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藥的藥學論文發表

  科學發展與新生物技術的應用對生物製藥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全球生物製藥產業正處在蓬勃發展階段.以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為主體的生物製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點。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分析膜分離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進展

  摘要:膜分離技術因其便於操作、過程易於控制以及無汙染、能耗低等優勢,在中藥的製藥過程中應用廣泛,併產生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加強膜分離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立足於膜分離技術及其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領域,著重分析了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的製藥過程中的應用進展。

  關鍵詞:膜分離技術;中藥製藥;應用進展

  一、膜分離技術及其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領域

  ***一***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

  膜分離技術是一種在化學位差以及外界能量的推動下,讓混合物其中一部分組分通過選擇性透過膜,而另一部分則被透過膜截留下來,並有機結合透過膜在分離混合物時,混合物的各組分具有不同的遷移率這一特性,從而實現分離混合物或對其展開濃縮以及提純等目的新型分離技術。在膜分離過程中,沒必要將新物質引入,而且分離中無相變化產生,因此對環境的汙染較少,同時所消耗的能量較低,能有效的節約能源。此外,化學勢能差以及壓力差是膜分離的主要驅動力,其分析裝置無運動部件,因此膜分離技術具有操作方便、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等特點。

  ***二***膜分離技術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領域

  1.常規除雜。運用膜分離技術,可將熱原、鞣質以及蛋白等中藥內的大分子雜質去除。例如,運用膜分離技術中的微濾技術,進行何首烏水提液的精製,去除的固體雜質高達67%左右,可獲得良好的精製效果;

  2.有效成分提純。當前,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的現代化生產中,在進行提純植物有機酸與色素、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中應用廣泛;

  3.中藥提取液濃縮。一般情況下,在多數的中藥提取液中,其目標產物具有的濃度相對較低,要獲得最終的產品,通常需要經過大比例乾燥或濃縮才能實現。在中藥提取液中運用膜分離技術,可將提取液中的無機鹽類以及水去除,最終完成中藥提取液的濃縮;

  4.藥酒與中藥口服液生產。***1***在藥酒的生產過程中,運用膜分離技術,利於除菌率以及澄明度的提高;且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依然能保障藥酒的效能;***2***在運用傳統的水提醇沉法生產中藥口服液的過程中,生產的產品具有較大的黏度,且含有大量絮狀物、亞微粒等。在中藥口服液的生產中,運用膜分離技術可增加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同時還利於中藥口服液的澄明度的大幅提升;

  5.中藥注射劑、浸膏製備。***1***在中藥浸膏製備過程中,採用膜分離技術,能有效縮減中藥浸膏崩解時限,提高其崩解效能,並使浸膏中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減小中藥浸膏的體積;***2***相較於採取石硫醇法以及醇水法等傳統方法進行中藥注射劑的製備而言,應用膜分離技術可將熱原以及雜質等有效去除,避免不良反應的產生,大幅提升製備產品的澄清度。同時,運用膜分離技術進行中藥注射劑的製備還能產生脫色作用。

  二、膜分離技術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進展分析

  ***一***微濾與超濾

  可將微濾與超濾的過程看做是一個以膜為介質而展開過濾的過程,它主要是在壓力差作用下,結合膜孔徑大小而實施篩分的過程。混合液體在壓力差作用下通過膜時,比膜孔徑小的分子被富集起來,並截留住比膜孔徑大的大分子物質,完成混合物分離。在這一分離的過程中,由於分離膜上不斷滯留了許多大分子物質,從而降低了膜的通量。加之阻塞以及濃差極化產生的膜汙染問題,導致實際膜通量<5%的純水通量。微濾操作壓差通常在0.01MPa-0.2MPa之間,0.1um-5um為其膜孔徑範圍,適用於含細菌、微粒的溶液的純化與分離,提取液的澄清等;超濾操作壓差通常在0.1MPa-1.0MPa之間,在提純與分離氣體、含膠狀物質以及大分子的溶液中應用廣泛,同時還用於純化與濃縮中藥提取液,去除內毒素,製備注射劑與口服液等。

  ***二***納濾

  在納濾過程中,壓力差是其主要的驅動力。在納濾分離過程,所需的操作壓力<1MPa。同時,運用這一分離技術,其截留物的分子直徑約為1nm,而且納濾膜帶電荷,從而在較低的壓力作用下,納濾膜具有的脫鹽率較高。此外,納濾膜的抗汙染能力較強,耐壓性較高,同時還利於節約投資費用。納濾在中藥分離、濃縮以及精製等過程中應用廣泛。

  ***三***反滲透

  反滲透主要是指實際高於溶液滲透壓的壓力於溶液一側,並通過膜,使溶劑分子流向溶劑側,並確保溶劑分子流向溶液側的數量多於其向溶液側透過的數量的過程。靜壓差***高於滲透壓***以及選擇性透過膜是反滲透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在該過程中,操作壓力通常為1.5MPa-10.5MPa,0.1nm-1.0nm為截留分子直徑。在中藥製藥中,反滲透主要應用於濃縮藥液、水回收利用以及脫除各類無機鹽等。

  在中藥製藥中,除以上的膜分離技術應用之外,膜蒸餾、分子印跡技術以及膜整合聯用技術在中藥的生產過程中也普遍應用。如,運用膜蒸餾技術精製中藥,或在人蔘綜合利用中,運用膜蒸餾技術進行人蔘露與洗參水的濃縮等。

  膜分離過程具有分離效率高、可實現自動化與連續操作,而且分離過程簡便等優勢,使膜分離技術發展成為當前最為節能、高效的分離與濃縮技術之一。在中藥製藥中,運用膜分離技術,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中藥生產週期,並獲得良好的環境效益。此外,還可提高中藥的附加值,在中藥生產中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中藥製藥中,要立足於實際,推廣運用膜分離技術,推動中藥製藥工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薇薇,王永剛,劉忠政,李振峰,孫洪貴.現代中藥製藥生產中的膜分離技術及其裝備[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9,***06***:906-911.

  [2]樊君,代巨集哲,高續春.膜分離在中藥製藥中的應用進展[J].膜科學與技術,2011,***03***:180-184.

  [3]韓偉,羅文鋒,孫曉海.固體膜分離技術在中藥製藥中的研究進展[J].機電資訊,2012,***11***:13-16.

  [4]王豔豔,王團結,彭敏.膜分離技術及其裝備在中藥製藥過程中的應用[J].機電資訊,2013,***08***:14-19.

  >>>下頁帶來更多的