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發展國內旅遊業的對策

  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是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面對當前的形式,有什麼對策應對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國內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1、從總的旅遊人數和回籠貨幣來看扣除因素,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數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旅遊消費總額平均年增長率亦在10%以上。

  2、從旅遊消費方式和旅遊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享受型極少。即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遊活動多,而修學、健身、尋根、考察、探奇、瞭解風土人情的專項特點旅遊較少,一般遊客住低檔旅館,飲食簡單。據統計,在旅遊消費結構中,吃住行比重高達85%,遊覽購物僅佔15%。旅遊整體消費水平低,據不完全統計1985—1992年,國內旅遊人均消費額僅58元。

  3、從旅遊的地域性和客源分佈來看,國內旅遊熱點多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知名度較高,旅遊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旅遊勝地,如北京、江浙滬、廣東等地,象敦煌、九寨溝、西雙版納、黃果樹瀑布等風景點由於交通不便相對處於溫冷點。從距離上看,一般以中近距離旅遊為主,遠距離旅遊為輔。如桂林主要以粵湘鄂的的旅遊者為主。從客源分佈來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為主,內地縣鎮為輔。旅遊者停留時間較短,一般在2.5天~3.5天左右,“一日遊”也佔有很大比重。

  4、自我服務的散客多,有組織的較少。1986年,散客旅遊者仍佔90%以上。1991年800多家二三類旅行社組織招徠國內旅遊者423.623萬人,散客仍佔86%。旅遊過程中,自帶飲料、食品的遊客較多。

  5、旅遊人員構成廣泛、公費旅遊佔有很大比重.目前國內旅遊人員的構成大體是:先富裕起來的農牧民外出旅遊,離退休幹部的療養旅遊,職工幹部的獎勵旅遊,企事業單位人員以及教師學生的度假旅遊以及各種公務旅遊。雖然隨著消費觀點的改變和經濟收入的提高,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都有相當數量的人加入自費旅遊隊伍的行列,但是,公費旅遊仍佔主要地位。

  6、我國國內旅遊的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各級政論文庫府和主管部門採取了不少措施,如改善交通、增闢景點、美化環境,修建規格不等的飯店,設立專門接待國內旅遊者的二三類旅行社,1992年這類旅行社己發展到1400多家,但是,由於我國國內旅遊市場龐大,為國內旅遊服務的配套設施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旅遊消費者的需求,國內旅遊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距離享受性服務差距很大。

  

  1、國內旅遊業與國際旅遊業的地位擺不正。由於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設急需外匯,因此我國政論文庫府提出了優先發展國際旅遊業的方針,因而一提到旅遊,人們就會想到接待海外遊者,全國各地把大量的財力物力放在國際旅遊上,一方面是熱點人滿為患,一方面是溫冷點的高檔設施的閒置浪費,造成“高階賓館無人住,國內遊客無處住。國內旅遊業長期從屬於國際旅遊業的發展,國內旅遊市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對國內旅遊者需求的設施建設,缺乏計劃和實際指導,統計資料不全,國內旅遊業除了旅遊收入和人數的統計,其他方面還是空白。對國內旅遊業的理論研究,也處於相當薄弱的地位。

  2、對國內旅遊業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如自費和公費的糾纏不休,一提起國內旅遊業,人們就會敏感地想到“自費”、“公費”問題,“不許到風景區開會”“不許公款旅遊”雖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如何正確認識自費公費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

  3、旅遊法規不健全,經營秩序混亂。旅遊者的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護。國內旅遊者“花錢買罪受”,被宰被騙,瘻見不鮮。由於旅遊資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導致壟斷價格,有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自行定價,巧立名目,價格多變,如報紙上披露的廬山、華山壟斷旅遊景點,旅遊者拍照要收費。廣西桂林“野馬”宰客十分厲害。有的甚至規定只准本地車輛上山接送客,外地車輛嚴禁上山如山西五臺山。價格變化多端,亂漲價嚴重,存在著”質次價高,質價不符”的現象。

