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調研報告範文

  去了小學做調研,那麼回來之後的調研報告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篇1

  在這一個月裡,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進步了、成長了;學會了一些在學校以前從未學過知識,在此我向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以及學生表示深深的感謝。

  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上好課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實習前也有過一些試教活動,但真正的小學教學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從學生轉變為老師,這之間需要付諸很多的努力。

  首先在第一週,我聽了指導老師的課。在聽課前,我認真閱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並且自覺的備好課,如果是習題課,我則會事先認真把題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來講我會怎麼講。到了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聽課的重點是注意科任老師講解過程中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師的優點。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麼會這樣講。同時,我也在老師的指導下會注意學生的表情反應,而思考以後我要以怎樣的形式去上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備學生”。在此期間還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每當上完一節課,指導老師都會告訴我們,這節課的難點與重點是什麼,以及應該怎樣突出重點和難點,才會讓學生更明白。

  當我第一次登上了講臺。雖然上課前不斷的告訴自己要鎮定,要循序漸進教學,可是在上課的鈴聲敲響的瞬間,望著臺下五十雙好奇的眼睛,緊張還是不請自來。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無濟於事。雖然在隔晚我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備課,但根本不能按教案來講,時間安排的不是很恰當,以致於重難點不夠時間來強調,不過上課的思路還是比較清淅的。接下來的幾節課都不是講得很好,當時信心就下降了,也真正體會到做一名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好,在指導老師張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精心備課以及修改教案並進行幾次試講,雖然這期間我暴露了很多不足,但老師的親切鼓勵讓我變的有信心,有熱情,讓我覺得如果將來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我可以做的好。當然在後期的實習工作,我就能比較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了。必然,自己的教學尚未能與張老師比較,但是我已以盡力而為了,做到問心無愧了。實習期間我從張老師哪裡不僅學到了數學教學的方法與技巧,以及分享他做班主任時的工作經驗,還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師德,我想這些足可以讓我受益終生。

  二、班主任工作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在注重教學工作的同時,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務都按時認真的完成。例如上體育課、上思想品德課、第二課堂以及自修課。在這同時,我有了一些領悟。要做好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愛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在這一個月的班主任生活中,我逐漸能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並瞭解學生的性格,特長以及優缺點。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愛學生就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情感,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讓他們有發揮個人的空間。但信任不等於放縱。

  由於經驗的不足,剛開始的第一個星期與學生建立了朋友之間的關係,但尚未能把握一個度,以至於在第二個星期上課時,同學們不能很好的遵守課堂紀律。通過觀察原班主任的做法以及指導老師的指點,所以我在以後的實習工作注意把握了一個度。我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處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時刻銘記葉老師師範的教導,以及張老師的指點。我與學生交朋友的同時,也按照張老師教的方法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也不忘引導他們去學習、去與同學相處。在這期間,我們召開了一次題為“愛我中心小學”的主題隊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熱愛自己的學校,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情感教育。但是由於自己經驗收的不足以及考慮的不周,當然時間也是一個問題,個人認為這一次的隊會課不是開得很成功,所以事後,我跟三位主持談了,如何來組織和主持這樣的主題隊會,就能夠更好達到所想要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複的,然而每天當我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覺得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朝氣,讓我有責任感,有動力來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又從原任班主任那裡學習了班級管理方法和學生教育方法,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三、總結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獲益匪淺,並使我愛上了教師這一光榮的職業。實習,不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點,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做的很好。現在,實習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也要在實際中“教書”,面向實際。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我將會在未來的日子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成為一個好老師而努力。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法教學”就是由教師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臨矛盾,產生疑惑,明確探索的目標或中心,教師參與並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發現法教學”能夠充分地體現學生認識的積極性,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認知興趣、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各種具體方法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問題教學法”要求教學應轉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應從“做”中學,學生所學的應該是未來社會“實用”的知識。在國內,中學通過先學後教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形成問題意識,帶著問題進課堂,課堂充滿了活力。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基礎教育領域,提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教師為學生設計環境,激發學生獨立探索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意識與習慣。由教師創設提出問題的實際環境,刺激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一節課下來,教師應該給學生留下問題,假如沒有給學生留下問題,這節課就不能說成功。但國外的教育經驗不能都適合於國情,特別是不能都適合於每一個學校,有的教學方法只強調某個方面,而忽視了另一個方面。當前,已經有一些教育專家開始關注類似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還未能深入下去。國內課程改革還處探索階段,有關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缺乏普遍性和具體有效的操作途徑,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前瞻性。

  以上只是我實習生活中的幾點小小的體會。可以說,實習給我們的大學生涯留下了難忘的一頁,其中的點點滴滴,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們回味,催我們成熟。在這短短的六週的中學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認識到人民教師的崇高職責,更深刻地體會到當一名好教師的不易。我一定更加珍惜剩下這不多的大學生活,好好把握,不斷地學習,爭取克服自身的缺點,不斷完善自身,為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作好準備。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人類社會即將進入21世紀,未來的世紀將是以智取勝的世紀。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綜合國力的競爭,世界各國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合格人才上,世人稱之為“通向新世紀的戰略制高點”。而合格人才培養的根本出路在於進行教育改革。現在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希望通過教師為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各級各類人才。這裡的“人才”不是迄今學校教育的“標準化人才”,而是具有競爭意識、獨立意識、開拓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型人才。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舉制

  影響下的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舉國上下轟轟烈烈地宣傳素質教育,然而聲勢如雷電交加,成效卻細雨綿綿。何以如此?師範教育和小學教師培訓該如何改革?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對小學教師的教改思想觀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實踐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調查概況及結果分析

  1、調查概況

  1調查目的及問卷編制依據。由應試教育體制轉向素質教育體制,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觀念的變革是最高層次的革新。對此,國家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說,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是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為了解小學教師現有的教育思想觀念,從事教育改革實踐的情況,同時也為師範教育的改革以及小學教師培養、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尋找科學依據。按照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中小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在徵詢小學教育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我們編製成這份調查問卷。

  2調查的主要內容。這份包括30個專案的問卷從6個方面對小學教師教改思想狀況及教改實踐狀況進行了調查。這6個方面分別是:

  ①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即素質教育內容體系的認識;

  ②教師對新的學科教學模式的瞭解情況及運用情況;

  ③小學開展教研活動情況;

  ④教師補充新知識情況及從事教育科研情況;

  ⑤教師對現代化教學媒體的理解及使用情況;

  ④教師補充新知識情況及從事教育科研情況;

  ⑤教師對現代化教學媒體的理解及使用情況;

  ⑥阻礙素質教育向前推進的因素。

  2、結果處理

  本問卷發出20xx份,回收1861份,回收率為93%。用統訓學的方法、技術對調查結果進行了處理,分以下幾個部分用表格郎形式呈現如下:

  3、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小學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表4中可以看出,有83%的教師對當前小學教育教學模式不滿意;有85%的教師認為應當探索適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模式。這說明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眾多的小學教師己經認識到開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2當問及什麼是素質教育,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應當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應當怎樣進行培養時,教師們的回答狀況有以下三個型別:

  ①不明確或不知怎麼答;

  ②回答不繫統,支離破碎;

  ③回答籠統比如:素質教育就是“五育”全面進行,缺乏深入細緻的思考。

  這說明教師雖知素質教育一詞,但不明確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應怎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