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會計電算化論文

  電算化會計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構成部分,這項工作需要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及資訊科技,具有一定的簡便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控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資訊科技的進步,會計電算化的實施越來越廣泛,而會計電算化是現代資訊社會的產物,是一門集計算機學、資訊學、管理學和會計學等多個學科知識為一體的科學,對於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高效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提高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質量,確保單位資產的完整性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本文就會計電算化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論述了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探究了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期能夠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內控;影響;要求;問題;措施

  一、會計電算化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影響

  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是為了使事業單位能夠在保證單位內部相關制度規範順利執行和開展的前提下,提高單位會計資訊的質量,保證單位內部相關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進而實現單位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而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和深入,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組織結構、控制方式、範圍以及控制的重點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組織結構的影響。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工作變得更加資訊化和資料化,所以在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狽峙浜妥櫓?喜喚魴枰?莆漳誆靠刂譜ㄒ抵?逗妥ㄒ導寄艿幕峒迫嗽薄⒉莆袢嗽保??一剮枰?熗凡僮骱駝莆佔撲慊?際躋約骯芾砑撲慊??菹低車募撲慊??搖?/p>

  2.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式的影響。事業單位傳統的內部控制工作是由相關的財務人員和會計人員來完成的,但是會計電算化環境下,需要相關的會計人員利用計算機系統來完成相關的財務資料資訊處理和整合工作,達到內部控制的效果,電算化環境下,原來由多個部門共同來完成的資料處理、內部控制工作可以由一個部門或者一個人利用終端系統來完成,大大提高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3.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範圍的影響。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內容不僅包括單位內部的各項經濟交易、各項財務收入、財務支出、人力資源等內容,還需要包括控制網路系統的安全以及系統的許可權等內容;此外,傳統的紙面賬目在電算化環境下會改變儲存的方式,使其存在於計算機軟盤、硬碟或其他介質中。

  4.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重點的影響。事業單位傳統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對相關工作人員和各項財務活動的控制,保證工作人員處理財務資料資訊的真實有效性,減少各項財務活動的風險和損失,降低相關的成本,而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控制重點需要轉移到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保證系統處理會計資料資訊的高效性和準確性,以便單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財務分析和決策。

  二、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一方面緩解了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內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但同時為了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也給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原始資訊的準確性。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保證相關財務資訊、資料資訊的準確錄入才能夠促進接下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執行,一旦原始資訊輸入錯誤就會影響整個資料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會計電算化環境下,要求事業單位在進行原始資料錄入時一定要保證規範性、準確性和穩定性,確保原始資料資訊的真實、完整和準確。

  2.對相關的操作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一方面,事業單位原始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從核算型逐漸轉變成了管理型,由原來的整理和計算財務報表工作轉到錄入財務資料資訊,負責資料資訊的輸出和報送工作;此外,會計電算化環境下,財務資料資訊為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共同享有,增加了透明度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的風險,所以很有必要制定新的操作管理規範,降低人為因素和其他主客觀因素給單位帶來的風險和壓力,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能力。

  3.對資料資訊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電算化環境下,電磁介質逐漸取代了原始的紙質介質,相比傳統的紙質介質,電磁介質存在損壞的風險,而且電磁介質損壞後可能不能恢復,或者恢復後的資料資訊會有所損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料流失和損失的風險,因此,電算化環境下,對資料資訊的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進而達到保證資料資訊完整的目標,減少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風險。

  三、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單位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會計電算化認識不夠深入,會計電算化執行力度不夠高,缺乏科學合理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比較強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規範,監管力度不夠高等問題,從而降低了事業單位財務資料資訊處理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了事業單位資金的利用率,增加了單位內部的風險,不僅降低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事業單位其他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執行,不利於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四、解決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1.深化事業單位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程度。深化事業單位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程度首先需要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加大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視程度和引用程度,以身作則,加大宣傳和引導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事業單位傳統的資料處理程式、資料儲存形式以及會計核算方式;此外,要加強對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力度,採用“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模式引進和培養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比較強、計算機操作能力比較高的複合型人才,進而能夠從本質上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能力,減少人為因素和資訊失真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和損失。

  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規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規範是強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根本保障和約束,這就要求單位一方面要細化內部控制規範,除了包括財務收入以及財務支出等傳統的內部控制內容,還要包括計算機系統的控制和管理規範;此外,還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後控制的有機結合,從縱向完善單位內部的內部控制制度規範。

