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鵬行政管理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發展進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漸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重點課題之一。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談企業行政管理現狀

  摘要隨著我國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管理行為由封閉型轉變為開放型,由經驗型、依靠政策型轉變為依靠法律管理的科學型、現代化管理型。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注重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以及管理體制的合理化,注重人才競爭機制執行的活力和人事管理機構、人力資源開發部門的效率。

  關鍵詞工作崗位勞動力工作氛圍

  一、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合理安排

  最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應該是人力資源潛質的結構與崗位需求結構的動態結合,在配置上重點考慮三個方面。一是資歷結構,即工作經歷、工齡、學歷、職稱等條件。二是知識結構。知識方面避免單一化,一方面每名職工應儘量容納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力爭作通才。另一方面,整體隊伍需要吸納各個專業的人才,以便形成決策視野的開闊和思維的全面。三是年齡結構。注重老中青的搭配,將資歷老的員工的經驗、閱歷、謀略、銳氣、成熟與年輕人的朝氣、活力、開拓精神有機結合,發揮人才“聯合艦隊”的威力,使人力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企業的崗位管理必須在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重點是對崗位的動態與制度化管理,同時開發出與企業戰略相匹配的組織結構、工作流程和工作崗位,通過工作再設計以適應勞動力多元化,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的內在激勵性。

  二、企業行政人力資源管理者素質的要求

  人力資源管理的總趨勢是以人為本,本著認識人、尊重人、開發人、激勵人的觀念,把人看成是一種重要資源來管理,當作一種資本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是選人、育人、用人、留人,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是調動各類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必須運用勞動法規和勞動合同來規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協調處理單位的勞資糾紛,從而求得人與事相適應,達到事得其人,人適其事,人盡其才,事竟其功的目的。

  人力資源管理的這種變化與角色的扮演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必須有過硬的人格品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質與一定的人事工作經驗等方面。我們要適應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就要從以上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三、行政部門對企業員工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

  1.激勵方式簡單

  我國企業目前採用的激勵形式主要有工資、獎金、年薪制、管理者持股、股票期權等,多數方式屬於物質激勵,缺少精神激勵的補充,忽視了精神激勵的強大作用。員工持股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可以兼顧企業的長短期利益,但由於持股比例偏低,作用甚微。

  2.激勵層次單一

  現在的激勵機制通常是面向所有員工,缺少個體針對性,並不考慮員工需要的差異性,在激勵時不分層次、不分物件、不分時期,只重整體目標,不重層次需要,造成激勵效果與期望值相差甚遠。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呈層次狀分佈的,滿足高層次的需求更具有明顯的激勵效果,而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對高質量的人才尤為重要。

  3.評估考核體系不完善

  績效評估是激勵機制的必要支撐基礎,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缺乏明確導向的員工績效評估理念,在評估體系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1企業對於績效評估缺乏一套系統、客觀的評估標準,在具體評估過程中只考慮員工的績效,而不注意影響績效的各方面因素,比如員工的工作環境、機會的偶然性等;2評估結束後,不把評估結果與員工的培訓與發展結合起來。3員工績效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相脫節。多數員工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將部門目標分解為員工個體績效目標,存在著較嚴重的主觀臆斷;4評估的公正性無法保證。

  4.薪酬制度存不平等

  薪酬是員工工作的直接動力,合理的薪酬能夠達到有效的激勵效果。但是現實中,有些企業的薪酬並沒有完全發揮激勵作用,其薪酬制度普遍存在問題:首先,薪酬分配不公平,沒有做到同工同酬。企業利潤分給員工的過少,引發了員工的不滿,進而影響到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四 行政部門改善企業員工管理主要方法

  1.創立有效激勵機制

  創立有效的激勵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中心任務。激勵制度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作用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產效率水平高低和發展程度。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僅可以吸引、開發和留住人才,而且可以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力。一是薪酬激勵。企業可以通過工資、福利以及股權等方式,把員工的薪酬與績效掛鉤,以經濟利益的形式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到個人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息息相關,願意為企業整體利益服務。不過,這種激勵如果過量的話,會加大企業的負擔,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勵必須與精神激勵相結合。二是精神激勵。精神激勵包括對企業 員工的尊重、理解與支援,信任與寬容,關心與體貼。正確運用精神激勵可以有效地培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和信任度。企業如果做到真心為員工著想,就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三是事業激勵。人都有強烈的成就動機,以科技人才為例,他們都希望在專業上有所建樹,對提升專業領域的成就、名聲、榮譽以及相應的地位比物質利益有更強烈的需求。因此,對他們來說,事業激勵主要就是創造機會和條件保證他們能夠施展才華。四是企業文化激勵。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與發展的,帶有本企業特徵的經營哲學,以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為核心所生成的企業內部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和遵守的價值標準、行為準則、基本信念、風俗習慣和傳統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載體的總和。通過企業文化激勵能使員工體驗因能力差異而引起的收入和地位差異,激勵員工不斷自我完善,從而形成一種良性迴圈。這種以人力資源價值的良性迴圈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激勵,反過來又促進企業形象的自我完善。

