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計算機資訊科技的發展,會計電算化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會計,會計的實務工作主要從記賬憑證轉變為朝著自動編制會計報表的方向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電算化論文,供大家參考。

  會計電算化論文範文一: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

  會計行業通過不斷髮展,逐步普及電算化。會計電算化一般是指,資訊科技條件下,通過注重加強計算機使用,會計有關的資訊系統得以充分實現,從而使工作效率提高。概括來說,應改變傳統,人工會計方法需要淘汰,轉而大力推廣電子化計算機,人腦不再從事具體的分析,計算機充分承擔起實際問題的分析工作。關於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較高,同時具備大儲存特點,能夠具備較強共享性。由此可見,會計行業通過實現電算化,會計工作充分貫徹落實。除此之外,工作強度也得到有效降低,工作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1會計電算化的具體實際意義

  1.1會計質量得到提高

  會計行業經過了不斷髮展,逐漸朝著電算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計算機得到普及,並廣泛應用於其中[1]。傳統會計工作過程中,普遍採用手工方法進行記賬,記賬容易出現錯誤,或者說容易對重要性賬目漏記,在記賬方面缺乏統一固定格式和標準,因而顯得不夠規範。會計只有實現電算化,問題才能充分解決。通過加強財務方面軟體研發,會計工作更加簡單和方便,重複性降低,工作質量方面得到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

  1.2從業人員角度考慮,素養得到不斷提升

  對於廣大會計從業人員,需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注重加強專業能力。然而,目前就能力方面來說,普遍存在差別較大現象,從業人員在自身素養諸多方面,需要不斷提高。而對於會計行業本身,只有實現電算化,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通過使用相關財務軟體,資料能夠實現科學處理,人工條件下影響較小,人為也不會出現重大失誤,工作方式得到升級,工作人員也會加強學習,素質得到不斷提高。

  1.3企業管理過程中,逐步朝著資訊化方向邁進

  會計只有實現電算化,企業管理才能充分落實到位。管理系統方面,才能朝著資訊化腳步不斷前進[2]。會計體系只有得到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有利於企業發展。由此可見。需要充分貫徹落實電算化,各項事務管理過程中,才能朝著資訊化方向不斷髮展。除此之外,只有貫徹落實電算化,會計資料才能科學處理,充分符合行業需求。

  2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

  2.1只有普及電算化,資料才能實現更加有效的儲存

  以往,只要一提起會計工作,通常指手工進行相關作業。會計人員本身工作較為複雜和煩瑣,手工進行各項日常事務的記錄,對於企業來說,財務資料較為關鍵,通過整理上述資訊,紙質形式作為資料進行儲存。然而,隨著資訊科技在各行各業普及發展,會計逐漸實現了電算化,計算機就能對資料進行科學有效儲存。儲存過程中,一方面容量加大,另一方面儲存成本得到控制。資料處理的過程中,藉助於先進計算機,運算更加高速,運算功能也更加完善。資料處理過程中,效率也能夠得到普遍提高[3]。此外,通過計算機作業,實時性得到充分體現,由於之前滯後性帶來諸多方面的問題,能夠得到充分克服。資訊也能得到有效反饋,同時有助於實現持續作業。

  2.2只有普及電算化,會計工作才能實現內容簡化

  第一,電算化的普及和推廣,會計工作更加簡單,物件範圍也能得到擴大。對於所有會計工作,就工作物件方面來說,主要指企業各項生產。電算化只有得到普及,會計工作才能充分貫徹落實,同時拓展會計物件,會計不再侷限於賬簿等內容,同時包括資料軟盤等。第二,電算化在普及過程中,會計工作本身也在作出調整,側重點得到改變。傳統會計工作過程中,需要注重加強記賬和算賬。但是現階段電算化下,這些工作普遍地位降低。尤其是通過利用計算機,工作簡單化趨勢較為明顯。而對於目前會計工作,逐漸實現中心轉移,監督起到關鍵性作用。稽核檢查工作扮演更加重要角色。與此同時,電算化不斷進行普及,會計工作逐漸開始拓寬功能,風險方面能夠進行預測,同時有助於實現良好企業決策。第三,電算化通過不斷普及,會計分析過程中,方法實現不斷升級,核算工作也更易開展進行。對於部分會計工作,不再需要人為進行,只需要交給計算機,就能夠非常高效率自動完成。但是對於會計稽核,人工方法仍然起到較為關鍵性作用。

  2.3財務處理方面,自動化趨勢明顯

  對於以往手工會計,憑證是較為關鍵內容,同時應處理好賬簿,做好財務報表。現階段,電算化通過不斷推廣,流程模式也逐漸做出了調整。對於當前會計業務,輸入相關資訊和資料,計算機就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然後對其進行快速輸出[4]。在此過程中,財務軟體發揮了較為關鍵作用,能夠進行自動運算,資料處理得到充分貫徹落實。資料方面,同一性特點也較為明顯,資料共享也能順利實施。基於此,對於現階段會計工作,前後一致性較為鮮明,銜接更加流暢,財務報告方面,更具備一定實效。由此可見,自動化趨勢較為明顯,傳統會計面臨巨大沖擊,電算化實現對其有效簡化,人力或者物理等方面,成本得到有效節約。

