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藥學論文

  藥學對全人類的健康發展,種族繁衍與發展,有著巨大貢獻。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現代生物製藥技術在醫藥領域的應用

  摘 要:當前,現代生物技術在人類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舉措,因而逐漸形成發展速度快、規模大的現代生物製藥產業,也是截至目前生物技術應用最多的新領域。本文就幾種常見的現代生物製藥技術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應用情況作了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技術;生物製藥技術;醫藥領域;製藥

  現代生物製藥技術是當今生物技術應用和研究的重點,也是現代生物技術最先引入和普及的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應用範圍、使用成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六成以上的藥物都來自生物技術合成,究其原因是因為生物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傳統制藥技術造成的原材料浪費、節約資源,並能更好的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確保人類身體健康。

  1 現代生物製藥技術概述

  當今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也是各種人類疾病頻發的階段。面對這種時代背景,生物製藥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著社會各領域蔓延,已成為保健食品、生活用品、醫藥等領域常見技術手段,特別在現代醫學領域更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解決了過去人類無法醫療的各種疾病,極大提升了人類壽命和身體健康水平。

  生物製藥技術作為一門綜合、系統的內容,它包含了醫學、生物學、醫藥學等多門學科,並充分的利用了分子生物、分子遺傳學、生物工程等基礎科學。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各種先進製藥儀器的產生,生物製藥技術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已成為當今社會中發展最活躍、最迅速的新興技術產業。目前,我們常見的生物製藥技術包含了基因工程技術、酶及細胞固定化技術、細胞工程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為製藥產業的發展開創了一條嶄新道路,為解決人類醫藥難題提供了最有希望的技術依據。

  2 現代生物製藥技術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應用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生物技術研究成果都應用在醫學領域,其中醫藥製藥領域佔據著很大的比例,這也引起了醫藥工業生產體系的重大變革。為此,下面我們有必要就現代生物製藥技術在醫藥領域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研究。

  2.1 基因工程技術在醫藥領域的應用

  活性因子與激素是當今人體生理代謝和機能調節的主要物質,它以活性強、診療效果明顯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關注。但在實際應用中,這些物質在自然界存在很稀少,而不管是從動物還是人類身體中提取,難度都相當大且困難重重,這種有限的來源與無限的臨床診療需要之間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現代生物製藥技術的應用則有效的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就拿胰島素來說,它在糖尿病診療方面效果十分突出。在過去,胰島素主要是從動物體中提取,一方面資源匱乏,而且價格也不便宜,而採用基因工程來提取胰島素,則不僅減少了因為胰島素提取而對人體和動物造成的危害,另外可以通過基因重組技術來實現大量的生產與製作。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得出,在胰島素提取中,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的發酵罐中可以提取10g的胰島素,相當於從450kg胰臟中提取的胰島素總量。人體中的胰島素通常都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產生的,產量非常細小,這種激素在人腦垂體前葉中分離純化提取,不僅難度非常高,而且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預計,未來工作中業界必然會更加重視基因工程的研究。現如今,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胰島素提取已成為醫藥領域的常見手段,這種激素已經廣泛的應用在相關臨床領域,且很好的滿足了臨床診療需要。

  2.2 酶及細胞固定化技術

  酶催化技術、微生物轉化技術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生物製藥領域,成為製藥工程中的常見方法。但是一直以來,這種生物製藥技術在藥物藥性、藥物品質方面存在不足,而酶與固定化技術的結合則有效的彌補了這方面的問題,在製藥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我們常見的犁頭黴素生產氫化可的鬆、乳酸菌轉化的蔗糖等藥物中經常見到。在原青黴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他們用聚丙酞胺凝膠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狀固定化酶已投人生產,其表面活性為100~150U/g,lkg固定化酶可生產500kg6~APA,能連續反應300次,他們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轉化率達到85%~90%,反應次數達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後活力可維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細胞、特別微生物細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藥物的合成中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用固定化酶的膜反應器分離布洛芬可得到許多有光學活性的化合物,體外試驗證明其S~異構體比R~異構體活性高100倍。酶及固定化技術直接用於臨床。酶通過微囊化過程固定在0.2~0.3un厚的半透膜內,組成20~1000u,m的人工細胞,再配上固定的氦吸附劑就組成了初步的人工腎。近年採用多種固定化系統組成的人工腎可在體內反覆返轉具有顯著臨床效果。