  2.建立科學有效考核制度

  使激勵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基礎是對工作績效的科學考評。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包括目標任務、任職標準、考核制度,對企業來講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工作。凡是員工積極性高的企業,都建立了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並與個人收入掛鉤。大部分企業員工的工資決定於個人任職崗位的薪級、個人的資格條件以及績效情況。這種工資制度的特點是,透明度高、便於監督、人隨崗走、崗變薪變、有法可依、便於操作,減少了人為的影響。採用績效工資就必然牽扯到績效考核的問題。績效考核是績效工資發放的依據,制定績效考核制度是物質激勵裡一個重要部分,對於不同的員工層次要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績效管理作為一個有效的管理工具,它提供的絕對不僅僅是對員工的一種獎罰手段,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企業的工作改進和業績提高,並激勵員工持續改進業績,最終實現組織戰略目標。

  3.加強企業員工培訓

  通過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整體素質。只有人力資源的潛能得到開發,企業的潛能才會得到開發,只有人力資源整體素質得到提高企業才會更具競爭力。合理開發現有的人力資源潛能,相當於在不增加人員數量的條件下,增加了人力資源的總量,這對企業效益的增加和員工自身素質的提高非常有利。企業應把人力資源算,通過有效的培訓真正把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進而轉化為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在進行人力資源培訓之前,要充分分析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結構,結合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科學地設計培訓體系,建立並完善培訓與用人相結合的機制。培訓經費列入年度預企業的培訓要緊貼自身實際,增強針對性,採取多途徑、多形式、多層次進行。一是做到人才培訓工作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相適應,保證培訓工作的經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二是可以採取全脫產、半脫產和業餘短期培訓相結合。國家承認的學歷教育、特定專業物件和非業餘的短期培訓相結合。三是採取選送高校、聯合辦學、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來培養和造就一批企業急需的骨幹人才。四是注重職業生涯管理。職業生涯設計是在瞭解員工的基礎上確定適宜的職業方向、目標,並制訂相應的計劃,為員工個體的職業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徑。企業進行職業生涯管理有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瞭解並整合多種型別的人力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創造和創新能力。

  五、結束語

  目前,企業單位已經有所變革,而事業單位還沒有真正過渡到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向,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者,我們需要按照上述的要求,在人格品質、合理的知識結構、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質與一定的人事工作經驗等方面切實提高自身素質,以便適應管理工作的需要。

  篇二

  我國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基本思路

  [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中心,不斷推進政府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本文提出,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制度創新上呈現出政府主導下強制性制度變遷、以效率、民主、法治和公平為價值取向、以利益調整為核心內容,以及以技術創新推動管理創新等新特徵。

  行政管理制度創新是伴隨著行政改革而進行的制度變遷和制度發展過程。改革開放以來,在政治體制改革、市場經濟發展和公民社會力量推動下,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民主和法制的框架下,以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為主線,不斷調整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優化執行機制,通過持續管理制度創新,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行政管理體制。

  一、制度創新模式——政府主導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

  從制度創新的方式來看,我國行政管理制度創新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這種自上而下直接推動制度創新的方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是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主體,在制度變遷中充當初級行為主體,通過設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準則。以制度供給者的身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等手段實施強制性的制度供給。這種制度供給模式在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變、政府執行機制的完善、行政責任制度建設以及政府服務方式創新等方面表現尤為具體。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例,基本上每次改革都是在中央政府強有力的行政推動下啟動的。從2001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2001年9月,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立,隨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和轉發了《關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導全國各地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省市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改革要求下,相繼制定一系列實施細則和原則規範,組成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全面推行改革。從2002年開始相繼出臺30多個有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策規定和相關檔案,明確了改革的指導原則、基本思路、工作目標和方法步驟,2004年7月1日《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標誌著行政審批制度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些改革檔案的頒發,就是強制性制度變遷的集中體現。二是各級政府的改革是通過行政力量來組織和完成的。由於我國的行政改革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為背景的,市場經濟不發達、法制建設不健全、公民社會發育不充分是現有過渡時期的典型特徵。因此,在漸進式改革思路指導下進行制度創新過程必然受到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所形成的“路徑依賴”影響,即過去計劃經濟時代行政命令手段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通過行政化手段推動管理制度創新往往是通過執行檔案規定、組建政府改革領導小組和考核改革成效等形式來實現的。

