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需求調研報告範文

  調研報告的寫作者必須自覺以研究為目的,根據社會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調研計劃,即將被動的適應變為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寫作實踐,從明確的追求出發,經常深入到社會第一線,不斷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有意識地探索和研究,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需求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篇1

  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社會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狀況,瞭解社會未來三年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及培養要求,從而為確定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設定提供基本的依據。我們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20xx年3月,我係採用走訪用人單位、問卷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等手段,就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

  現就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的巨集觀背景

  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資訊化程序已經並將繼續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目前,我國計算機市場的主體仍然是行業應用市場。在國家“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行業應用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間需求不一,增長各異。國家資訊化程序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資訊系統的建設與執行,是目前和今後採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校培養大批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總量在計算機行業屬於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約需求100萬各種型別的畢業生,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行業的基礎工作,特別優秀的可以從事一些開發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二、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

  1.在國家“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我省企業資訊化也在全面進行,急需企業資訊化專業人才。

  目前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所從事工作的性質來劃分,大致上可以將計算機人才分為以下三類:

  ??***1***從事研究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在攻讀更高學位後***從事計算機基礎理論、新一代計算機及其軟體核心技術與產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從事工程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體產品的工程性開發和實現工作。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技術原理的熟練應用***包括創造性應用***、在效能等諸因素和代價之間的權衡、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等。

  ??***3***從事應用型***資訊化型別***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與政府資訊系統的建設、管理、執行、維護的技術工作,以及在計算機與軟體企業中從事系統整合或售前售後服務的技術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熟悉多種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從技術上實施資訊化系統的構成和配置。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目前我省高校計算機專業對第***1***、***2***類人才的培養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於第***3***類人才的專門培養則是非常薄弱的。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結構。例如,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到20xx年,我國需要高階計算機人才6萬人,中級計算機人才28萬人,初級計算機人才46萬人。但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呈橄欖型,高階計算機人才和初級計算機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從事計算機行業應用型工作的專門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應情況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

  篇2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一大趨勢,預計在二十一世紀三、四十年代將達到高潮。目前,這一問題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90年代以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人口老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口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斷提高。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齡問題即老年人的需求問題和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解決北京市的老齡問題,北京市統計局最近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老年人生活現狀及需求的抽樣調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現狀

  大多數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從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離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業比例較低;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老年人公費醫療的比例達到60%;老年人的娛樂活動較為單一。

  ***二***老年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願意與子婦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滿意;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半數以上的老年人贊同再婚;大多數老年人沒有學習的興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會價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寬敞的住房”,第三是“經濟上有人幫助”和“看病就醫方便”,另外,還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務社群”,而提到其它問題的老年人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問題存在著地區差異、年齡差異和文化差異。

  地區差異:城近郊區的老年人對目前生活狀況的滿意度要低於遠郊區縣,城近郊區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位於第二位的是“看病就醫方便”和“增加服務社群”,位於第三位的是“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遠郊區縣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經濟上有人幫助”,第三是“看病就醫方便”。

  年齡差異:60-69歲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主要涉及六個方面,根據老年人提及的多少來排序,這六個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寬敞的住房”、“看病就醫方便”、“增加服務社群”、“經濟上有人幫助”和“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問題比較集中,主要是一個,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對其它問題提及的較少。

  文化差異: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沒有問題的人數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而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則是“增加服務社群”。

  ***四***中青年人的觀點

  大多數中青人願意與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贊同老年人就業,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齡偏高、身體不好以及老人應該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幫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認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豐富;在養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與老年人一致,87%的人選擇家庭作為老年人的養老場所;將近70%的中青年人贊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認為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不是家庭的社會的負擔。

  ***五***結論及對策

  1、加強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養老政策。

  養老問題是老齡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它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即養老期間的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關於經濟保障,由於我市的老年人口以離退休人員為主,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離退休金,因此,在發放離退休金時,一方面要保證離退休人員按時領到離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隨著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以及物價指數的變化,及時調整離退休金的金額,以保證老年人的實際生活水平。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使我市的養老工作步入良性迴圈。關於服務保障,目前北京市的養老方式主要是居家養老,這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調查發現,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傾向於這種養老方式,但是由於現在的家庭結構、規模正在發生變化,家庭的養老功能已趨於

  弱化,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因此,應該把居家養老和規範化的社群服務相結合,把社群服務引入家庭,以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養老和社群養老的有機結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