  2.3 細胞工程及單克隆抗體

  植物細胞工程培養技術為開闢藥物新資源、使微生物原料生產工業化、保護自然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中醫臨床應用之中,中草藥數千種,其中89%來源地植物,初始靠手集野生資源,最後鑑於野生資源有限,及不斷開發利用,難以滿足需要,許多名貴藥材如天麻、人蔘、當歸、黃茂等均採用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其所含有效成份較天然植物含量高。由此可知,植物細胞工程將為人類創造一代新型中藥製劑造福人類。動物細胞培養技術主要以植物的微生物難以生產出蛋白質類藥品,並實現工業化、商品化。英國韋爾科母公司採用8立方米培養罐培養生產。一干擾素為工業化動物細胞培養典型例項,被稱為“超大規模”動物細胞培養獲得成功。1975年英國科學家通過淋巴細胞與骨髓細胞融合產生的雜交瘤,經體外培養、分離可得到一些無性繁殖細胞株,它們能分泌免疫學均一抗體。這種抗體為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一經問世顯示巨大生命力,由於單克隆抗體目前在醫藥領域具有特異性強、操作方便等特點,因此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單克隆抗體代替傳統的抗血清用於臨床診斷。由於單克隆抗體對相應抗原結合,具有高度專一性,因此有人試用腫瘤抗原的抗體作為抗腫瘤藥物的攜帶者,將藥物導人腫瘤細胞,從而使腫瘤藥物有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這種由單克隆抗體和抗癌藥物組成的導向藥物為“生物導彈”。近年來,應用單克隆技術的單克隆抗體與同位素結合還可進行體內定義診斷。抗癌藥物有阿黴素、絲裂黴索、阿糖胞昔、甲氨喋吟、新制癌素等。

  結束語

  總之,現在生物製藥技術在製藥工業上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傳統生物製藥相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其應用價值不可估計。有人預言,在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物製藥技術將迅猛發展,對開發醫藥新產品,創造新工藝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成,錢坤.淺析生物製藥技術在西藥製藥中的研究應用[J].品牌下半月,20122.

  [2]李珂.現代生物製藥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8.

  [3]閆景晨.我國生物製藥技術在西藥製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027.

  篇2

  簡述我國西藥製藥常用技術工藝分析

  摘要:西藥,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從西方引進的藥品,其主要是相對於中藥而言的。西藥是配合西醫治療技術的藥物,相較於中醫技術,西醫的治療效果更加快速,對於一些急性病症的治療是非常有必須要的。而要更好的保證治療效果,是離不開相應的藥物配合治療的,而藥物的質量又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為此,加強對西藥製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是當前藥品質量監管的重要內容。本文中,筆者從西藥製藥的技術工藝這方面進行分析,來探討藥品質量的控制問題。

  關鍵詞:西藥製藥 技術工藝 裝置 編制 發展

  受各種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引進西醫的時間較晚,對於西醫製藥與質量檢測的各種技術與裝置儀器都還不夠完善,這極大的阻礙了我國醫學水平的整體提高。為了能夠更好的對西藥製藥質量進行管理與控制,以保證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就必須要在西藥製作的過程中進行加強對生產工藝與生產技術的管理與控制。另外由於我國西藥生物製藥開始應用的時間較短,各種生產裝置、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生產管理以及生產質量控制等都還不夠成熟,如何解決當前我國西藥製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合理引進和應用先進技術與工藝,提高我國西藥製藥水平和西藥生產質量就成為了我們研究的重點問題。

  1、常見的西藥製藥裝置的研究

  近年來,優良製造標準GMP這一概念的提出與應用極大的促進了我國製藥工程的發展,這主要得力於在GMP中對製藥裝置所提出的各種要求與管理,主要內容有關於製藥裝置的選型、安裝與設計等各種影響到製藥質量的因素的規範與要求,例如,製藥裝置必須要便於清洗,容易進行消毒滅菌,裝置的使用必須要簡單易行,且保養與維修較為方便等等,這樣就可以極大是減少因失誤所造成的事故發生數量,同時也更利於保護環境,減少汙染。

