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一位哲人曾說過: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分左、中、右。同樣,我們教學中會發現學生學習也分好、中、差。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是培養、教育下一代,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要想盡可能多地為社會培養合格建設者,轉化後進生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須面對卻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轉化每一位後進生,使他們充分發揮潛能,徹底“脫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轉化後進生,首先應該查詢原因.
        1、後進生同學一般天賦不一定比優等生差,但學習品質可能有不當之處。比如:胸無大志,沒有遠大理想,也沒有奮鬥目標。由於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上課精力不集中,或走神發呆,或玩東西,或看課外書,或東張西望引逗別人,作業不會就抄,純粹為了應付老師。學生陳**,七年級入學時,老師們反映他學習理解力強,有頭腦,但時間一長,發現該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把聰明用在學習上,只是在玩法上比別人高明。久而久之,堆成的問題如小山,於是考試成績越來越差,自暴自棄的心理也越來越重。
        2、造成後進生的客觀原因來自於社會、家庭和學校。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人發財致富的思想日甚。確實,有個別人一無學識,二無學歷,卻輕易地成了大款,發了大財。一時間,“讀書無用論”抬頭,有的學生家長對子女的學習認識不高,要求不嚴,甚至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學生就會由厭學發展到逃學,由逃學發展到輟學。學生羅明,上課經常遲到,作業也不認真。請家長到校後才得知在家從小對他要求不嚴,他父親說管不了。實際上,這是對上學思想認識不高在行動上的反映。再有,社會上的一些腐敗現象,職工下崗現象,不健康的影視,不正確的觀點的流行,對學生來說,由於年紀輕,經驗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和前途有的還沒有形成,極易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導致厭學思想。
學生劉建枚,八年級下學期想和父親外出打工掙錢,不想上學了,最後,老師下了很大力量,才做通了他的工作。另外,在學校,一般教師往往偏愛優等生,對差生缺乏耐心,發現問題常常小題大做,動輒請家長,或停課反省。致使後進生逆反心理日甚,破罐破摔不求進取。
        二、教師要正確運用教育手段,尋求正確途徑,做好轉化工作.
        1、開展愛心教育.
        師愛對後進生的轉化猶如催化劑,具有愛心的教師對後進生都是“一分嚴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師應真誠地愛護學生,充分信任學生,積極地鼓勵,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肯定。著名教育家愛墨森說:“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優等生過分青睞,而對後進生往往不屑一顧。久而久之,後進生自己也把自己置於課堂之外,造成注意時間短,注意穩定性不強。而注意力又是順利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引導後進生集中注意力。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並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後進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講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向後進生提出問題,儘量給予他們更多的參與機會,他們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並適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答錯了也要微笑著給予鼓勵,後進生就會因老師的表揚或微笑增強自信心。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奧祕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我覺得對後進生更應不忘激勵、喚起和鼓舞。同時教師在設計練習或作業題時要體現出梯度,由易到難,量力而行,不必強求。考試時也可把試題分成兩類,降低後進生的試題難度。這樣,後進生答起來容易,又可獲得高分。這些做法,就能使後進生有了向上的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教師絕不能歧視這些後進生,要用愛去溫暖他們冷卻的心,激發他們逐漸泯滅的自尊心。
        2、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前面談到了關於後進生產生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原因,就要求教師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有機地利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處處嚴格要求他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訓練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有的後進生家庭環境不好,形成了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他們對校規校紀表現出不適應乃至厭惡,對老師處處牴觸。對這些學生的工作應主動真誠,尊重他的人格、習慣和隱私,吸引他們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增加與同學友好交流的機會,發展他們的安全感和友誼感,使這些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消除把自己的不足歸咎於先天資質不足或“老師討厭我”等消極認識,逐漸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增強其自信心。同時,要注意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鼓勵,要給學生創設各種機會,開展“特色比賽”,評比學習進步標兵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譚瑞玲家境貧寒,一家四口住在兩間半危房中勉強度日,由於自卑,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家庭情況,在同學面前總是表現出家中條件好。通過家訪,耐心地對她進行引導教育,才把她從家庭不幸的陰影中解放出來。後進生由於長期處於不被重視的地位,因而老師隻言片語的表揚都可能使他們激動不已,成為他們進取向上的動力。還應看到後進生都有可取之處,有他們的閃光點。老師要善於選擇突破口,把握有利時機,要不失時機地讓他們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產生成功感。逐漸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和老師建立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