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弱智兒童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論文摘要:與普通學校的教育相比,弱智兒童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有許多更為特殊的內容,本文結合某培智學校的一堂語文課,從教學態度、專業技能知識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闡述了對從事弱智兒童教育教師的要求: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耐心和信心;其次要掌握相關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和特殊教育學知識以及弱智兒童教育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最後教學方法要有多樣性、靈活性,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弱智兒童教育;教師;要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而從事弱智兒童教育的教師,由於弱智兒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與普通學校的老師相比,其教學目標就是幫助弱智兒童獲得學習、做人、生存的能力,能夠自食其力,甚至是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不是成為家庭、社會的負擔。所以,作為從事弱智兒童教育的教師,要從教學態度、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方法三方面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師素質。 
  一、教學態度: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耐心和信心 
  弱智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導致了在生活、學習能力上與普通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具備吃苦耐勞、奉獻愛心的高尚品質。①有愛心。包括熱愛自己的特殊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滿腔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被愛的溫暖,認識到自己的價值。②有耐心。弱智兒童先天不足,靈氣缺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耐心教導,不厭其煩,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在《國旗》這一節40分鐘的語文課中,老師一直在教學生國旗、五星紅旗、升國旗這幾個概念,不厭其煩的讓每個學生朗讀,糾正發音,帶領學生做遊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直到下課還是保持著充沛的熱情。③有信心。對自己的教育事業有信心,也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歧視每個學生,平時注意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表揚,對他們寄於信任。在《國旗》的課堂上,教師的表揚頻率是很高的,每個學生回答完問題都會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對重度弱智和自閉症的兒童,在一開始教師忽視其在課堂上的不專注,但是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及時給予鼓勵來強化,在課堂的後半節,學生的注意力明顯提高了。在肢體訓練課上,教師耐心的幫助學生做各種訓練,對於難度較大的動作,採取逐步實施的方法,不斷地鼓勵學生去嘗試,在學生完成動作後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 
  二、專業知識 
  1.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尤其是特殊教育基本知識。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自己的教學課程專業外,還要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從事弱智兒童教育的教師還要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識。有研究對特殊教育教師進行調查表明:有76%的教師認為“兒童發展心理學”重要,58%的教師認為“人體解剖生理學”重要,高達91%的教師認為“特殊兒童個別方案的制訂”很重要,也有70%以上的教師認為“特殊教育的概念和分類”、“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等非常重要。可見,掌握相關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和特殊教育學知識,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從事弱智兒童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2.掌握弱智兒童教育的基礎知識。這是從事弱智兒童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兒童智力篩查、兒童社會適應性行為測量、弱智兒童教育及評估、弱智兒童心理學、弱智兒童教育安置及教材教法等。其中,有70%和69%的教師認為“兒童智力篩查”和“兒童社會適應性行為測量”重要,其他內容重要性也都在60%以上。此次參觀的培智學校除了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基礎課程以外,還設定了康復課程以及特奧班,並且已經擁有適合中重度智障學生的校本編排課本,力求做到語文課生活化、知識形象化、語言生動化,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3.掌握一定的專業教學技能。教學物件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運用一定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多種教學技能,包括現代教學手段、音樂舞蹈、教師口語、美術、遊戲等。其中85%和84%的教師認為現代教學手段和教師口語很重要,其他各方面的重要性也均在60%以上。參觀的語文課上,教師製作的課件畫面鮮明,色彩豐富,十分生動有趣,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有幫助。 
  三、教學方法 
  1.遊戲法在弱智兒童教學中的應用。弱智兒童的智力水平比正常兒童低下,在教育教學中,弱智兒童的學習興趣範圍狹窄,注意力較難集中,接受知識的能力小,缺乏獨立思考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遊戲教學的特點看,遊戲教學法比較適合弱智兒童教育。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起來有以下三種:①串演式遊戲,就是教師以教學程序為線索,在教學各環節安排遊戲活動,其目的在於激發弱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理解學習內容、掌握教材。②演示式遊戲,就是把新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特別是在落實新知識的重點與突破難點時,要讓學生儘快感知新知識,就必須給學生一個形象強烈的刺激,這種演示式的手段,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③操作式遊戲,就是教師根據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在遊戲中指導學生動手操作,以此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充分鍛鍊手腦並用的協調性,並在操作中認知、感悟、獲得經驗、發展能力。 
  2.先行組織者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弱智兒童記憶力差,學習能力低下,有較明顯的學習障礙。他們對所學習的知識不會融會貫通,也不能熟練的將已有知識運用在適當的環境中。先行組織者的特點恰好可以彌補弱智兒童這些方面的欠缺。它通過設計組織者、改進教材的組織形式與呈現方式,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適當的固定點,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有意學習的心向,避免了不必要的機械記憶。在《國旗》一課中,教師先是教學生認識國旗,然後將與國旗有關的知識結合起來講授,讓學生在語文課中不僅學到了拼音、漢字,而且學到了升國旗時的要求,真正做到了語文課的生活化。 
  3.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技能中也提到,教學技術手段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教學技能,其中多媒體教學運用最為廣泛。對於弱智兒童的教育來說,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一些他們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通過錄像、幻燈片、動畫等具體化,加深他們對問題的理解。也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而創造出最佳的學習環境和心態,並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學習。當然,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彌補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只能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技術輔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與課堂講解、板書、互動、反思時間的關係。在《國旗》的教學中,教師沒有一直採用多媒體教學,而是與傳統的板書、演示實物相結合,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充實,教學節奏更加合理。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事業,我們不能只關注於健康的學生,讓那些智力低下的孩子也擁有學習的機會,獲得生存的技能,而不是給家庭、社會造成負擔,這是目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普通教育的教師相比,特殊教育的教師有著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懷著滿腔的熱情和期待,奉獻於其中。他們付出了很多,甚至犧牲了很多,但是正是因為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對這些孩子的熱愛,他們樂在其中。培智學校之行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 
  教育事業也是一項長久的事業,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體系,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制訂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