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經驗分享

  許多家長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所以存在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5、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對孩子總是抱有欣賞的態度

  在和這些父母交往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欣賞有時候讓你動容,比如這些孩子在家裡都有自己的小名,父母叫的時候通過語音語調你會感覺到這些小名就是專屬於父母的。別人叫的時候會黯然失色。他們在談論自己孩子的時候也絕不斥責和抱怨,即使自己的孩子相貌並不出眾,有時候考得也不好,但他們從沒有抱怨,很平靜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

  欣賞並不等於不切實際的誇獎和鼓勵,而是來自內心的一種默默支援,一種心照不宣的力量。在和這些父母接觸中,我能感覺到自始至終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一種永不枯竭的欣賞的力量在存在。

  二、原則性強,不輕易因人因事而改變自己的主張

  孩子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父母清清楚楚,並且立下規矩。絕不會輕易改變的。

  比如,該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寫作業,該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讀書,不會因為今天是週末或者今天情況特殊就有所改變。尊敬父母,不撒謊,誠實,如果違反絕不輕饒,這是一條做人的底線。

  三、善於經營自己的家庭

  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縱觀這些父母的家庭,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父母之間很少發生爭執,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感覺到溫暖和依靠。母親往往在家庭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整理的整整齊齊。

  不在乎穿多貴的衣服,用多貴的東西,關鍵在於把孩子大人都打扮的利利落落。

  四、明事理,舉止穩重,樸素低調

  父母都很通情達理,善解人意。

  對問題的看法往往非常折中,不偏激不固執,舉止穩重,談吐優雅,不給人盛氣凌人的感覺,很少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家庭和收入。

  五、關心但絕不溺愛自己的孩子

  他們對於自己的孩子很關心,但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能斷然拒絕,而絕不後悔,對於孩子所犯的錯誤也不會姑息遷就。

  六、父母配合默契

  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一個唱紅臉的一個必須要唱白臉,父母不要互相拆臺,互相指責,這是大忌,曾親眼見過,一個孩子不聽母親的話,和母親發生爭執,做父親嚴厲斥責他這種行為,孩子歪著頭不服,父親過去就踹了一腳。

  孩子掉淚,但父親並沒有妥協。嚴肅指出他的行為是不當的。做母親的馬上給她說道理,兩個人配合默契。很快孩子不再固執已見。

  七、工作認真,踏實

  父母對於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縱觀這些父母不但在教育孩子上是成功的,對待工作也是認真踏實,兢兢業業。在單位上幹得也很出色。可謂工作生活兩不誤。

  八、定時定點關注孩子的學習

  每天都會拿出一定的時間來關注孩子,並且能定時定點,孩子做完作業,要檢查一遍,有時間陪著孩子讀讀書,即使自己不讀書,也會陪在孩子身邊。

  我看到他們家裡都有自己的書桌,每天有一段時間是雷打不動的作業讀書時間,父母都會放低說話的聲音或關閉電視,以免影響孩子的學習。

  九、對網路不精通,除了上網查資料意外,從不在網上消遣

  說起來可能不大相信,這些父母都不大精通網路,對網路也沒有好感,可能是他們平時就忙於家務無暇上網咖。他們對網路除了用來查閱相應的資料,完成工作當中必須的材料外,幾乎不在網路上消遣,耗時間,打遊戲。

  相比較有的父母一有空就上網消遣,形成鮮明對比,孩子愛玩遊戲,很多都是收到父母的影響。

  十、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燒得一手好菜

  他們非常關注自己孩子的飲食健康,他們為孩子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菜譜,那些東西有新增劑,那些東西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清清楚楚,他們絕大部分時間會親自下廚做菜,葷素搭配,很少買現成的。燒得一手的好菜。????

  十一、從不讓孩子濫交朋友

  讓孩子交往僅限於朋友之間的知根知底的孩子。他們從來不亂交朋友,很少看到他們呼朋引伴的咋咋呼呼,父母對於孩子交友嚴格限制。

  從不讓孩子和習慣不好,愛打愛鬧的孩子交往。他們讓孩子交往的範圍是知根知底的同事或朋友家的孩子,雙方父母都很熟,孩子自然也不差。

  對於同學,則沒有看到過他們過從甚密的現象,對於孩子在一起吃飯過生日之類的事情,說實話,從來沒有過。

  十二、從不和有抱怨的家長接觸

  他們都很有主見,他們自己很少抱怨什麼。能理解別人。很少或者說幾乎不和孩子同學的家長過從甚密,讓孩子始終在班裡和同學保持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狀態。

  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不會因為其他的而將主要任務沖淡。從不和有抱怨的家長接觸,永遠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

  十三、嚴格要求孩子

  嚴格不是打罵,不是一味斥責,而是對孩子的行為和習慣進行管控,關注她的點點滴滴。

  如有不足,及時糾正。比如對孩子的遊戲時間嚴格控制,“業精於荒於嬉”這是教育孩子不變的信條。

  十四、瞭解自己的孩子,不給孩子提過分的要求

  對自己的孩子評價很客觀,不給予過高的期望,也不悲觀。而是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定目標。

  和一位父親談起來,他說,我並不期望她能考第一,我只想讓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如果她考不上清華,她就考個山大,如果考不上山大,靠本地的一個院校也不錯。她只要努力了,就行了。其實這個父親,努力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十五、做孩子的朋友,傾聽孩子的心聲

  這些父母都很尊重自己的孩子,他們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孩子和他們說話,他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家務,認真傾聽。即使孩子講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他們那裡可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教育孩子的誤區

  

  “今天這麼熱,你還穿兩件衣服,你怎麼這麼笨啊!”

  有些家長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就理所應當。然而,教育孩子還是需要講求方式方法,打罵教育不可取!

  經常謾罵孩子,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懦弱或暴躁、暴力。有些時候,可能是孩子犯了錯,也可能是孩子頂了嘴,還有可能僅僅只是因為家長心情不好,孩子正好撞在槍口上,一通謾罵就再所難免了。其實一句話聽的多了也就成了真的,你總說孩子笨,那孩子很容易變笨給你看。所以家長說話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一下。

  

  “你的手指上的油脂又弄到被單上了!到底怎麼回事,怎麼老是這樣,已經告訴你多少次了,你就是從來沒聽進去。”

  孩子的記憶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強,有的時候他真的會把大人說過的話遺忘,面對孩子的再次犯錯,有些脾氣比較急的家長就覺得很難接受。

  其實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明,為什麼這件事做錯了,引導孩子採用正確的做法,這樣做就已經足夠了。孩子認識到了錯誤,或許有的時候會有所遺忘,但更多的時候他還是能夠記住的。

  

  “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看看你姐姐,她的回家作業總是比你完成得快。”

  一些父母最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以為這可以激勵孩子,實則是給孩子添麻煩,讓孩子遭受打擊。

  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孩子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這時你要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和放鬆的心情來對待。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只看到他們的短處,而看不到他們的優點;要多鼓勵和讚美他們,而不是經常性地批評和指責。

  

  “趕緊把作業完成”、“你怎麼還沒有把書包收拾好?快點!”

  有些家長的掌控欲比較強,他們總覺得孩子必須聽從順從自己才行。所以不管有什麼事情,都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執行。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完全被他人掌控的,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往更適合的方向行進,而不是直接下命令,讓他必須怎樣去做。

1.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2.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3.關於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

4.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教育孩子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