定以及人機互動介面的設計,人機設計的主要依據是人機工程學。

  ***1***設施尺寸的確定

  我國的眾多公共設施設計沒有統一的規格制定,這為產品的製作和使用帶來一定的問題。人機工程學為設計中考慮“人的因素”提供人體尺度引數,包括體結構尺度,人體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資料。衛生設施設計中對於物對尺寸選擇必須符合人機科學原則並依據人機科學提供的人體資料來確定尺寸。環境中的衛生設施是一種公用物,因此尺寸的設計要考慮通用性,並對特殊群體要給予必要的照顧。例如,設施的高度尺寸一般按照小身高來確定,即小百分位來考慮,在注意不過高的同時也要避免過矮;垃圾投擲口要充分滿足大多數垃圾投擲要求,所以垃圾進出口應該採用較大的尺度,以便於垃圾的投擲;對於一些側面開口,且開口尺度過小的垃圾桶不但會嚴重影響使用,還可能因為垃圾不能進桶而掉落在周圍,進而產生嚴重的二次汙染;對於設施的容量設計則因該根據該區域垃圾的產量、垃圾構成等因素確定。從垃圾投擲者角度,可以選擇站姿眼高、眼視野資料來進行有關資訊傳達的設計,例如設施上一些標識、文字的放置高度及大小;對於垃圾的投擲或取出口,以及設施上的其他操控裝置則應該以站姿手功能、及腳功能等尺寸作為設計的依據。衛生設施的尺寸設計除了要滿足使用要 求外,還應該做到一定的標準性,這樣不但有利於製造,且利於維護。

  ***2***人機介面的設計

  以往的衛生設施由於功能單一、結構簡單、認知和使用障礙相對較少,因而對人機介面的設計重視不多。簡陋的設施顯然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各種功能強大、結構複雜的衛生設施也陸續開發並投入使用。隨著各種新型衛生設施的出現,認知和使用問題也逐漸增多,對於一些高檔的垃圾容器,人們甚至不知道如何開啟。人機工程學認為,人和機器的互動過程***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中,有一個層面,即我們所說的介面***interface***。廣義的人機介面包括軟體介面***即人機之間資訊的傳遞,最早指計算機軟體介面設計***,和硬體介面***物的操控方式***。從心理學意義來分,介面可分為感覺***視覺、觸覺、聽覺等***和情感兩個層次。人機介面的設計以認知心理學、設計學、語言學成果等為基礎,設計上要求符合三大原則:置介面於使用者的控制之下;減少使用者的記憶負擔;保持介面的一致性。

  四、技術要素

  ***1***新技術與衛生設施產品設計

  技術與設計的關係是開發與適用的關係,設計總是開發出與技術相應的產品。由於技術落後,經濟不發達,衛生基礎設施投入少,以及人們對於環境衛生認識不足等原因,我們通常見到的衛生設施都比較簡陋,功能單一,這樣的產品既不能滿足環境衛生的需要,也不能被市民很好的接受,對環境帶去很大負面的影響。但是好的情況開始出現,近年來,大家對環境衛生注意多了,對衛生設施要求高了,身邊功能越來越強、造型越來越美、設計越來越人性化的衛生設施多了。產品的發展需要技術的支援,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產品的升級。衛生設施看似不起眼的物,但是擔當了重要的責任,只有不斷尋求新技術方法對其升級換代,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

  ***2***高技術新型垃圾桶

  光觸媒技術垃圾桶:利用可見光照射光觸媒以提供殺菌、除臭功能設計垃圾桶,包括桶體、蓋置在桶體上的蓋體以及設在蓋體內的發光單元與光觸媒層,且發光單元用以產生可見光,以供光觸媒層吸收可見光源後,發揮觸媒特性的物質而提供殺菌、除臭的作用。

  電子感應技術垃圾桶:採用紅外線感應原理進行工作。使用時,當手或物體靠近感應窗約20cm時,桶蓋就會自動開啟,垃圾投入完畢,桶蓋又會自動關閉,無需接觸垃圾桶,使用衛生、方便,能有效避免接觸而產生的細菌感染。

  太陽能分類垃圾桶:2007年12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系的一個學生研究小組成功研製出一種名為“Recycl-o-sort”的太陽能環保垃圾箱。在預先設定好工作程式後,依靠太陽能驅動的新型垃圾箱不僅能夠對可回收瓶罐廢棄物進行自動分類,而且還可自動傾倒箱內廢棄物。這款垃圾箱內裝有廢棄物拾取裝置,可逐個將拾取的廢棄物自動放置在旋轉盤上,接受三臺感測器裝置的檢測。這三臺感測器可分別識別玻璃製品、塑料製品和鋁製品,並將廢棄物分放進箱內三個相應的儲存空間中。如廢棄物經感測器檢測後不屬於上述三類製品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視為不可回收廢棄物,放進箱內其他空間單獨儲存。這款自動化環保垃圾箱對於改善環境較差地區的市容衛生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防爆垃圾桶:瑞士最近研製出一種防爆垃圾桶,這種防爆垃圾桶是用不鏽鋼板製成的,桶體嵌有高強度聚碳酸酯透明玻璃,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這種聚碳酸酯材料從外部可以看到丟進桶內的物體。瑞士軍備採購檢驗中心對防爆垃圾桶進行了測試,在桶內放置一枚***,引爆後桶體裂成兩半,但上千塊彈片全部留在桶內。

  “會說話”的垃圾桶:芬蘭坦佩雷市為了加快環境治理、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在工業區附近的公園內安放了世界上首批“會說話”的垃圾桶。這種垃圾桶最大的特點是,當人們走到垃圾桶面前,掀起它的蓋子,向桶內投放垃圾時,垃圾桶會親切地向人們說聲“謝謝”。垃圾桶“會說話”的祕密在於它的蓋子內安裝了一個手機大小的傳感發聲裝置,當垃圾桶蓋子被掀起時,傳感發聲裝置就會播放事先錄好的聲音。

  環境衛生的問題就是人一設施***物***――環境的關係協調的問題,在設施設計中,垃圾問題是中心,人的使用是核心,衛生設施的設計和規劃都必須圍繞人進行。隨著人們對當前生存環境的進一步認識,和諧環境的概念也在興起,今後對公共環境及環境衛生及設施產品的研究應該更加註重“以人為本”的思想,從人一物一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針對目前公共環境衛生設施的執行狀況和表現的突出問題,對垃圾桶設計時的功能要素、形式要素、人機要素、技術要素等問題的設計提出了積極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