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家庭教育論文範文參考


  從目前來看,幼兒主要接受的學前教育仍然來源於幼兒的家庭,家庭教育直接關係著幼兒本身的興趣以及愛好取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

  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過繪畫、手工、欣賞等美術活動,促進兒童的手腦協調綜合發展的綜合藝術,是多學科、多知識的綜合體現。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對孩子以後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家長要認真對待,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要在給兒童提供充分條件的前提下,順其自然,適時適度引導。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誤區建議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養兒童的繪畫能力,促使兒童全面發展的最初、最基本一種活動。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我國越來越多的家庭認識到了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但由於種種原因,影響了家庭美術教育的發展。那麼,在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中,目前有哪些特點,有什麼弊病,如何做好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呢?

  一、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的特點

  1.早期性畢加索有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就開始表現自己,他從某些本能的慾望和需求出發,藉助各種符號系統來表達思想和情感,並與外界溝通。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兒童,在他能用工具隨意塗抹的瞬間開始,就能自發的運用“美術語言”表現自我。咿呀學語兒童留在家中牆壁上、紙張上的痕跡,就是他們表現自我和發展能力的一種美術活動能力的萌芽。

  2.靈活性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比較自由隨性,興致來了就可以畫一陣,不想畫了,甩下筆可以走。可以在家庭的任何時候、任何場所,具有極大的靈活性,不必像學校要有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比如,茶餘飯後,家長可以和孩子用各種材料進行手工製作;逢年過節,一家人齊動手,美化家庭環境,提升家庭環境的審美性等。

  3.穩定性在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中,父母情感的穩定性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不管美術活動場所、內容、時間、物件發生怎樣的變化,家長在家庭美術教育的方式與風格總是相對穩定的。

  二、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出現的誤區

  1.重技能輕創造在當今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我們最容易接受的教學,大多是注入式教學,即家長、老師怎樣教,幼兒怎樣畫,亦步亦趨,不能走樣,近似於機械模仿,家長喜歡看到兒童畫的“像模像樣”。

  2.重顏面輕實效在家長們追求不輸在起跑線的目標中,兒童自由自在的空間越來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機械、枯燥的美術培訓班。據筆者瞭解,很多家長一見面就聊孩子學了哪些知識,報了幾個培訓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參加幾個輔導班,家長聊天時就很沒面子。“你看人家***,學畫畫好幾年了”這是家長告訴常說的的一句話。

  3.重結果輕過程有些家長評價幼兒的作品就是看幼兒畫得像還是不像,認為不像,就急躁,批評多於表揚。這種評價方式造成幼兒消極心理引導和暗示,讓孩子認為,畫就得像,否則就不好。

  三、如何做好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

  1.改變家長的觀念

  首先,家長要認識學前美術教育的實質,兒童美術教育應該是通過美術知識,美術語言的傳授,綜合開發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各種能力。培養孩子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素質和人格品質,這對於孩子將來的生活、學習,甚至在他成人後的事業、家庭、人際關係都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家長應該保護兒童的繪畫興趣,鼓勵兒童大膽作畫,激發他們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願望。著名的兒童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說:“假如兒童未經外界的干擾而成長,則他們的創造活動就無需任何刺激,每一個兒童都會無拘無束地運用創造慾望,而對他表現的方式充滿自信”。第三,對兒學前兒童來說,相對於作品而言,更應該重視創作的過程,重視作品對於創作者的意義。第四,家長不要為了自己面子,不考慮兒童愛好,跟風似的報美術培訓班,而佔用兒童自由活動的時間。

  2.給兒童提供足夠的條件

  包括寬鬆的心理環境、孩子塗鴉的足夠物質條件。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保證兒童在想畫畫的時候,願意畫,不怕畫,並能夠得到適當的繪畫工具。比如,在我女兒一歲多時就開始拿著各種筆塗塗抹抹了,這就是“塗鴉”的開始。當時家裡剛裝修好的房子,潔白的牆壁,這可能也刺激了女兒靈感,她就開始在牆上“創作”,家裡老人說,好好的牆怎麼就讓她亂畫呢?我認為,所有的牆加起來也就是幾桶乳膠漆的代價,如果一個孩子因此而等到更好地創造性地開發,這個代價是值得的。現在10歲的她,很熟練地自信地畫著她稚氣猶存的心中的連環畫時,我就覺得格外欣慰。

  3.加深兒童對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體驗

  家長應擴大兒童與外界接觸的範圍,滿足兒童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讓兒童在創作中感受繪畫的樂趣。家庭美術教育、美術欣賞自兒童一出生就可以進行,當初在我女兒出生後,我就把家裡牆壁上掛上了各個時期的美術作品,雖然那時她看不懂,但若干年後在給她拿出原來的作品看,她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給予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那時的孩子雖然不能和你對話,家長就要慢慢給他講:這是花,是紅色的;上面是天空,天空上飄著朵朵白雲;這是柳樹葉,長條形狀,嫩綠色……這一切都會在他幼小的腦海裡留下印記。要讓他們自由自在地躺在草地上,隨心所欲地玩泥巴,鼓勵幼兒隨意選擇材料和方法去畫畫,告訴他們不要以為只能用水彩筆或油畫棒繪畫,繪畫可用的材料各種各樣,隨手可取,如棉花點染、樹枝造型、樹葉樹皮裝飾、各種布料創造肌理效果、橡皮印章畫、鉛筆屑貼上、樹葉拓印、吹墨畫,等等。總之,學前兒童家庭美術教育對孩子以後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家長要認真對待,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我們要在給兒童提供充分的條件前提下,順其自然,適時適度引導。

  參考文獻:

  [1]朱家雄,林琳,呂堅.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樓必生,屠美茹.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1999.

  [4][美]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5]邊霞.幼兒園美術教育與活動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