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議論文素材

  由於缺少邏輯思維訓練及專門的議論文文體寫作訓練,學生沒有形成明確的文體意識,邏輯思維水平較低,往往把議論文寫成不具任何文體特徵的四不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成功的意義不在於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在於你有多麼的偉大。因為,成功總會與努力過的人握手,只要享受了努力的過程,我們就不是失敗者。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正是圍繞著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創作的。歌中的蝸牛雖然並未成功,但它畢竟努力過了,和黃鸝鳥相比,它的歷程要艱難許多,重重的殼裹著蝸牛的仰望,可蝸牛並沒有輕言放棄,而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即使失敗了,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

  努力過,就不是失敗者!努力過,失敗也是美麗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一經失敗就放棄了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可是,失敗了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們能振作起來,不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做一隻勤奮的蝸牛堅定向前,持之以恆,我們就是命運的主宰者,我們就是駛向彼岸的船隻。我想,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堅持就一定是成功之父。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發人深省:有一個孩子,他是當地出了名的“弱智兒”。三歲時還不會說話,六歲時被老師叫到名字時竟然呆若木雞,同學們譏笑他,連老師也不喜歡他。有一次的手工課,小男孩很想做一個精美的小板凳,但直到下課他還沒有做完,還急得滿頭大汗。第二天早上,他才交給老師一個很難看的小板凳,老師生氣地說:“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差的凳子了。”小男孩拿出了兩個更粗糙的小板凳,說:“有,還有比這個更差的。”原來,這是他第三次製作的,第一次,每二次製作的更難看。這個小男孩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他正是憑著不懈的追求,才獲得偉大成就的。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天才,但我們可以做一隻腳踏實地的蝸牛,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我們都能登上人生的珠峰。

  同學們!讓我們以堅持不懈的精神,喚起心中學習的激情,乘著知識的列車,邁著堅定的步伐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篇2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誠信都是人們所必不可少的品質。

  那什麼是誠信呢?簡單的說,“誠”就是誠實,不弄虛作假;“信”就是信任,對人講信用,不欺詐坑弱。誠信就是待人處事真誠,講求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誠信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而不講誠信的人,人們就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講誠信。

  可是現在,誠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被人遺忘、丟棄,“地溝油”、“瘦肉精”等,無一不侵害著消費者的安全,有些商家為了賺取更多利益,丟掉誠信,去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難道非得等到受到法律的審判,才肯罷休嗎?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們中學生,我們是一個講誠信的人嗎?又有幾個可以挺起胸膛說自己是呢?雖然有,但恐怕也是極少。有的人為了上網玩遊戲而欺騙父母;有的人為了考出好成績,選擇了作弊;有的人犯了錯誤,當面認錯一套,而背地裡又是一套……我們一個接一個的謊言,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違背了誠信,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不要讓我們的國家最終毀在我們缺乏誠信上。

  我們中學生最應該講誠信。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一個座標,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像賣饅頭的老奶奶那樣,誠信對人,誠信對己,漸漸地我們社會將會有更多的人講誠信,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地和諧,祖國也將會越來越美好而強大!

  《狼來了》的故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結局也很清楚,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講誠信,以誠信作為我們人生的原則,不要讓《浪來了》的故事,再度上演。

  讓我們一起行動,從自己做起,做誠實守信的人吧!

  篇3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幸福家庭中,但大多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做一點家務,乾點活就喊苦;跑會步、打會球就喊累。相對於過去為了祖國解放而不惜獻出生命的革命先輩,我們顯得那麼的渺小。“嬌生慣養”“身嬌肉貴”等詞語似乎總是用來形容這些孩子。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卻沒有幾個人真正明白幸福的含義。也沒有幾個人懂得該如何去追求幸福,該如何理解幸福,該如何珍惜幸福。我埋怨我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幸福,為什麼當幸福來臨是我無法抓住它,我無法留住它……

  幸福,往往是在不經意之間所體現,一個微笑,一句話甚至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有可能使一處於痛苦的人感到快樂;可能使一個處在絕望中的人看到希望,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幸福到底是什麼?是金錢,是友情,是親情還是……但最終,我明瞭,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有不同的體會——窮人也許認為,幸福就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富人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他們會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確,一個人連吃飯都成問題,怎麼會想去滿足精神方面的食糧呢?一個人整天不愁吃穿,他幹嘛去想我要怎麼填飽肚子呢?

  有人會認為,幸福是和朋友一起玩樂,因為他根本沒有朋友;有人會認為,幸福是身體健康,因為他全身都是病;也有人認為,幸福與戀人浪漫約會,因為他沒有戀人。

  但那次經歷使我明白,原來幸福是與家人一起生活:2008年7月24日下午,我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了一家外地工廠打工。由於是第一次外出,而且沒有熟人,所以,很孤單。一天工作12小時,飯又很難吃,湯幾乎是白開水我第一次感到與家人生活是那麼的可貴。我第一次想念家人,所以做了沒幾天就挨不住,捲鋪蓋走人。

  現在我明白了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與家人共同生活。幹家務並不辛苦,只要享受與家人一起生活的時光。

  其實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在你身邊,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幸福存在。沒有朋友的人,必定是自己有什麼地方做不好,所以沒有人願意與你做朋友;身體不好的人,必須堅持運動,要有好的作息習慣。

  幸福,是靠自己創造的,並不是別人給的;是要自己努力爭取,不是靠別人施捨。

  正如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認為的,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幸福與痛苦是共存的。當你享受幸福是,你必定已經嘗過痛苦的味道了,同樣,在痛苦的時候,你不能只想著痛苦,你應該想到付出後的收穫,想到苦盡甘來的幸福。

  的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有付出,必定有回報,享受回報,也就感到幸福。但你必須記住,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人不可能更不可以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