  3.做好會計電算化作業系統的安全控制。會計電算化環境下主要是利用計算機作業系統來處理和管理單位內部的資料資訊,從而提高單位內部控制的能力,所以做好作業系統的安全控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這就要求單位首先要對計算機硬體裝置的安全進行控制,包括接觸控制、實體安全控制、硬體安全控制、軟體安全控制、病毒的防範與控制等;此外,要對人員進行控制,避免人為操縱失誤和道德因素造成的資訊失真等風險的產生,進而從根本上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完善事業單位的監督審計機制。完善的監督審計機制能夠有效的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事業單位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審計部門和內部控制部門以及其他財務部門的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使其能夠更快更好的獲得更多的財務資料資訊;一方面,要適當擴大監督審計部門的職權,使其能夠參與到內部控制的工作中來,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程監督和審計;此外,還可以委派專門的監督審計人員來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監督和審計,從而有效的降低內部控制工作的風險,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績效。

  五、結語

  總之,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給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事業單位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不斷的適應會計電算化環境給其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壓力,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單位的長遠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孟霞.事業單位電算化會計環境下的內部控制.《中國市場》.201536.

  [2]範繼波.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管理觀察》.201501.

  範文二:會計電算化制約因素實踐策略

  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會計電算化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普遍的運用,並從嘗試階段轉變到目前的管理型會計軟體發展階段。在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和進步的影響下,會計電算化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看到這些成效的同時,還要能分析我國當前制約會計電算化實施的相關因素,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從而促進會計電算化事業實現規範化、科學化、有序化地發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實施;制約因素;改進措施

  在電子計算機資訊科技不斷髮展和運用的影響下,會計電算化手段開始誕生,並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之後逐漸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提出主要是針對會計、財務、成本相關的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研討。[1]之後,在逐漸成熟的基礎上完成了嘗試、計劃性發展,從而保證管理型會計軟體在較高層次得以運用。但是,會計電算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獲得顯著的成效,本文就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並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

  一、制約因素分析

  1.思想意識較為陳舊

  會計電算化在企業發展中要想得到順利運用離不開正確思想意識的指導,及時這種電算化已經實施了很多年,但是,人們在使用過程中依然沒有對其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會計電算化程度相對較低,對於其實際運用造成負面影響。有的工作人員認為所謂的會計電算化就是在實施會計核算時通過計算機資訊科技來降低工作強度,保證會計核算的精度、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會計電算化的實施不但能夠改變傳統的核算方式、資料儲存形式、處理方法之外,還能夠改變傳統的內部控制、會計審計方法等。[2]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了會計技術、會計理論的發展和完善,保證會計工作質量得到提升,推動會計管理制度實現改革。因此,需要能夠提升會計工作人員的認識力度,保證他們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意義。

  2.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會計電算化較為系統的法律法規。電算化市場制度建設工作存在缺陷,例如軟體方面的規定和制度較為苛刻,難以促進電算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導致電算化的普及和實施受到影響;而且,軟體行業缺乏系統統一的標準要求,不同的軟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次,會計電算化配套制度和法規較為落後,當前所制定的相關制度、會計準則的主要依據包括所設定的賬戶、組織機構、資訊設計、內部控制、手工核算方式難以滿足電算化工作的需求,導致其實際發展和執行受到影響。

  3.軟體管理有待規範

  會計電算化執行過程中的軟體質量是相對重要的物質基礎,這對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是,目前一些軟體開發商沒有意識到計算機基礎提升的重要性,包括開發工具、會計軟體、使用平臺等,也沒有主動積極地進行會計功能的完善和拓展。在對會計軟體進行開發時缺乏統一的要求和規範,開發的特點和模式不同,從而導致會計軟體在開發過程中難以實現相容。[3]不同軟體公司開發出的軟體無法進行資料交換、資訊共享以及控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也難以和其他不同的管理系統實現融合;企業難以通過網際網路來對綜合資訊、明細資訊進行釋出、難以對企業技術、人事、裝置等相關資訊進行披露。也正是因為這些軟體存在的問題導致會計點算化的發展以及應用受到影響。

  4.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為了能夠保證會計電算化實現順利使用,會計工作人員除了要能夠掌握基礎性的計算機知識、會計知識之外,還要掌握軟體使用以及保養、維修知識。但是,在日常會計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雖然他們具有良好的業務經驗、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沒有掌握系統的計算機知識。在這種知識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的當今社會,會計工作人員要能夠不斷革新和完善自我知識框架,並投入到可持續學習和發展中,改變傳統較為陳舊的會計觀念、樹立新的工作思想,以全新的態度和精神狀態投入到會計核算等工作中。

