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論文

  青春期是人生髮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加強青春期教育意義重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創新青春期教育,我們這樣行動》

  【摘要】青春期是人生髮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加強青春期教育意義重大,對於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學校來說更是如此。文章就湖北省潛江市周磯逸夫小學堅持課內與課外、學校與家庭緊密結合,通過成立青春期服務站、辦《美麗青春》報等多種形式開展青春期教育的措施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青春期;青春期教育;家校結合;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2-0070-02

  青春期是少年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相關社會調查和統計結果顯示,當前我國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年齡一般在十一二歲甚至更早這與生活水平提高、營養缺乏健康指導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在六年級學生中,女孩子基本上都踏入了青春期,男孩子也有一半左右踏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在這個時期,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快速發育,且日漸成熟。這一階段也被稱為人生的“多事之秋”:孩子們的身體發育與心理髮展會出現諸多情況,其中“性發育”就是極其顯著、敏感而又不可忽視、不容迴避的問題。面對這一重大問題,一些孩子出現了茫然甚至焦慮、恐懼的症狀,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勢必影響其健康成長。

  我校此處指湖北省潛江市周磯逸夫小學,下文同是一所農村小學,60%以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父母由於常年在外打工,無暇照顧、撫養他們,導致其有了問題無處訴說,以至於出現早戀、輟學等現象,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針對青春期教育嚴重缺失的實際狀況,2011年7月,我校建立了青春期服務站,由兩名中年教師其中一位是副校長和兩名青年教師兼職擔任輔導員,向學生傳授青春期知識,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特殊時期。

  1. 辦校報,講授青春期知識

  學校服務站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辦報,利用報紙宣傳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成長,提倡家長騰出時間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生理變化和心理動態,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並細心呵護其健康成長。每年從3月上旬開始,六年級學生就會陸續領到4期八開小報《美麗青春》:第一期的主題是“關心孩子的發育”,向家長及孩子提供青春期發育的參考指標身高、體重、性徵等、營養指標、科學作息習慣等,以及女孩子經期衛生指導;第二期的主題是“做孩子的貼心人”,向家長說明孩子會出現的種種心理特徵,指導家長細心洞察孩子的內心狀態和情緒變化,並與家長探討應對策略;第三期的主題是“保護孩子的性安全”,向家長提示管理孩子的具體方法。比如,不許孩子隨便在家以外的地方留宿,要求孩子的穿戴不能成人化,等等;第四期的主題是“讓青春更美麗”,提示家長正確對待孩子與異性交往的情況,尊重孩子的隱私,提醒家長積極而謹慎地對待孩子青春期的異常行為,並引導孩子樹立健康偶像、崇尚真善美,培養一兩項健康愛好等。

  2. 建立家校平臺,促進家校交流

  2016年,我校建立家校互動平臺,通過這一平臺,教師能夠及時解答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於遠在異地的家長,服務站還通過電話、簡訊、微信與家長交流,同時提醒家長無論多苦、多累都要與孩子經常通話聯絡。

  3. 利用多媒體班班通普及青春期知識

  學校在向家長宣傳青春期教育重要性的同時,還充分發掘相關資源,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向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青春期教育。比如,組織男女學生分性別觀看視訊,瞭解生命是怎樣產生的,知道男女間性接觸就可能懷孕,所以要堅決保護自己的性安全;瞭解青春期的生長髮育規律,知道怎樣從容應對。通過對照學習,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高、體重狀況是否優良,性徵發育是否正常,飲食衛生、營養均衡是否達標,有無睡眠不足等情況,從而逐步學會科學地對待學習、娛樂和生活。

  4. 請輔導員進班為學生作青春期知識講座

  隨著性別意識的不斷增強,性發育日趨成熟,孩子們自然會產生諸多生理變化和心理問題。在輔導老師的疏導下,讓每個孩子都能懂得責任與成長相伴。這裡所說的責任,就是作為社會成員的社會責任,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愛護自己。具體表現為:①珍愛自己的身體。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讓別人觸碰重要部位,包括臉蛋、嘴脣、胸部、大腿以及臀部等。②女孩子衣著應大方得體,不能濃妝豔抹,若夜晚出行必須有家長陪護。③少男少女都不能吸菸、酗酒,更不能進入少兒不宜的場所。若在面對“強大”性侵犯的威脅時,要學會機智自救或向他人求助。二是不能去傷害別人,要尊重他人,不做令對方反感的事,以免給自己或他人未來的生活帶來長久的痛苦。

  5. 提醒孩子們遇到青春期的煩惱時應求助他人

  教師應經常提醒學生,如果遇到煩惱,可以及時、大膽地與父母交流,也可以及時給輔導員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談談自己的身體變化,心裡想些什麼事、擔心什麼,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等。這既是孩子們的傾訴渠道,也是他們的救助渠道。只有通過有效輔導,孩子們才能找到解開煩惱的鑰匙,並感受到來自父母及老師的關愛,從而對生活充滿信心。

  6. 倡導和諧相處,做陽光少年

  學校通過開展“同學友情要珍惜”大討論,一方面讓孩子們明白,他們對異性同學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事。與異性同學一起學習、遊戲完全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應提醒他們,不要異化同學之間的友誼,無端地破壞同學之間的和諧關係,而應以陽光的心態,用責任心對待異性同學間的正常相處。若發現有孩子通過紙條等方式向他人“表達愛慕”,教師應及時制止,但要避免當眾批評學生,以免傷害其自尊。同時,輔導員還應積極介入情感疏導,幫助孩子們渡過這一難關。

  7. 開展系列班隊活動

  學校結合六年級科學教材第一單元“我們在成長”的學習內容,以“走好人生之旅,展望精彩人生”為主題開展系列班隊活動。①指導孩子們建設“成長檔案”,收集、整理從小到大的成長“證據”,如照片、有紀念意義的小物件,自己的日記、作文、作品、成績單,以及獲得的獎狀、獎品、禮物,等等。接著,教師從中徵集一批較好的“檔案”,讓孩子們分享、學習,以激勵他們珍惜親情、友情,珍視榮譽,悅納自己,愛惜自己,熱愛生活。②憧憬美好未來,無愧青春時光。教師應經常鼓勵孩子們爭做有高尚追求的人,從而激發他們的正能量,陶冶其向上、向美的情操。

  回顧這三四年努力,我們深感欣慰:孩子們一張張陽光燦爛的笑臉就是我們的成績單,家長的一聲聲“感謝”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獎賞!青春期教育是生命科學的重要一章,是人生成長的重要一課,也是全社會應當認真對待的一課,這一課我們已經不再糾結、不再茫然、不再敷衍、不再措手不及。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的“人生”,對待每個孩子的“青春期”,既是對科學的尊重,也是對每個生命個體的尊重,更是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尊重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