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班四月育兒知識

  四月份的到來,孩子們需要注意很多東西,家長們也要時刻的關注孩子們,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一

  長身高也有“旺季”

  家住禪城的孔先生剛上小學的兒子雖然身體各方面都比較健康,但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能放心,就是其兒子相比學校裡的其他同齡人,明顯長得相對矮一些。而孔先生夫婦的身高也不矮,所以一直擔心兒子的生長髮育是不是出了問題。最近孔先生帶著兒子到了醫院的生長髮育專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孔先生的兒子生長髮育並無問題,其兒子的身高也處於正常水平之內。醫生還建議孔先生趁著現在長高“旺季”,多讓孩子進行戶外運動,並保持均衡的營養攝入,以幫助孩子長身高。

  據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生長髮育專科王曉寧主任醫師說,對於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們來說,季節與青少年生長髮育有密切關係。4-6月為長高旺季,最近醫院也接診到不少前來諮詢孩子長高問題的市民。

  王曉寧指出,一個人的生長速度除了種族遺傳、內分泌、生活習慣等因素外,還與營養生活狀況,地理氣候,體育鍛煉等密切相關,4-6月份,正值春末夏初,日照延長,兒童體內各器官和細胞的功能都十分的活躍,尤其是骨細胞、軟骨細胞的代謝旺盛,這對於骨骼的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春末夏初兒童睡眠的時間更穩定且質量好。睡眠中,兒童的大腦神經、肌肉能放弛,解除肌體疲勞;體內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得更旺盛,也有利於長高。

  谷、乳、蛋、肉均衡攝入

  王曉寧介紹,天氣逐漸轉暖後,人體從停滯狀態開始復甦,全身細胞的活性增加,尤其是骨細胞、軟骨細胞的代謝旺盛,這對於骨骼的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春光中的紫外線含量是所有季節中最高的。紫外線不僅有很好的殺菌作用,而且能刺激骨髓增生。因此,要多安排孩子運動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給孩子創造因運動而帶來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跳躍、伸展性的運動專案更有利於孩子長高,如慢跑、跳摸高、跳遠、投擲、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

  王曉寧還指出,家長應掌握孩子生長的最佳時機及時補充各種營養以促進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每天都要保證穀類、乳類、肉類、蛋等食物的均衡攝入。並保證孩子每天奶製品的攝入量,建議早餐喝一杯牛奶,晚上喝一杯酸奶。酸奶的含鈣量及吸收均高於牛奶,晚上喝酸奶還有利於消化。還可適當給孩子吃豆腐和芝麻醬。

  此外,精神情緒的因素可影響人的身高,因此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注意心理衛生,避免孩子過多過早看情愛的電視電影。

  別為“拔高”亂補鈣

  一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營養不夠,為了長高給孩子胡亂吃補品,王曉寧提醒,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進補。例如一些父母怕孩子缺鈣,隔三岔五就煨排骨湯,又怕缺鐵,經常買菠菜吃,每天還堅持讓孩子吃鈣片。其實鈣劑增高的科學依據並不充足。鈣的攝入與吸收只與骨骼中的鈣沉積有關,而與身高無關。當兒童體內微量元素達標後,盲目補鈣反而會出現副作用。兒童要補鈣,最好多喝牛奶。

  而市面上很多增高補品,王曉寧強調,如果亂吃還會適得其反。引起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其預後及治療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常見原因有兒童營養不良,慢性病,內分泌疾病,先天性疾病,遺傳及代謝性疾病,其他像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精神剝奪者等。對不同原因引起的矮小,應給予不同的處理。每個孩子的身高會受到胎齡、性別、母親營養狀況、宮內發育情況、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但孩子的身高的增長有一定規律,嬰兒期1年內約增加25釐米,第2年全年約增加10釐米。2歲到約10歲,每年增長5~6釐米。青春前期開始到性腺成熟女孩月經、男孩遺精約2年為加速生長期,每年增長8~12釐米,後生長速度減慢每年2~3釐米,2年後停止生長。停止生長時骨齡平均16歲。

  除此之外,孩子在每晚9點前應上床睡覺,因晚上10點-12點、凌晨2點-4點,是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時段,錯過了會影響長高。4-6歲是矮小診斷和治療的關鍵期。如孩子生長速率每年<4_5釐米;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矮10釐米,就需到醫院作詳細檢查,判斷是否發育異常。

  二

  五歲以下孩子屬於高危人群

  手足口病的發病人群以5歲以下的孩子居多。由於孩子們年齡還小,日常衛生得不到保障,如果家長們沒有做出適應引導,孩子們就很容易因為衛生問題,而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於學齡前兒童,4歲以內發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為口腔潰瘍、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厭食、煩躁不安、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咽充血、扁桃體腫大、手足心可見皮疹,先為紅色斑丘疹,很快即轉為水皰疹,皮疹可在一週內消退,不遺留色素沉著、脫屑或疤痕。由於“水皰疹”的症狀會讓部分家長誤以為是出水痘,往往耽誤了病情。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症狀。少數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患者死亡。

  其實,這兩種病是很容易區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體其他部位一般無皮疹,而水痘則是全身性的。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手足口病症狀的表現有所不同。

  普通病例表現

  普通手足口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週內痊癒,痊癒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重症病例可表現為神經系統受累和急性迴圈呼吸衰竭,3歲以下發病率高。

  手足口病是怎麼傳播的?

  感染途徑非常多,包括吃消化道、呼吸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生活中有很多危險:比如兒童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瓶以及衣服、床上用品等感染;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和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在幼兒園一旦有一個小朋友患了手足口病,就很容易傳播給別的孩子。手足口病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該怎麼護理?

  ①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潰瘍區域性可用淡鹽水抹拭。

  ②手足皰疹應讓它自行消退,不要用未消毒的針去挑破,否則容易引起感染。

  ③飲食要清淡,最好是流質食物,儘量避免酸辣、燥熱、難消化的食品。

  ④發病期間,一旦出現胸悶、氣促、疲憊、愛嘆氣等症狀,家長一定要警惕併發心肌炎。爸爸媽媽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神智,如果有突然嘔吐、頸項強直、抽搐等情況,應及時往醫院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⑤本病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注意家庭衛生,房間及時通風,不接觸其他兒童,以免交叉傳染!

  非常時期,還敢帶孩子出門玩嗎?

  感染途徑非常多,包括吃消化道、呼吸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生活中有很多危險:比如兒童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瓶以及衣服、床上用品等感染;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和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在幼兒園一旦有一個小朋友患了手足口病,就很容易傳播給別的孩子。手足口病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

  專家認為:如果是很輕微的話,孩子的一般狀態很好,沒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難或者是疲乏無力、面色灰白等這種重症情況,一般的家庭護理是可以的。大多數孩子,一般是7天左右都可以逐漸恢復,在家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開水。但是嚴重的話,就要及時去醫院,一刻也不要耽擱,由醫生來確診。

  專家也表示:如果孩子在口、手、腳、肛門等部位出現丘疹或皰疹時,無論是否有發燒,家長都應該帶寶寶去醫院,由醫生來確診是否手足口病,如果確診,醫生則會做傳染病登記。

  對於症狀較輕的寶寶可以在家中隔離護理,避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懷疑是重症傾向的則可能留院觀察或者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