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感覺疲勞

  疲勞又稱疲乏,是一種主觀不適感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總感覺疲勞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總感覺疲勞的原因

  疲勞是身體過度勞累、長期情緒緊張、缺乏睡眠時正常的和重要的反應。然而,它也可以是一種心理或生理障礙的非特異性表現,尤其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或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由於過快消耗,損傷修復機制,激素產生不足,或者營養攝入不足均會導致細胞能量和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缺乏,因此疲勞反映了代謝亢進和代謝減低的情況

  中醫理論治疲勞

  現代中醫認為,疲勞為一個病名,有其病因病機,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是必須重視的新病種,歸於亞健康範疇,涉及五臟六腑,主要以脾、肝、腎為主。可以通過中醫辨證組方調治,以達到預防、治療、控制的目的

  疲勞為元氣耗傷之虛證與心理變化***或不暢***雙重因素所致。治療上不僅要補虛扶正,也應祛疲安神。一方面,補虛固元,滋養機體,虛得補,正則旺,疲勞自除;另一方面,調暢心志,舒心暢意,神得安,心則寧,疲勞可消。

  解除疲勞的方法

  一、 睡足睡好大多數成人每晚需睡6~8小時。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些人睡得過多,認為越多越好,結果翻來覆去睡得頗不安穩,也就是說睡眠質量差。如何確定睡眠時間?專家建議:第一星期按正常時間上床;第二星期推遲1小時上床;第三星期則比正常時間提前1小時上床。三個星期下來,想一想哪一個星期中上床後5~30分鐘即能入睡,而且能頭腦清新地醒來,醒時自然而然而不是被驚醒,這一個星期的睡眠時間對你就最為適應。

  在幾百種反映我們的感覺的身體節律中,有一種是睡-醒週期。另外,可的鬆荷爾蒙的釋放也與睡眠有關。上床前,可的鬆水平即降低;醒來前它又升到正常值。如果你改變睡眠習慣,例如上夜班或旅行到另一地區,由於睡-醒週期和可的鬆釋放的混亂,該睡就會睡不著,該醒時又昏昏欲睡,這種情況過幾天才能校正過來。

  二、 合理安排飲食中飯吃得太多引起疲勞。因為過多的食物使血液和氧從頭腦轉移到消化道。這樣,頭就會暈乎乎的。高脂肪食物和精煉糖是兩大罪犯。脂肪轉換成能量的時間長於其他營養品,而精煉糖會導致胰島素的突發高峰,隨之而來的是血糖的急劇降低。如果這種高峰狀態和低谷狀態持續迴圈,就會出現頭痛和疲乏。為解決這類問題,可代之以食用複合碳水化合物***如全穀物麵包所含***和非精煉糖***如水果中所含***。中飯過飽會使人昏昏欲睡,而深夜飽餐一頓卻會起相反作用,它會使你的消化系統工作不輟,使你難以入睡。

  三、 攝入足量的維生素和鐵質目前,科學對維生素的作用尚未全部清楚,但維生素的缺乏確實影響人類的疲勞程度。水溶C和B複合維生素最易從身體中流失,因此需要補充,育齡期婦女還要注意補充鐵質。維生素也並非多多益善,過多的維生素會引起中毒,如身體不能排洩的維生素A和D過多即會導致這種結果。因此,服用維生素必須遵醫囑。

  四、 尋找疲勞的潛在原因咖啡鹼 你的身體會對咖啡鹼產生依賴性,當你想念你的嗜好物時就會感到疲勞。抽菸 由於抽菸會減少身體的用氧量及降低維生素C水平,因此,它會削弱人的精力。藥物 抗組胺和控制高血壓及心臟病的藥物均會引起瞌睡。每服一種藥都要先問清其副作用。

  五、 積極鍛鍊身體為什麼大多數人感到慵懶的時間是中午?原因之一是睡-—醒週期的一個低點在中午。這時,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和四處走走有好處,鍛鍊會加速氧在身體和頭腦中的流動,這樣,就能加速迴圈使人活躍。每天以輕至中等強度鍛鍊20~40分鐘大有益處,它也會幫助你中午不打瞌睡。而有些人認為疲勞是有一定好處的,正像電池需要充電一樣。科學觀點認為疲勞時是身體某些器官修復的徵兆 ,是身體康復的必經之路。所以疲勞到來最好的方法是去休息,好讓身體去處理它自己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