  5.電算化管理基礎薄弱

  會計電算化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會計資料模式,能夠節省更多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為了能夠讓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進行,要能夠通過內控制度來加以約束,積極發揮其優勢所在,保證獲得更加顯著的預期效果。當前會計系統制度管理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電算化發展和執行造成影響,導致電算化基礎過於落後,並且會增加員工的工作量。

  二、會計電算化完善措施

  1.提升企業管理和領導人員的重視力度

  為了能夠保證會計電算化在企業會計工作中能夠順利實施,企業管理和領導階層要能夠從根本上意識到會計電算化實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提升自我重視程度。管理人員要能夠結合企業財務狀況、人才條件,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制定出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規劃,將會計電算化的順利實施當成企業階段性發展的任務,在對未來發展策略進行規劃時,要能夠綜合考慮到會計電算化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出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包括中期目標、短期目標以及長期目標。還要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資料結構、機型等知識,為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實施奠定堅實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針對會計電算化而言,其順利實施離不開法律法規的完善。財務部門要能夠從會計電算化實際狀況出發看來對管理法規加以完善,並協同有關部門做好立法工作,保證會計核算行為能夠儘早達到規範化的要求。[4]在軟體評審、開發程式、檔案管理、基層單位運用、知識培訓等方面要能夠制定出合理科學的規章制度,保證會計電算化能夠實現規範化發展。在基層單位中要能夠指導會計電算化的順利運用,保證相關工作達到法制化的要求,在資料保護、電腦保安方面也要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結合具體發展國情來制定出財務報告披露、網路資訊管理等法律法規,並對企業網上披露的義務、責任、監管機構、職責、網路資訊質量等要求作出相應的規定,保證為網路系統創造出和諧積極的發展環境。

  3.做好軟體管理工作

  會計電算化的順利實施離不開相應軟體的支援,所以,要能夠在電算化軟體研發、推廣、服務、應用方面做好管理工作,保證軟體的開發能夠達到規範化、專業化以及商品化的要求,提升軟體質量,營造良好積極的軟體市場,推動會計電算化實現不斷髮展。在日常工作中,會計工作人員會發現有的財務軟體功能存在缺陷,達不到針對性的要求,從而無法滿足需求發展需求。[5]因此,軟體開發商要能夠儘可能完善財務軟體的相關功能,不斷提升財務軟體的質量;還要儘可能研究出資料安全、效能穩定、相容性良好的會計軟體,並在企業中發揮出相應的功效。政府有關部門要能夠出臺更多關於會計電算化軟體等政策,藉助政策、物質支援來對軟體開發企業提供幫助,降低財務軟體在使用、購置方面的費用。

  4.培養更多電算化人才

  人才作為社會和企業發展的核心所在,對於企業會計電算化而言,會計工作人員的的個人興趣、專業知識以及責任感都會對電算化工作造成顯著的影響。通過“校企合作”來培養會計電算化專業性人才,重視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保證他們在具有綜合素質的同時,提升自我道德素質,從而保證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端正自我態度、樹立良好的工作心態,避免錯誤行為的出現,為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作出卓越的貢獻。

  5.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

  會計電算化在現代企業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提升其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還能夠轉變經營發展機制,保證經濟效益得到增加,企業競爭力得到提升。企業要想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能夠制定出完善的內控制度,提升相關資訊的合理性以及真實性,避免出現舞弊、錯誤等行為,構建電算化系統的組織機構,完善上機操作管理制度,健全檔案管理工作制度,還要做好內審工作、資料控制工作等。

  三、結語

  總之,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下,會計電算化對於企業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其實施過程中能夠提升經濟和社會效益,保證企業市場競爭力得以提升。當前會計電算化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基礎薄弱、意識陳舊、軟體管理不夠規範。企業和有關部門要能夠通過人才培養、軟體管理、政策法規完善來為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更大的發展優勢。

  參考文獻:

  [1]李明君.我國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分析[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0,03:11-13.

  [2]辛鑫.淺析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現狀[J].經營管理者,2015,01:33-34.

  [3]劉保平.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J].新經濟,2015,05:94-95.

  [4]張蘭卿.我國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制約因素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09:209.

  [5]趙連燈.我國會計電算化當今現狀與發展趨勢探究[J].時代金融,2014,20: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