  4、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跟不上國內旅遊業發展的步伐。 1交通瓶頸的制約:旅遊業依賴交通的發展,交通又經常合理地牽制著旅遊業的發展。我國交通超負荷運載:從火車看,一般超員50%—80%,全國每天約有80萬人站著乘車。長江和沿海航行的客輪經常超員30%,有時甚至高達50-80%,我國航空運輸更是爆滿,一般人購票都要靠關係。我國公路詛車裡程有瀝

  青和水泥路面的僅佔23%。因此,發展我國國內旅遊業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交通問題。

  2旅遊景點缺乏規劃:我國有著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但是旅遊專案開發缺乏創新性。桂林市1992年同時出現1O家民俗旅遊點便屬此類。旅遊景點到處都是樓堂廟宇,遊樂園之類,粗製濫造仿古景點,致使人文景現同自然景觀不能融合在一起。

  3其它問題:有關國內旅遊的飲食業,飯店比重太小,我國飯店建設片面追求高檔,以致形成“高中低”倒金字塔型。經營國內旅遊的旅行社發展速度過慢;針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旅遊人才匱乏,教育落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國的國內旅遊業真正向效益質量型過渡,筆者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進一步認識國內旅遊業的地位,樹立“大旅遊”觀念。國內旅遊業是整個旅遊業的基礎,我國發展國際旅遊業必須以國內旅遊業為基礎。旅遊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內旅遊業的特點,從食宿行遊購娛六個方面加以統籌規劃,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步伐,滿足國內旅遊市場的需求。

  2、充分利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旅遊市場的巨集觀調控。由於國內旅遊業涉及到交通、飲食、娛樂、園林、商業、文化等部門,如果沒有“一盤棋”的觀念,就會使國內旅遊業的發展步履維艱。為了使這些部門相互銜接,融為一體地為國內旅遊業服務,國家必須加強巨集觀管理和協調。

  1經濟上要充分利用價格槓桿,制定優質優價,特質特價,大眾低價,競爭保護價的內容。二是調節淡旺季差價;二是對溫冷線實行中檔價格,對旅遊服務配套優越的城市實行高檔價;三是對於特殊吸引力,騎種旅遊專案及線路,有限的客源容量的資源,一律實行壟斷價格。

  2利用法律手段,打擊不法經營,維護旅遊者的正當權益。旅遊主管部門要在法律指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出旅遊業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細則及配套措施,並不折不扣地貫徹。利用國家頒佈的法規如《旅遊法》、《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加強對國內旅遊業的管理,改善國內旅遊業的經營秩序,使國內旅遊業健康發展。

  3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關的產業政策,指導國內旅遊業協調適度發展,在產業佈局上,熱點要優先發展國際旅遊業,適當兼顧國內旅遊業;冷點要集中力量發展國內旅遊業;溫點努力促進國際旅遊業的發展,花一定力量抓好國內旅遊業,引導投資的正確投向,使旅遊設施高中檔比例協調,物質設施和精神設施比例要適中。

  3、正確認識公費旅遊,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1企事業單位的業務旅遊,如參加訂貨會,展銷會,採購生產資料過程中的旅遊以及對客戶的旅遊服務,符合國家有關的政策法規,應屬於計人成本旅遊。

  2職工幹部的獎勵旅遊,療養旅遊,工會和黨團組織為了豐富職工生活組織的觀光旅遊,這是合理的,應當提倡,富裕起來的農民利用集體公積金組織旅遊活動,開拓農民眼界,增長見識,這都屬於福利型旅遊。

  4、加強國內旅遊業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創造良好服務條件。

  1加強交通投資,解決瓶頸制約:多方籌集資金,吸引地方,部門、企業合資辦交通;依靠科技進步,改善基礎設施,加強運輸方式的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把旅遊交通與一般性交通區別開,讓旅遊交通獨立經營。

  2制定旅遊景點發展戰略,總體規劃、開發步驟和實施方案;做好旅遊市場的資訊預測,宣傳廣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時盲目性。

  3針對國內旅遊市場的旅遊產品要多樣化,富於地方特色和紀念意義,吸引不同的旅遊者。加快二三類旅行社的發展速度。

  4加強對國內旅遊業的理論研究,統一國內旅遊業的有關的統計口徑,加強預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