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連續牆施工中的若干難點及對策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築、地鐵以及各種大型地下建築基礎埋深的增加,以及周圍環境和施工場地的限制,地下連續牆逐漸取代傳統的施工方法成為深基礎施工的有效手段。以槽板式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為研究物件,闡述並分析地下連續牆各個施工工序中的技術要點和難點,並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意見,為我國地下連續牆的施工起到了一定的借鑑意義。 
  關鍵詞:地下連續牆 施工難點 解決對策 
  1、引 言 
   地下連續牆施工是指在地面上使用挖槽裝置,在泥漿護壁的作用下,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開挖一條狹長的深槽,在槽內放置鋼筋籠並澆築混凝土,築成一段鋼筋混凝土牆的施工過程。 
  地下連續牆技術分類複雜,按成牆方式可分為:樁排式、槽板式、組合式,按開挖情況:地下連續牆、地下防滲牆。地下連續牆具有很多優點,如剛度大,既擋土又擋水,施工時無振動,噪音低,可用於任何土質的施工,但施工成本高,技術複雜。本文主要介紹槽板式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牆的施工難點,並研究解決對策。 
  2、地下連續牆的施工難點及解決對策 
  地下連續牆的施工主要包括:導牆施工、鋼筋籠製作、泥漿製作及控制、成槽、下鎖口管、鋼筋籠吊放和下鋼筋籠、拔鎖口管等過程。 
  2.1 導牆施工 
  導牆施工是地下連續牆施工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擋土牆,儲存泥漿,對挖槽起重大作用。導牆施工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導牆變形。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導牆施工完畢後沒有加縱向支撐,導牆側向穩定不足發生導牆變形。 
  解決對策:導牆拆模後,沿導牆縱向每隔1m設兩道木支撐,將二片導牆支撐起來,在導牆混凝土沒有達到設計強度以前,禁止重型機械在導牆側面行駛,防止導牆變形。 
  2導牆的內牆面與地下連續牆的軸線不平行。導牆的內牆面與地下連續牆的軸線不平行,會造成整個地下連續牆不符合設計要求。 
  解決對策:務必保證導牆中心線與地下連續牆軸重合,內外導牆面的淨距應等於地下連續牆的設計寬度加50mm,淨距誤差小於5mm。導牆內外牆面垂直。 
  3導牆回填土。回填土容易塌方,造成導牆背側空洞,混凝土方量增多。 
  解決對策:使用小型挖基開挖導牆,使回填的土方量減少,然後用素土而非雜填土回填。 
  2.2 鋼筋籠製作 
  鋼筋籠的製作是地下連續牆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鋼筋籠製作的快慢直接影響施工進度。鋼筋籠製作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進度問題。影響鋼筋籠製作快慢的因素很多,比如受場地條件的限制,施工現場不允許設定兩個鋼筋製作平臺,而且當進入梅雨天氣時,電焊類的施工就只能停止。 
  解決對策:有條件施工現場可以設定兩個施工平臺來交替作業。以保證一天一幅的施工進度。當進入梅雨天時,可以用腳手架和彩鋼板分段搭設棚子,在棚內進行電焊施工,待鋼筋籠需要使用時可直接用吊車將棚子吊離。 
  2鋼筋籠的焊接。由於工作量大以及工人注意力不集中等,會造成鋼筋接頭錯位,而且許多接頭在電焊完成後還處於高溫軟弱狀態,在搬運或堆放地時會不注意,會造成鋼筋接頭受力而彎曲變形。 
  解決對策:這類問題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因此加強技術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問題就可徹底解決。 
  2.3 泥漿製作與控制 
  泥漿製作是地下連續牆施工的關鍵。如果泥漿製作不好,則在槽壁表面不能形成一層固體穎粒狀的膠結物泥皮而失去粘接力。同時還會造成泥漿液柱壓力,不能平衡開挖槽段土壁內外的土壓力和水壓力,導致維護槽壁的不穩定,引起塌方。 
  解決對策:根據水文地質資料,採用膨潤土、純鹼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製做泥漿。泥漿製作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按泥漿的使用狀態及時進行泥漿指標的檢驗。對迴圈使用的泥漿若不及時測定試驗,會造成泥漿質量惡化。 
  2泥漿製作與工程整體的銜接。新配製的泥漿應該在池中放置ld充分發酵後才可投入使用。 
  3泥漿製作的具體方量一般以拌制理論方量的1,5倍比較合適。
  2.4 成槽 
  成槽是地下連續牆施工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成槽機施工、泥漿液麵控制、清低、刷壁等。 
  1成槽機施工。成槽機施工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偏差問題。 
  2泥漿液麵控制及地下水升降。在成槽過程中及結束後都要進行泥漿液麵控制,當遇到降雨等使地下水位急速上升的情況時,需要控制地下水的升降,如果處理不好則會影響槽壁質量。甚至出現塌方。 
  3清底工作。清低不及時致使沉渣過多,會造成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強度降低,鋼筋籠上浮,影響其截水防滲能力,易引起管湧。同時沉渣過多,會影響鋼筋籠的沉放。 
  4刷壁。若刷壁不及時可能造成兩幅牆之間夾有泥土,會產生嚴重的滲漏,影響地下連續牆的整體性。 
  解決對策:地下水位急速上升時,可部分或全部降低地下水。或是提高泥漿液麵,使其至少高出地下水位0.5-1.0米,以保證槽壁的穩定。此外還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端正工人施工態度,及時做好清低及刷壁工作。
  2.5 下鎖口管 
  下鎖口管一直比較複雜,至今沒有得到合理解決,主要問題如下。 
  1槽壁不垂直。造由於機器和人工的原因,鎖口管的位置常會發生偏移。 
  2鎖口管傾斜。鎖口管的上下端都需要固定,下端主要通過吊機提起鎖口管一段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插入土中而固定。兩種固定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對工人要求高,易產生操作誤差。 
  2.6 鋼筋籠的起吊和下放 
  1鋼筋籠的起吊。鋼筋籠在吊放過程中,由於吊點中心與槽段中心不重合會使鋼筋籠發生變形。 
  2鋼筋籠下放。槽體垂直度不合要求或漏漿等原因,鋼筋籠在下放時碰到混凝土塊,導致鋼筋籠傾斜左右標高不一致或側移。 
  解決對策:技術人員操作認真,以確保鋼筋籠起吊的絕對安全,鋼筋籠下放時,要使鋼筋籠的中心線與槽段的縱向軸線儘量重合。此外,要確保回填土要密實以防治漏漿。 
  2.7 拔鎖口管 
  拔鎖口管一定要掌握好時間,當混凝土沒有凝固時就操作,會造成牆體底部漏漿,此時如果鎖口管後回填土不密實,混凝土會繞過鎖口管,對下一幅連續牆的施工造成很大的障礙。 
  解決對策: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混凝土灌注完畢時在使用液壓頂升架拔鎖口管。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地下連續牆施工是一個複雜的施工過程,技術要求較高。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技術管理,提高工人素質,對於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應該要有充分的認識。採取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然後總結經驗,加強對質量通病的防範,才能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