  3結語

  綜上所述,有必要對電算化普及過程中,會計工作方法實現瞭如何調整展開探討。現階段隨著知識經濟到來,計算機逐漸得到應用推廣,會計行業逐漸得到有效發展。資料儲存過程中,儲存方式得到改變。與此同時,會計工作過程中,工作範圍也得到不斷擴大,自動化趨勢較為明顯。對於部分會計工作,不再需要人為進行,只需要交給計算機,計算機就能夠非常高效率自動完成。由此可見,企業為實現科學有效管理,需普及推廣電算化。

  會計電算化論文範文二: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控分析

  一、引言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以及網路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普及,會計電算化、網路化發展趨勢逐漸在我國事業單位中得到廣發的應用和迅速的推廣。在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逐漸出現了網路銀行、遠端報賬等一系列的新生事物。這不僅提升了事業單位會計業務處理的速度、可靠性、準確性,同時,也為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必須正視的新課題。

  二、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與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各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極為迅速,會計電算化在促進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優化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事業單位內部系統的完善。但是,由於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在發展中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在內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著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1.會計電算化內控制度缺乏完善性。

  這主要表現在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大部分事業單位在建立本單位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時更為關注的是內部控制的簡單操作與內容的創立,徹底忽視了對會計內部財務管理支出標準的完善與確立、忽略了對事業單位行政體制有效性的構建。另外,這種不完善還主要體現在事業單位內部組織結構上的不完善,缺乏了有效的行為準則與規章制度制約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2.事業單位電算化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縱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來看,上至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下至事業單位的普通工作人員,根本沒有認識到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例如:事業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認識與理解上存在嚴重的不足、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支援與思想認識支撐。再例如:由於事業單位管理者認識上的差距,管理思想的滯後性,使得管理制度經常出現與實際工作不相符的問題,這嚴重阻礙著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3.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素養。

  會計電算化的完善與發展使得會計職能、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對會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紮實的會計理論知識,還必須熟知計算機軟體、硬體知識,但是,縱觀目前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人員的現狀來看,很多財務人員對會計軟硬體加以熟練運用、特別是不能正確掌握會計軟體中的關鍵管理功能的運用情況。這樣的現狀很難達到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要求。另外,由於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會計電算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於事業單位電算化會計軟體中的各類總賬、報表、往來核算、員工的工資系統、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等不同模組形成的一體化的資訊和資料的傳遞、共享等環節不能及時實現。

  三、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分析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確保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提升事業單位會計資訊質量、確保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事業單位的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並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確保事業單位會計資訊提升的需要。

  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將本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的原始資料通過計算機錄入到相應的軟體系統中,計算機會根據設定好的程式對各項資料進行自動化處理,最終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總賬、明細賬、財務報表等。但是,通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電算化系統並不能識別會計資訊的真偽,而只是完成簡單的程式上的操作,而一旦一些別有用心的財務人員想要利用職權之便進行違法操作、或財務人員在資料輸入環節中輸入的是錯誤的原始資料,必定會導致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嚴重失真。因此,必須針對會計環境的變化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以此來保證會計原始資訊的真實性,實現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質量。

  2.有效的維護會計資訊的安全性的需求。

  網路時代的到來、資訊時代的發展,使得事業單位的會計資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會計資訊在傳遞過程中必定會受到來自黑客、網路病毒的侵害與攻擊,這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會計資訊的儲存與傳遞過程中,很多會計資訊面臨著遺失、被惡意篡改、被破壞的巨大風險,這些風險嚴重威脅著事業單位的會計資訊的安全性。因此,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加密、安裝防毒軟體、專門操作人員授權等方式來確保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安全性、科學性、完整性。

  3.深入規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要求。

  傳統的會計工作環境中,事業單位的每一項經紀業務的處理都是由會計人員進行把關、操作、控制的,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會計人員崗位制約機制。但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事業單位的很多會計業務基本都是由計算機軟體系統來完成的,這就造成單位的會計人員權力集中的弊病,很容易由於會計人員的微小失誤而導致嚴重後果的發生。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控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細分會計崗位、進一步明確會計職責,更深入的規範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

  四、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措施

  1.不斷完善事業單位電算化環境下的內控體系。

  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必須不斷完善單位內部相關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事業單位的收支標準的完善、事業單位管理機制的有效執行、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合理化安排、高校的事業單位組織分工制度。通過這些有效的、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使得整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得到進一步優化,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從而對計算機操作中存在的虛假交易、舞弊等現象進行實時監控,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穩定發展。

  2.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內控意識。

  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意識必須不斷加強,上至單位的領導,下至單位內部普通員工。例如:事業單位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為財務人員儘快適應會計電算化,適應網路時代、資訊時代的到來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在定期為單位的財務人員提供相關培訓的同時,還必須儘快提升單位會計人員電算化的實際應用能力、計算機軟體系統的應用能力、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安裝與簡單維修能力。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時代的到來,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建設不僅僅是時代對事業單位提出的要求,更是進一步保證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可靠性、安全性的基本前提,還是全面推進事業單位進一步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