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差生輔導計劃

  在語文的教學中,要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把握成功。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情況分析

  從作業、卷面分析及平時表現發現本班學困生佔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礎打得不夠紮實,遺忘性差,記憶力差,家長不夠重視其學習等等綜合因素。這部分學生大多有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自卑感強。學困生由於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進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二、作業完成得較差,怕受批評又學會了撒謊,上課發言也不積極。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對待學困生的輔導方面將採取以下方法。

  二、具體工作目標和措施

  一發現閃光點,創造成功的機會

  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要積極引導他們參加教學活動,多鼓勵他們, 發現閃光點。就算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的字很漂亮”、“你坐得很好,老師喜歡你……”也能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師生之間應在合作、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和思想的轉化,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學困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挑選班幹部時應加以考慮,讓他們也能擔任一定職務,在集體中發揮作用。

  二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多花一些時間瞭解學困生,理解他們,尊重愛護他們。在課堂上優先對待他們,不要總把目光停留於優等生。要心裡時刻裝著學困生,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如面對調皮掏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有涵養,不要急躁衝動,要機智地巧妙化地讓問題留到以後再想辦法妥善處理。

  三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學困生普遍存在基礎不紮實的情況。從簡單的、他們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複習一、二、三年級的字詞及課文,定時到老師處進行資訊反饋,檢查複習效果,及時在班裡表揚鼓勵。亦可求助於成績好的同學或老師。 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老師做做小事、抄抄寫寫,幫老師把卡片塗色。叫他們做,亦即從側面說明老師重視他們,看得起他們,沒有遺棄他們。他們的心裡總會有小小感激。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吧!”在談心、交往的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過來,可進行有關學習的交談,用行動去證明你作為老師的是從心裡面想他們學好。

  四結對幫助, 齊抓共管

  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管理作用,與家長多聯絡齊抓共管,促其進步。另外,給予他們特別的幫助,選擇一個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並且做到教師在課後對他們進行輔導。

  五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輔導。比如:字詞、背誦、練習冊中的問題,及時處理,讓他們消化吸收。

  六持之以恆,鞏固習慣

  學困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覆、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學困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覆,是一種正常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覆抓,抓反覆”,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相信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規律,瞭解學生心理,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二

  學習上的學困生:

  1、分析每個學生,指出缺點,使其明確不足在哪,同時發現優點,樹立信心和上進心。

  2、在日常的教學中,提出嚴格、明確的要求,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當天必須完成的學習作業量等。

  3、在課堂上儘可能的多關注學困生,視當堂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多給予他們回答問題和表現自己的機會,瞭解學生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課後多加以督促,利用空餘時間對課堂所學內容查漏補缺、加以輔導。對於自控力差,不夠主動、自覺的學生要求定時、定量完成。

  5、發動小組內同學還有小老師的力量。

  6、與家長保持聯絡,交流溝通,讓家長配合學校的工作一起來監督孩子的學習,共同幫助孩子進步。

  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上的學困生:

  1、分析每個學生,指出缺點,使其明確不足在哪,同時發現優點,樹立信心和上進心。

  2、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提出嚴格、明確的要求,如學習態度端正、認真、課堂上作業上應有的表現等、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哪些?對照自己的不足在哪?藥如何去端正?。

  3、觀察、瞭解、談話,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要及時發現不良行為習慣的苗頭,視情況、程度或談話、或批評,端正態度,知錯改正。

  4、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適當給予鼓勵,樹立信心,更好的揚長避短。

  5、開展小組競賽,利用學生的團隊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自己的行為。

  6、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家校合理,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初級中學裡,學困生是一個客觀存在群體。學校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他們行為懶散、精神頹喪、成績不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學困生是相對的、變化發展的,學校沒有一成不變的學困生。根據我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和對學困生的觀察、交流,我覺得學困生並不是智力上有嚴重障礙,也不是無法教育的,學困生並不是不想學好,也並不是沒有理想或美好願望,只是他們的自我感覺太差,沒有信心,沒有幹勁,缺少士氣。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行動起來,關注學困生,針對學困生的實際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經過長期的、艱苦細緻的努力工作,學困生一定會轉化為好學生。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一個複雜的、艱鉅的工作,做好這個工作需要從許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會的支援與幫助。眾多方面中,我認為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努力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顯得更為重要。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在教育實踐中體現出來。