  以行政權力推動行政管理制度創新方式的選擇符合我國的國情,正如學者賀衛所言,根據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關係,對於一個長期集權統治且市場不發達的國家來說,強制性變遷將起主要作用。這種制度變遷方式的選擇有其優越性:首先,改革的主體是政府,政府可以憑藉強制性政權力量實施某種制度,進行制度變遷與創新,社會成員無論同意與否必須執行政府實施的制度,可以大大降低組織成本和實施成本。其次,強制性制度創新是在一個政權所轄範圍內統一進行的,由於規模巨大,可以收到規模經濟的好處。最後,強制性制度創新推動力度大,見效速度快。新制度出臺時間短,對舊體制更替作用大,並能夠保證制度安排較好地執行,可以減少過渡成本和試錯成本,同時也可以阻止“搭便車”現象,保證制度創新的收益。

  然而,由於“統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識形態的剛性、官僚政治、集團利益衝突和社會科學知識的侷限性”,強制性的制度創新模式在制度變遷過程中容易忽視與制度需求主體之間的互動,制度創新有可能違背一致性原則,使得制度供求難以實現均衡。例如因舊的無效率的制度安排遲遲未能消除,政策陷入失敗的困境,或者新的制度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制約創新無法實現預期目標。不僅如此,政府運用行政權力強制性推動制度變革容易遭遇強大的改革阻力,需要支付可觀的摩擦成本,增大了改革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此,應積極尋找政府制度創新的另一種路徑即非政府主導的制度創新,非政府主導的制度創新亦可稱作誘致性的制度變遷,它將各種非政府主體加入初級行為團體中去,增強了自主創新的能力,彌補了強制性制度變遷的不足,以更好的推動行政管理制度創新。

  二、制度創新的價值取向——效率、民主、法治和公平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效率來自合理的制度安排,民主是現代制度創新的必然要求,公正是制度設計的內在價值。對於效率低下、民主缺乏與公正喪失的制度安排,社會遲早會提出制度創新或改革的要求。我國行政管理制度創新是國家處於市場化和工業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階段,針對傳統官僚制下行政成本高、追求權力本位和等級制度以及缺乏對公眾的迴應性等一系列弊端進行的。制度創新的目的就在於使政府不斷以新的適應時代需要的制度框架來確保以民主、法治、科學和公正的方式處理政務,為公眾提供適時的、優質的服務。

  制度創新的原因是原有體制下潛在利潤的存在,當制度創新主體發現“預期的淨收益超過預期成本,一項制度就會被創新。”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管理模式,由於缺乏內在的競爭激勵機制,導致機構臃腫、層次重疊、人浮於事、職責不清、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因此,效率問題成了行政管理制度創新初期必須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將制度變革提高工作效率定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三大目標之一,認為政府機構是否精簡,行政管理是否高效,直接關係到現代化建設的成敗。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堅持以精簡、效能、統一為原則,推動政府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的成果,推行電子政務制度和績效評估制度,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許可權,制定並下發各級政府機構改革檔案,落實“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方案,使優化政府組織機構、提高運作效率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過程也是行政民主和法制建設逐步實現的過程,是推動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落實公民權利、實現公民行政參與是制度創新的基本原則和價值取向。30多年來,政府改革一直致力於調整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的關係,政府不斷向市場、社會下放權力,推動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互動合作。政府不再是單方面行使權力、解決公共問題,而是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通過決策聽

  證制度、服務承諾制度、行政問責制度、政府資訊公開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設與創新為公民提 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引導公民依法參與民主決策、民主 管理和民主監督,確保行政權力運作的公開和透明,這是公民本位價值的重新認識,也是行政民主的重要標誌。民主建設離不開法治保證,建立法治政府也是制度創新的重要目標導向。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機關自覺運用法律管理國家事務、 經濟 文化事業和 社會事務,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和權責統一的要求行使公共權力。我國從確定法制建設方向到確立依法行政原則,從加強行政程式法治到全面構建法治政府,成為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另一條主線。

