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執行力畢業論文

  執行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是21世紀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執行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是21世紀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提高企業執行力對策

  摘 要:執行力是近年來企業界熱衷討論的一個話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企業的執行力效果如何,將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然而實踐中執行力不強、執行效果不佳確是當前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因此在當前,建立一整套提升執行力的健全機制和技術體系,是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關鍵詞:企業;執行力;對策

  1 執行力內涵

  “執行力”一詞一直以來都沒有統一定義。它在每個人心目中的理解、認識存在著較大差異。執行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國企業家保羅・托馬斯和企業管理學家大衛・伯恩提出。一種說法是完成計劃的能力。此時“執行力”是與“計劃”、“目標”相對應。另一種說法是指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和策略。簡而言之,企業執行力就是一個將企業既定任務及時、精準、有效按計劃實施的過程。

  2 當前企業執行力不強的原因

  一組織缺乏良好的執行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定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高效的執行最終目的是在組織內部建立一種執行文化,這種執行文化所體現的價值觀就是組織文化的核心。在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由於“刑不上大夫”,因此當領導做出了有悖於執行力的事情後,往往會免於追責。長此以往勢必造成企業執行力文化缺失,客觀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二缺乏系統的執行體系

  忽視體系、結構、整體,是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大部分的企業中,常常重視個人的執行效率卻忽視組織的執行力,以為只要將個體的執行力提升,就可以完全掌控整個組織的執行效果。實際上企業是一個完整的組織體系,缺乏系統的執行指導方案,缺乏整體的執行佈局,僅僅依賴於單個個體的執行力加總,只會分散組織的執行合力,降低協作效率,導致企業內部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從長遠角度看,必然影響到整個企業的執行效率,進而威脅到企業的成長髮展。

  三制度本身存在問題

  企業完善的制度是執行的前提,對於組織執行力的完善,嚴謹制度的創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果制度出了問題,執行力也就會變得南轅北轍。很多企業經常出現“朝令夕改”的現象:上午釋出的一項政策或制度,下午就收回或者又反覆調整。如此常常令員工無所適從,以至於當上層真正有效的制度、規定出臺時也會遭受下級質疑,不敢輕易執行,加之某些制度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最終導致執行效率降低,成果不佳,甚至帶來組織人心渙散,凝聚力下降。

  四運營流程設計不科學

  科學的運營流程是企業戰略決策得到有效執行及戰略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運營流程的主要內容體現在運營計劃中,目前在很多企業仍然存在著運營流程不暢的現象,致使企業戰略層佈置的工作很難順利地推進下去。有資料顯示,處理一個檔案只需7分鐘,但是在中途耽擱的時間卻可能達4天。常常一件普通的任務需要多個部門層層審批,導致具體執行人員疲於奔波,失去耐心進而影響到最終的執行效果。

  2 提高企業執行力的現實舉措

  一建立高效的執行文化。

  建立高效的執行文化,就是要把執行力作為企業發展的嚴格準則和最高目標,並將其內化為員工的一種日常行為習慣,貫穿於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一切不利於執行的潛在隱患都應立即消除,並建立一種積極進取的執行氛圍。一是用統一的價值觀引領行動,讓員工在企業價值觀的指引下迸發出強大的執行力;二是營造“求真務實”的文化,打造高績效的執行力文化,必須形成求真務實的文化氛圍,杜絕“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現象發生。

  二規範內部運營流程。

  規範的內部運營流程是企業執行任務的戰略保障。戰略任務的執行是一個複雜和長期的過程,依賴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和相互協作。如果一個環節發生錯誤,就可能導致整個戰略任務被擱淺。因此,規範企業的內部運營流程,就是要從各項步驟、程式上保證執行過程的及時性、有序性和完整性,儘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執行環節,確保重要的戰略任務可以優先執行,讓組織成員可以在各項任務執行中分清輕重緩解,確保整個執行過程順暢進行,從而提高整個組織的執行效率。

  三打造高績效的團隊。

  面對日益精細化的社會分工,個人力量和智慧常常顯得蒼白無力,即便是能力特別突出的人,也依賴他人的幫助。企業執行力的阻力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員工之間的隔閡和資訊不對稱。在企業運營過程中要刻意強化員工的合作意識,並對員工的協作任務進行明確規定,創造更多團隊合作、共擔任務的條件和平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也應在績效考評中將團隊業績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促進企業成員能將各自的“分力”集結成整個組織積極向前的“合力”,在提升個人執行力的同時更加強化企業的整體執行力。

  四建立能上能下的動態激勵機制。

  企業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動態激勵機制,以業績確認人才、確認幹部、確認員工。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全體員工都應處在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員工通過努力都應擁有升職、加薪和獲獎的機會,同時也應建立嚴格的競爭淘汰制度,給予員工降職、減薪、解聘的緊迫感和壓力感。要給想幹事、能幹事、不出事的員工更大的舞臺,讓他們在更大的空間施展自己的才華。同時也要將不幹事、幹不成事的人進行崗位調整。讓整個企業形成你追我趕、齊頭並進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樊燕,宋紀偉.企業執行力的鑄造[J].企業經濟,200806.

  [2]白仁文,賈鼎.我國企業執行力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0907.

  [3]朱國平.提升企業執行力的系統三要素[J].中國經貿導刊,200914.

  [4]薛佔新,王巨集圖.激勵機制對企業執行力文化建設的作用[J].科技與管理, 200807.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