  學困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見、相對獨立的人,學困生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關心,渴望能融入集體之中。如果我們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讓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溫暖,他們就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樂於接受教育。為此,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去滿足他們的正當需要,觸動他們的心靈,喚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矛盾和鬥爭,使他們由“我是學困生”的心理轉變到“我並不差,我也有好多

  被老師、同學發現的優點”,從而對自己有信心,不再消極地面對人生。

  眾所周知,學困生分三種,一種是學習成績差的,此類學困生大多是學習上有障礙,諸如基礎差,學習觀念淡薄、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上進心,學習方法欠缺;一種是紀律差,成績時好時壞的、有點小聰明的調皮學生;另一種是成績差、紀律也差的雙學困生。無論是哪種學困生,他們的校園生活都是暗淡的,生活在老師的冷眼、家長的呵斥、同學的戲謔、集體的排斥之中,缺乏應有的關愛、尊重和信任,最終是破罐子破摔,繼續差下去,一步步走向錯誤的人生,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老師可惜、家長疼心、自己長大懂事後傷心。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日常的工作實踐使我明白了轉變學困生的思想、態度、作風的重要性。因為後進學生首先成績大都是中下的,紀律差的通常也是成績差的。面對一班單差或雙差的學生,要把教學成績搞上去,不砸破學生心中“我是學困生”的堅冰是不行的。因此,我採取以下方式破冰曖學生的心。

  首先是拉近師生距離,親近學困生,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關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學關係,使他們感到老師並沒有拋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們,班集體歡迎他們,從而喚起他們的自尊自愛、自強。這樣學困生就會漸漸向班主任開啟心靈之門,轉化也就水到渠成。我班的駱小東同學,文化基礎差,作文一個字也寫不出,最起碼的拼音識字都困難。這樣的學困生很容易使老師對他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滅。由於他什麼都不懂,上課難免不睡覺、吃東西,找人聊天。我理解他這種無奈。為了使他上課有所作為,我每堂課都給他佈置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如抄生字、背記註釋等。當他有所進步時,不忘在全班表揚他。由於我沒有放鬆對他的學習要求,漸漸地,他在上課時也會聽一些課了,成績也由開學初的3分、9分、17分慢慢地升到30多分了。

  其次是委以重任,讓學困生體驗成功。學困生雖然毛病較多,但他們身上不是沒有優點和長處,只要細心洞察也不難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學困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但若委以他們一些非學習上的事給他們做,他們會覺得老師是信任他們的。如我對上例中成績差的學困生,徵詢他意見安排他午休值日,有清潔衛生的勞動讓他去做,讓他當勞動委員、公區值日組長,他都欣然接受。由於老師經託他參與班級管理事務,不把他當學困生孤立看待,使他覺得自己是班集一分子,在班裡有價值,能夠為班集體服務,從而消除自卑心理,覺得“我能行,我是老師的好幫手,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學習上、紀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後,不斷上進,嚴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趕上前面的同學。

  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如同良醫用藥:要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著手於“診斷”,對學困生進行全面瞭解,全面分析,從中找到學困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瞭解學困生的性格愛好,主要優缺點及落後的原因,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如何?然後有的放矢,幫助他改正。

  曉之以理,施之以情。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學困生更需要集體的溫暖與師生的愛和信任。因此師生關係融洽是轉化學困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要正確地對待學困生,做到“四不”,“三會”。即不歧視,不排斥,不粗暴,不揭舊病。要與優生一視同仁;會批評,會談心,會表揚。然後曉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學及家庭、好友巧妙地使之密切與老師們結合,達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

  趁熱打鐵,持這以恆。“學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轉化,就要趁熱打鐵,圍繞這一點,要抓住時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變厭學為樂學,誇美細斯認為:“求知和求學的慾望應該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發起來”。一旦激發起來,就要防止逆向轉化,所以必須持之以恆,對於出現的漏洞給予堅決的堵死,毫不鬆懈,長期以來,學困生的潛力得以發揮,興趣愈來愈高,成績就不斷提高。

  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把握成功。在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深知成功是學困生最感喜悅的事,因此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我十分重視學困生的“成功”。在班上,每一次班會,我都要把學困生的事蹟向全體同學介紹,儘量使有進步或有進步傾向的學困生評為進步生,使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強化他們的意識,樹立成功的信心,同時經常督促、激勵其前進。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複雜而有辛勤的勞動,也是一項艱難而長期的工作,決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斷的開拓探索前進,不斷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