  公平是政府改革的價值基石,“在社會公眾對公共行政的所有期待和要求中,對社會公平的要求和期待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期待和要求。”市場經濟 發展容易引發貧富兩級分化、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亦即“市場失靈”,必須由政府管制或合理的干預來彌補,這樣,公平就成了彌補市場失靈的優勢特徵。由於政府的有限理性以及各個利益主體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幹預未必能糾正市場失靈,甚至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糟糕。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通過行政改革以轉變其職能,制定並實施公共政策以維護公共利益,實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通過制度創新優化運作機制,推動政府依法行政,保證公民平等地享有各種權利,為公民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制度創新的核心內容——以利益調整為核心漸進式進行制度建構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範。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從這個角度看,制度是權利和利益的分配規則,它包含了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利益訴求是制度創新的動力之一,反過來,制度創新必然會引起原有體制框架下既得利益關係的變化,原因在於制度創新的實質是社會利益關係的界定和重新調整。因此,利益因素影響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行政管理制度創新是一項系統的配套工程,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整體戰略相一致,我國行政管理制度創新選擇的是漸進式改革路徑。所謂漸進式的改革是指在舊體制“存量”暫時不變的情況下,在增量部分首先實行新體制,然後隨著新體制部分在總量中比重的不斷增大,逐步改革舊體制部分,最終完成向新體制的全面過渡。這種改革路徑的特點是在不改變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利益誘導的方式逐步對舊制度進行創新,在程式上採取先易後難,先區域性後整體,先試點後推廣,通過區域性推進實現全域性的轉換。其優點是通過改革能夠使多數人得到利益分配,從而調動各方利益主體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減少改革阻力,降低由於改革帶來的摩擦成本,維護 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鞏固改革成果。

  從大的範圍來看,我國行政管理制度創新主要涉及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利益關係調整,整個制度安排的過程也是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實質上是政府之間的權力配置和利益分配關係,在利益主體多元化格局形成的背景下,這種關係佔據著重要地位,它直接關係到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等多種複雜關係的走向。改革開放前,我國高度集權的 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央與地方利益關係較為單一,表現為高度的整體性:中央政府憑藉指令性計劃來確定利益分配,地方政府的區域性利益只能服從於中央政府的整體利益,導致地方政府的利益主體意識淡化、個體利益差別模糊。改革開放後,通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原來的整體性利益結構逐步解體,地方政府的利益主體意識增強,開始作為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與中央政府進行利益博弈。改革開放之初中央政府主要通過政策供給對地方政府進行“分權讓利”,例如進行分稅制 財政體制改革,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財權、經濟管理事權和幹部人事管理權等,地方政府獲得了較大的利益滿足。但是,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後,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關係日趨複雜。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利用監督制度的漏洞有選擇性的執行中央政府政策,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權力尋租現象出現。針對這些問題,中央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重新理順其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規定各自的權力和義務,制度創新的方式從政策供給向立法約束轉變。

  分權仍然是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公民之間調整利益關係的基本形式。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全能政府管理模式下的行政權力全面收縮,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不斷擴大,各級政府通過改革精簡政府機構和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分開。一方面,政府部門通過放松管制清除舊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確認企業利益主體地位和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須通過制定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則來約束國家與企業的利益關係,真正實現從直接管理向巨集觀調控轉變。公民的公共利益需求是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動力之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和民主政治的進步,公民的權利意識與參與意識日益覺醒,對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政府通過政務公開制度、行政責任制度、公共決策制度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供給滿足公民的利益訴求,實現公共利益;同時下放社會 組織自主管理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來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

  四、制度創新的工具——以技術創新推動管理創新

  目前,全球化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成了行政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外部動力。全球化是資本積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資訊和 網路通訊的 應用發展、國際組織和意識形態的多元化等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傳統的政治結構和管理體制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礎,各國政府必須通過制度創新提高其管理能力,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不僅為政府管理創新提供了基礎條件,而且對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訊科技的應用已經成為我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規範政府行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促進社會監督以及創新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

  電子政務是政府管理資訊化發展的產物,也是政府管理創新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我國電子政務程序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已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初步建立資訊資源公開和共享機制,電子政務已成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平臺,為政府管理創新奠定了技術基礎。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電子政務成為了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動力之一。黨的十六大 報告指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要問題的決定》,將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建設服務型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明確提出要“推進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公共服務資訊化,及時釋出資訊,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推動了政府管理創新,表現在現代資訊科技融入到政府管理中後,促使傳統型政府組織結構、履行職能方式和行政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再造,向現代公共管理轉變。

  技術創新通過對改變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普遍影響,成為影響制度變遷的一個重要因素。以電子政務為標誌的現代資訊科技的開發與運用,要求政府對管理制度進行重新設計、選擇和安排,改變傳統行政管理體制下低效率制度安排和制度短缺的困境,為制度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資訊科技為公民廣泛的政治參與創造了條件,也為不同利益主體提供了表達意願、傳遞資訊的平臺,推動了行政民主制度和決策制度建設;以電子政務為基礎,可以不斷完善政府資訊釋出制度,推進政務公開,增加行政透明度和依法行政。除此之外,一系列資訊科技成果也廣泛運用到行政審批、政府績效管理中來,為制度執行提供現代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