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建築行業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但與此同時,工程專案管理由於起步時間較晚,發展時間較為有限,因此工程專案管理水平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國外工程專案管理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

  【摘要】隨著國外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其工程建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專案建設的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也給企業帶來了強勁的綜合競爭力。本文將先對國外工程專案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再重點探討如何有效的控制專案成本。

  【關鍵詞】工程建設專案 成本控制 措施

  現階段,國外的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慢慢成型,很多企業都瞭解到對於企業的生存發展來說,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而且現階段有很多的施工企業都將控制施工專案成本作為推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專案的經營活動中,如何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是需要重點分析的內容。

  1國外工程建設專案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國外工程建設專案存在很多成本控制上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工程建設發展,下面我們來重點了解。

  1.1市場因素變動過快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快速變動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尤其是現階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管是施工工人的工資標準、施工隊伍還是原材料上都在進行不斷的變化,甚至有些連工程專案和施工條件也在不斷的進行改變[1]。因為目前市場上各種因素的不斷改變,給企業發展造成了不少難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控制成本的難度大大增大。所以要求專案成本控制也能隨著市場因素的改變而進行相應的變化。

  1.2成本控制方法選擇不當

  在建設企業成本控制過程中,成本控制方法的選擇是個很大的難題。因為現階段有很多建設企業所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不當,造成成本控制的效果不是很好,而如何正確的選擇成本控制方法,首先必須要對圍繞盈利進行選擇,不要僅對工程建設專案進行考慮,這樣選擇出來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一定成本上會造成成本控制難度的大大增加,最後有可能造成成本控制工作失敗[2]。

  1.3成本控制標準不當

  在現階段,一般國外工程建設專案基本都通過市場行為對建設施工隊伍進行選擇,而市場行為也就是常說的招投標。因為一般的競標價將企業的經濟效益已經壓的非常低,如果在制定成本控制制度時把競標價作為成本控制的標準,那麼建設企業就會因此形成較大壓力,甚至有時還會因成本的原因導致很多機會白白喪失掉,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大幅度增加,進一步加大了建設企業的壓力。

  2國外工程建設專案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上文已經對國外工程建設專案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下面我們來重點探討如何有效的加強成本控制。

  2.1事前成本控制

  企業在專案建設工程中要想獲取可觀的利潤,那麼在其競標之前就必須要提前預測國外工程建設專案,對其成本進行全面準確的預測,不僅如此,還要在基礎比較合理的情況下對工程中的競標價進行確定,以此來使企業利潤得到一定的保障。

  1人工費工作人員除了要將市場調研工作做好之外,還要對工程建設專案中的特點進行分析,最後將總結出來各部分的人工費用進行相應的核算[3]。

  2機械費在整個工程建設的專案成本核算內容中,機械費作為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核算機械費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根據機械的不同而進行相對應的核算。

  3管理費用管理費用,一般包含專案部的管理以及現場的管理兩個部分,現場的管理主要是根據管理人員、氣候狀況、現場環境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等條件來進行核算。

  4材料費在所有的價格因素中,材料費用是變動最大的,也是變動中相對較大的一個因素。而在材料價的變動中一般是以供求關係的不斷變動而進行變動,如果要保證材料價格比較合理的話,工作人員就必須要對市場進行認真的調研。對市場行情進行一定的把握後再對材料價格進行合理的確定。

  5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對國外工程專案的規模、性質、地理環境以及施工合同中的要求必須要嚴格執行,對施工方案合理的制定一般包括施工工期、施工費用、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條件等方面。再則就是要依照施工現場中的條件以及施工要求對施工中所需機械進行合理選擇,最後就是要針對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對施工順序進行合理安排,使工程的專案建設可以順利完成。

  2.2事中成本控制

  1合同控制在成本控制中,合同控制作為一種常見的控制方式,主要是將合同控制建立在資源基礎上,對於雙方的成本控制都有很強的約束力,最後將成本控制在工程專案的建設中進行具體落實,以此對施工的進度以及質量進行不斷的加強與控制。

  2施工過程成本控制在專案施工過程中,建設人員必須要依照制定好的計劃成本以及成本預測和每個專案中的成本核算,對統計核算、業務核算以及會計核算的要求需嚴格遵循。對專案成本形成過程及對成本高低有影響的因素進行認真分析,對經營管理的模式不斷進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使建設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2.3事後成本控制