  新建的和實施GMP改造的藥品生產企業都迫切要求購買符合GMP要求的製藥裝置。製藥裝置是否符合製藥工藝要求,怎麼樣的裝置才符合GMP要求,GMP對製藥裝置在外觀、結構設計、檢驗、線上監測控制、驗證技術指標等方面有什麼要求等等,是選擇裝置時必須明確的重要問題。而製藥工藝的複雜性又決定了裝置功能的多樣化,製藥裝置的優劣也主要反映在能否滿足使用和潔淨環境的適用性上。另外,製藥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如何提高綜合利用率、挖掘生產潛力、延長裝置使用壽命等,這些也都成為現代製藥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強競爭能力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裝置管理如何與GMP管理相適應以確保藥品生產的順利進行,是企業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西藥製藥常用的技術工藝分析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西藥的製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製藥工藝也在不斷完善。目前,我國的西藥製藥通常都是以公司、車間這種二級操作方式來生產製藥的,因此其製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公司工藝技術與車間工藝技術互相配合應用來完成的。

  2.1公司工藝技術分析

  公司工藝技術分析主要是分析考核各車間產品質量、技術經濟指標和技術進展情況,找出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提出解決辦法,總結規律性的經驗,指導全公司的生產技術工作。工藝技術分析活動由生產總監主持,技術管理中心負責綜合,會同質量部、供應部和生產車間對各項技術指標完成情況作全面分析,每月季組織車間和有關部門工藝技術人員召開一次分析會,並記錄備查。

  2.2車間工藝技術分析

  車間工藝技術分析主要是總結分析技術經濟指標升降的趨勢和原因,檢查革新、技改措施和“三廢”治理等進行情況和效果,提出車間可自行解決的辦法、措施和要求公司組織解決的生產技術關鍵問題。車間技術分析活動由車間主任主持,工藝技術主任或工藝技術員負責綜合,對車間技術經濟質量情況進行分析,及時採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和保證生產的穩定、均衡和技術的不斷改進提高,每月末組織班組長和技術、裝置等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分析會,並記錄備查。

  3、技術經濟指標的編制下達和考核

  3.1技術經濟指標的編制下達

  由技術管理中心結合本公司的生產技術組織水平和近年的實際完成情況,編制較為進步、合理的各產品技經計劃指標,經生產總監批准由公司下達各車間和有關科室執行。技術管理中心應於月、季、年終編寫全司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報表,並寫出技術分析文字資料,主送生產總監,同時抄送各生產車間和財務,以推動和加強對工藝技術的指導。

  3.2 技術經濟指標的考核

  在西藥製藥的過程中,對技術的經濟指標進行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於製藥企業的經濟收益是有著直接關聯和影響的。因此,公司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還應該定期對每個車間的生產總量進行考核,並根據預先制訂的獎罰規定進行相應的獎勵與處罰,以此來提高各個車間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製藥工作效率。

  3.3同品種廠之間的技術經濟指標分析

  技術管理中心應努力與省內外同品種不同生產廠之間建立定期月、季、年的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資料分析交流活動,以利總結經驗,學習先進,認識差距,趕超目標,不斷提高本公司技術經濟指標先進水平。同品種廠之間的技術經濟指標分析,應與二級技術分析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

  4、西藥製藥技術發展分析

  除了遺傳學之外,生物技術還可以繼續改進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療法。這些新療法可以封鎖病原體進人人體並進行傳播的能力,使病原體變得更加脆弱並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對新的病原體作出反應。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體對抗生素的耐受性越來越強的不良趨勢。對感染形成新的攻勢。除了解決傳統的細菌和病毒問題之外,人們正在開發解決化學不平衡和化學成分積累的新療法。例如,正在開發之中的抗體可以攻擊體內的可卡因,將來可以用於治療成癮問題。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改善癮君子的狀況,而且對於解決全球性非法毒品貿易問題具有重大影響。

  各種新技術的出現有助於新藥物的開發。計算機模擬和分子影象處理技術例如原子力顯微鏡、質量分光儀和掃描探測顯微鏡相結合可以繼續提高設計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為藥物研究和藥物設計的得力工具。藥物與使用該藥物的生物系統相互作用的模擬在理解藥效和藥物安全方面會成為越來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藥物審批的過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虛擬心臟模擬系統瞭解心臟藥物的機理和臨床試驗觀測結果的意義。

  5、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社會歷史原因,我國的西藥製藥技術發展相對較為落後,為了能夠促進我國西藥製藥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必須要加強對製藥裝置與製藥工藝技術的管理,不斷改進,合理選擇和引進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西藥製藥技術,加快生物製藥技術與基因製藥技術的發展,改革製藥生產的管理模式,制定技術經濟指標考核制度。另外,西藥製藥企業還應當注意結合科學技術來對製藥工藝技術進行分析與利用,以保證藥品發展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從而為西藥製藥質量提供更有力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