  工程建設後期,對於成本控制,建設企業必須要進行非常系統的總結,對每個企業所適合的成本控制措施進行分析,以此制定與企業實際相符的成本控制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為今後的建設專案提供成本控制的依據,這樣不僅能有效增加投標競爭中的把握程度,還能明顯加強工程專案管理中的廣度與深度。

  3結語

  綜上所述,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尋求最大化的經營效益,是國外工程專案施工中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以價值原理為導向,將動態控制和科學決策進行有效結合,對成本控制中所有相關措施進行認真落實,這樣就能有效控制專案施工的成本,促進建築行業的不斷髮展。

  參考文獻:

  [1]祝雪鋒.專案成本管理及掙值法成本監控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1405:144~145.

  [2]常青,陶慶.淺談建築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問題[J].價值工程,2014,1307:69~70.

  [3]白樺,尹海偉.海外工程專案管理中成本控制問題探討[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14,0307:20~21.

  範文二:建築工程專案管理企業發展論文

  一、中國工程專案管理髮展

  1、專案管理概念萌芽期

  國際上,專案管理學科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我國現代意義上的專案管理概念則起於華羅庚教授於1964年提出的統籌法。80年代初,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施行,中國開始引進外資,隨著合作的開展和專案的增加,其工程專案管理方式逐漸與國際模式融合發展,在建築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2、工程專案管理模式的初步應用

  1982年雲南魯布革水電站工程被譽為中國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對外開放的“視窗”,在此次工程長達8年的建設過程中,我國第一次利用了世界銀行貸款,並按世行規定對部分工程進行國際競爭性投標和專案管理。1987年9月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施工會議提出了推行魯布革經驗,倡導建設業採用招投標方式決定專案歸屬,引進了全過程總承包方式,強調重視專案管理。

  3、工程專案管理理念高速發展階段

  1987年,我國開始建立一批試點要求採用專案管理施工法,並著手建立中國的專案經理認證制度。工程專案管理模式開始逐步應用在如三峽水電、二灘水電等專案中,為中國改進和發展工程專案管理模式積累資料分析基礎。1988年國家開始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1991年,中國的專案管理委員會PMRCProjectManagementResearchCommitteeChina成立,致力於推進我國專案管理學科建設和專案管理專業化發展;1992年,國家計委在全國基本建設專案管理座談會上提出了業主責任制的改革方案;1996年提出了建設專案法人責任制;三項制度的基本形成,同樣標誌著中國的工程專案管理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

  二、中國建設工程專案管理企業發展建議

  1、改進工程專案管理模式

  單一的工程專案管理模式無法適應我國國情的要求,且由於當前工程專案情況複雜,往往需要採取多種專案管理組合模式,從而縮短施工工期,保證工程質量,減少工程投資。因此工程專案管理企業需要針對工程不同時期的特點採用適應當前特點的組合型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加強企業競爭能力。

  2、加強建築企業自身建設

  建築企業本身應改善組織結構模式,形成多種固定的專案部管理模式,以便於專案經驗的整理和傳遞,從而歸納出建設某一類工程的管理模式。同時加強公司新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堅持專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工程質量。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規定,進行資質等級的年審,同時以合法公正的方式進行專案招投標管理。

  3、加強工程專案管理企業資訊化建設

  國際工程專案管理模式日益呈現資訊化趨勢,我國的建築行業應不斷努力從而與國際水平接軌,從而加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將中國建設工程專案管理企業推向國際化,其中實現專案全過程資訊化管理勢在必行。當前的建築業中,施工工藝難度大的建設專案越來越成為工程專案管理企業的業務主體,這些專案都要求投標公司必須能夠對專案進行資訊化管理。加強企業資訊管理的改革,不僅能推動我國工程專案管理企業的發展,更能推進整體行業的技術水平。

  三、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經濟政策的深入改革,工程專案管理模式逐漸呈現出國際化,資訊化趨勢,全壽命週期管理,量化管理越來越成為中國工程專案管理理念研究的重點。作為專案管理市場的主體,工程專案管理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關鍵在於加強資訊化管理,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運用動態控制,減少工程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的建設,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保障企業的正當利益,從而推動我國工程管理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